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3次劝学网瘾弟弟从辍学到考上一本,“不想看他坠入深渊”

  05:58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彭俊):近日,网友“孤鸿”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视频,详细记录了过去7年网瘾弟弟从辍学到考上一本的经历,其间,他3次劝学,耗费大量心血。

  “孤鸿”名叫廖小龙,今年29岁,江西抚州人,目前是深圳的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廖小龙的弟弟比他小10岁,今年高考考上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相关专业。

  劝学期间廖小龙曾收到许多亲友、同事的帮助,制作视频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获知“这部电影的结局是怎么样的”,结果,视频意外在网络走红,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弟弟应该感谢有这么个好哥哥”,“幸好哥哥没有放弃”。

  2016年年底,弟弟刚读初一,因沉迷网游、对学习丧失兴趣第一次辍学,那时廖小龙正在外地念大学,得知消息后,他赶回老家,刚进家门就看到各种冲突后的痕迹:裂口的垃圾桶、三条腿的凳子、桌子上散落着的破碎的书本与作业……当时正是冬天,弟弟故意怄气穿着薄外套,光着脚瘫在沙发上看电影。

  廖小龙意识到那时弟弟与父母之间已有很深的矛盾,而问题远比他此前想象的更为严重——弟弟的情绪很不稳定,非常叛逆。他决定带弟弟到南昌散心,打算在趁兄弟二人单独相处时找机会与弟弟深入谈心。

  在南昌他与弟弟相处得很融洽,他曾一度以为“搞定”弟弟了,但回家后弟弟又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廖小龙形容自己“像个傻子一样对着空气说了半小时”,瞬时感到自己这些天的付出白费了,气得把弟弟揍了一顿。当时他正读大四,毕业事务繁多,他只好急忙赶回学校,返校的火车上他的心情很沉重,“很茫然”。第一次劝学以失败告终。

  两个多月后,寒假期间,廖小龙又进行了第二次劝学。2017年2月13日,新学期开学,弟弟答应家人回学校上课,但返校第二天便再度辍学,“我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我没想到那么快”,廖小龙说这是对弟弟最失望的一次。

  廖小龙和父母商量,得让弟弟吃点苦,到社会上锻炼一下。母亲的一位朋友碰巧在广东一个纺织厂打工,在了解到弟弟的情况后,对方说可以收留弟弟,让他去体验一下生活。廖小龙到南昌火车站送弟弟,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很担心他未来的人生就此坠入深渊”。

  弟弟在工厂里干杂工,因为嫌太苦,前后只做了20天,然而,弟弟从工厂回来后仍不愿返校。那个时候父母已经因为弟弟辍学的事情心力交瘁,决定彻底放弃他。廖小龙记得回学校前和母亲告别时,母亲曾抱着他痛哭,“你弟已经没救了,以后我只有你这一个儿子”。

  廖小龙觉得,如果这样下去,家庭也会变得支离破碎,他决定第三次劝学。

  通过前期和弟弟的交流以及求助身边的老师、同学,他总结弟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根本原因是父母溺爱,其次是弟弟沉迷网游、自制力差,此外,弟弟曾告诉他老师厌弃自己,导致他更加厌学、不愿到学校去。

  针对这些原因,廖小龙制定了周密的劝学计划:首先,要“融入他”,缓和冲突,增进关系,弟弟玩游戏时,他就加入弟弟一起玩,平时不把“辍学”一事挂在嘴边;其次,通过电影、书籍以及身边事例,启示弟弟读书的重要性;另外,通过培养弟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转移其注意力,诸如户外运动、摄影等。为了帮弟弟戒除网瘾,廖小龙把父母与弟弟的手机都换成了“老人机”,只有接听电话和发送短信等基础功能。

  由于弟弟在家惰性大,非常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于是,廖小龙决定让弟弟借住到老师家里,避免为父母制造溺爱的条件。在说服弟弟前,他先花了不少精力说服父母,“劝学不单单要做弟弟的工作,还要做父母的工作”。

  通过详细的措施、思想的引导、身边人的配合,2017年秋季学期,弟弟终于重新回到校园,重读初一。廖小龙形容弟弟这次返校,全家人每天都像等待着命运的审判一样,就怕他会三度辍学,“已经不能用忐忑来形容了”。

  伴随着家人日复一日的担心,弟弟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成绩从年级148名进步到80多名,再到40多名,最好的时候考过年级第4名,从普通班跳到了尖子班。“真的很奇迹”,最让廖小龙开心的是,长久笼罩在家庭上空的乌云终于散去,大家都如释重负,“感觉雨过天晴”。

  许多网友称弟弟辍学返校后能取得这样的进步离不开他自身的天赋,弟弟在回顾这段经历时写道,“想对一些家长和老师说,我们可能真的在一些时段找不到正确的路,我们可能是走错了,可能是停下了,也可能只是走得慢了”。

  廖小龙形容过去七年的劝学路像“长征”一般,如今弟弟考入一本大学,这条路终于画上句号。视频发出后很多人咨询他劝学的办法,他总会强调,能劝学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的支持,当时他正好处于大四下学期,手头事情不多,有时间、有精力陪伴弟弟。

  因为劝学,廖小龙称自己与父母、弟弟的关系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他在家庭的话语权也大大提高。廖小龙的父母经常念叨,弟弟能重回正轨离不开廖小龙的付出。为劝学弟弟,他多次往返于学校与家乡,其间,他也正经历着自己人生重要阶段,毕业、求职、步入社会等等,他立下信念,无论劝学成功与否,都不能让这件事干扰自己的人生路线,“我有我自己的路要走”。

  如今,弟弟刚入学不久,正在适应大学生活。廖小龙说自己和父母就像是弟弟的引路人,未来的路还得靠弟弟自己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