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1800多年前的古人竟然把“教科书”刻在石碑上
在纸张尚不普及的古代
石刻碑文是文字流传后世最好的方式之一
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熹平石经残石
1800多年前的古人
把“教科书”刻在石碑上
汉武帝时期设立“大学”——太学
并任命老师讲授儒家经典
然而当时纸张尚不普及
也无法印刷
“教科书”全靠手抄
导致错误特别多
仿佛“盗版教材”
△来源:总台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
汉灵帝熹平四年
蔡邕(yōng)等人提出
校订儒家经典文字
刻一套范本立于学校门前
用来刊误订伪
△熹平石经“山有茉”等字残字。
经过数年时间
7部经典、20余万字
(7部经典包括:《周易》《尚书》
《鲁诗》《仪礼》《春秋》
《公羊传》《论语》)
双面刻在46块石碑上
立在“大学”门口
学生们以此为据 传抄、学习
并作为考试的唯一依据
史称“熹平石经”
△此残石存十四又二半字,内容如图中所注。据研究,该内容出自《春秋》。来源:辽宁省博物馆藏金石文字集萃
熹平石经对纠正穿凿附会、臆造别字
维护文字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是中国最早的官方石刻“教科书”
它的出现开创了文字校正之先河
此后历代都有官方刻石宣布经文定本
不仅是官方“教科书”
它还是官方“字帖”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藏金石文字集萃
“教材出版小组”在刻碑时
不仅订正了文字内容
还规范了字体
熹平石经用笔方圆兼备
刚柔并济、端美雄健
是标准的八分隶书
因为只用了这一种字体
所以也叫“一字石经”
△熹平石经“履而必豫”等字残字。
熹平石经一经“出品”
立刻成了当时所有读书人
梦寐以求的读经范本
学霸们争相前往
他们驻足观看、临摹誊写
背诵、练字一气呵成
甚至在学校周围引发了“大堵车”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藏金石文字集萃
不能来的学霸也有“奇招”
他们让人铺纸捶拓
把熹平石经上的文字“复印”下来
既不损害石碑本身
又能拥有清晰、准确的官方“教科书”
极大方便了学习
这种捶拓技术
间接促进了雕版印刷的出现
颠沛流离成残石
目前已收集8000余字熹平石经
△来源:总台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
遗憾的是
熹平石经刊刻完不久
便连遭战乱
开启颠沛流离的“命运”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
南北朝时期
北齐权臣高澄将熹平石经
从洛阳迁往邺都
结果半路掉进水里
最终只有不到一半的熹平石经到了邺都
隋唐时期
熹平石经不断被挪作他用
仅剩残石、残片四散乡野
曾经熹平石经前壮观的景象
被人们慢慢淡忘
自宋代以来
只留下偶尔发现的零碎残石
目前分别保存在多个博物馆中
如今 人们已经收集到了
8000多个熹平石经文字
它们在等待破碎后的重聚
石虽冷硬 字藏深意
熹平石经见证了历史发展的不同层面
不仅使经典得以流传
更对书法、印刷等方面
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荣梦岩
视觉丨朱灵萌
技术丨赵明旭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武贺
特别鸣谢丨辽宁省博物馆 总台辽宁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责任编辑:张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