扎根特殊教育12年 闫璐璐:用爱为孩子点亮希望之灯扫码阅读手机版

  

  闫璐璐同孩子们在一起。

  天津北方网讯:扎根特殊教育领域12年,孩子们更愿意叫她“妈妈”。她就是红桥区培智学校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闫璐璐。“我热爱特殊教育事业,我喜欢和这些孩子在一起,我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他们服务、做他们的守护人。”闫璐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曾先后获得“天津好人”“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闫璐璐和她的特教故事。

  课堂上,她是老师

  1987年3月,闫璐璐出生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是家里的独女。品学兼优的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前,得到上海某公司人力资源师、哈尔滨某高校辅导员、天津红桥区培智学校特教教师三个就业岗位,此外还有机会留在学校继续读研深造。最终,她选择了最不被家人朋友看好的特教岗位,她对父母说:“我热爱特殊教育事业,我喜欢和这些孩子在一起,我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他们服务、做他们的守护人。”

  2011年6月,闫璐璐怀着无限憧憬来到红桥区培智学校,成了一名教书育人、扶残助残的特教教师。刚开始,因为不熟悉特殊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让闫璐璐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叫圆圆的孩子,她胆子很小,打雷的时候总是紧紧捂住耳朵,闭着眼睛大声尖叫,甚至会抓伤自己的脸和手。闫璐璐对此无能为力,只能心疼地抱住圆圆,温柔地抚摸她的头,而这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要落地生根是多么艰难。

  在后来的工作中,孩子们给闫璐璐出的难题一个接一个。她跌倒又爬起,逐渐意识到光有一时的热情是不够的,特殊的学生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最需要的就是有温度的教育。寒冷的冬季,学生辰辰的小手冰凉。闫璐璐担心他会着凉生病,就给他戴上了手套,可他不领情,总是立刻摘下。闫璐璐不气馁,握住辰辰的小手,用自己的手给他取暖,还紧紧地抱住他,完全不顾他身上满是口水鼻涕。“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不忍心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做有温度的教育就是我的理想信念。”她说。

  下课后,她是保姆

  2013年,闫璐璐开始承担天津市贫困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孤独症早期干预班的康复教学和家长培训工作。随着家长们的口口相传,不断有家长来到红桥区培智学校报名。陆陆续续,闫璐璐的班聚集了15个患有中重度孤独症的学生,年纪最小的只有3岁。

  男孩子毛毛患有重度孤独症,15岁了还不会说话,只能用哭闹来发泄情绪。一次课间休息,毛毛突然发作,闫璐璐赶紧到他身边安抚,结果还没等帮他擦完鼻涕就发现他拉裤子了。“做特教教师,不能有半点娇气!”闫璐璐顾不上脏、臭、难为情,立即拉着毛毛冲进男厕所给他换洗,并耐心教他如何表达如厕需求。

  事后,在和远在家乡的妈妈通电话时,闫璐璐委屈地哭起来,不是因为毛毛的事情,而是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难过。妈妈在电话里安慰她:“璐璐,你长大了,是一个有爱心的好老师,我们为你骄傲。”从那以后,闫璐璐再没有为这些事哭过。学生大小便失禁,她就给他们换洗衣裤,并耐心教他们大小便的正确方法;孩子情绪失控了,她就把自己的手递给他们,防止孩子们自我伤害。

  生活中,她是妈妈

  学生欢欢患有重度孤独症和癫痫,从不看别人的眼睛,也不和别人说话。但细心的闫璐璐发现,只要见到其他同学有妈妈接送陪伴,欢欢就莫名烦躁,满地打滚,大声哭闹。通过家访,闫璐璐明白了欢欢反常的原因。原来,欢欢的妈妈离家出走了。失去妈妈后,欢欢更加孤独,癫痫发作得也更频繁了。

  一次课上,看到别的同学都在和妈妈进行亲子互动,欢欢突然情绪发作,把头撞向身边的康复器械。情急之下,闫璐璐把自己的手臂垫在欢欢的头下面,情绪激动的欢欢朝着闫璐璐的手臂狠狠咬了一口。“当时我疼得眼泪止不住地流,但是我没有出声,我知道孩子是想把苦闷发泄出来。”闫璐璐忍着疼痛,用另一只手轻柔抚摸着欢欢的头,告诉她:“孩子,闫妈妈陪着你,别怕。”

  从这天起,闫璐璐成了欢欢的临时妈妈。课上,她扮演妈妈的角色和欢欢做亲子互动;课下,她给欢欢端水喂药、整理衣裤;天凉了,她给欢欢买来厚衣服和棉手套;天暖了,她带欢欢到植物园翻土播种。就这样,欢欢的病情减轻了,癫痫发作减少了,更令人欣喜的是她开始用眼神与人交流互动了。

  后来,闫璐璐因怀孕生产休息了6个月。产假后上班第一天,她刚走进教室,躲在游戏区一角的欢欢立刻丢下手中心爱的玩具跑过来,紧紧抱住她,喃喃地喊着“妈妈”。听到这一声呼唤,闫璐璐的眼泪夺眶而出,她蹲下来紧紧抱住欢欢说:“闫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

  “12年光景转瞬即逝,天津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闫璐璐说,在未来的工作中,必将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实际行动为特殊儿童的康复成长,为天津特教事业贡献力量。

  (文中孩子均为化名)(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