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打造“保幸福”普惠数字生活

  原标题:保定打造“保幸福”普惠数字生活

  

  保定银行新一代移动银行,以技术创新构建数字化金融生态圈。 孟趁景 摄

  

  数字财政试点系统让工作效率“几何倍”提高。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管网平台,为埋地管网注入数字动能。

  

  机器视觉缺陷检测,为智能制造智慧化工厂建设助力。 孟趁景 摄

  □通讯员 孟趁景

  可爱灵巧的保定银行智能客服AI机器人,可完成多种场景智能对话;保定市财政局数字财政试点系统,几何倍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地表透视,金马科技数字孪生技术令地下管道立体化呈现……

  在日前结束的2023年数字保定典型应用创新大赛成果展示现场,一个个创新应用项目满载科技感,可触、可感、实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赋能各领域,令数字保定建设成效显著。

  从几天到几秒,数字技术“几何倍”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财政是数字政府的核心组成部分。2022年4月,保定市财政局启动数字财政试点系统的自主研发,并于今年3月在市本级和徐水区成功上线运行。

  精准、高效、共享、智能,依托“1+1+4+N”数字财政运营模式和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系统在线申报审核审批、三公经费支出监控、实时支出进度查询、智能财政报表引擎、指标文件自助打印、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收支数据大屏显示、预算项目流程追踪、私有云办公九大模块涵盖了财政核心业务和内部运转流程。微服务和docker技术,让信息化技术与财政业务高度契合、无缝衔接。

  “系统上线运行后,几何倍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成本大幅度下降。”徐水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江磊介绍,如今多项工作已由“多人多岗几天”骤减为“一人一岗几秒”。

  据保定市财政局初步统计,仅会计核算模块应用一项,令4127个预算单位不再购买财务软件及服务,每年能为全市节省5000万元以上。

  今年5月,省财政厅肯定该系统技术先进、通用性强,是数字技术与财政业务深度融合的典范,具备在全省财政系统推广的基础和前景。

  “我们还将嵌入区块链、BIM等先进数字技术,以适应数字人民币应用、智能财政投资评审等工作推进需求。”保定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斌说,将保持“减负、增效、赋能、提质”的优势,努力把数字财政打造成数字政府的排头兵。

  技术创新,构建数字化金融生态圈

  “小宝小宝……”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与保定银行新一代移动银行智能客服AI机器人对话,如同跟一位可爱的小女孩交流。已具备自我学习、意图及情感识别、深度推理、问题推荐等许多能力的“她”,用亮闪闪的“眼神”传递着充满智慧的光芒。

  “AI机器人是我们‘智能创新’的一项典型成果,也是我们手机银行中的一个模块。”保定银行副行长王林芳介绍,作为被业内认可的匠心之作,手机银行系统还进行了架构创新和安全创新,运用国内先进的系统技术架构,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微服务、灰度发布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数智化、场景化和极致体验。“目前,包括智能转账、智能网点导航、OCR自动识别、ATM扫码取现等许多智能化便捷场景,90%以上的个人非现业务都能通过移动银行完成。”

  构建内建生态、外联场景的数字化金融生态圈,保定银行手机银行在功能全面性、技术先进性和运行稳定性上行业领先。同时,能通过安全态势感知、交易安全锁、交易回溯、安全加固、安全认证等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多维度保证移动金融服务安全。

  数字赋能,护航高新技术企业

  为高质、高效服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蠡县工信局于2023年2月投入建设数字高新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平台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管理、服务一体化为核心,打造“互联网+专家+应用系统”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模式,以政府政务服务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数字为核心的科创服务体系,数字赋能科技企业各服务载体。

  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图像识别、人工智能、OFD等新技术,实现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潜在挖掘与智能测评、申报中的智能预审与专家远程在线预审、认定后的实时跟踪和智能风险预警。

  “蠡县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数量和通过率大大提高,第三方服务机构和专项审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大幅提升。”蠡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彦坡介绍,平台上线运营后,高新企业申报数量增长30%,政府及机构工作效率提升90%,审计机构工作效率提升200%,高新企业通过率提升20%以上,服务质量提升10%以上。

  数字孪生,为埋地管网注入数字动能

  打开数据云台,管网“孪生体”生动展现眼前。地上建筑、地表植被、地下管网等所有要素精细、立体呈现,管道温度、压力、流量等核心运行数据实时跳跃……坐在管理中心,技术人员便可全面监测埋地管网运行状态,大幅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决策效率,保障管网安全高效最优运行。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管网平台采用“数字+模型+软件”,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定制化智慧管网管控一体化平台建设。

  “一个数据中台、一个云服务平台、一张5S测绘底图、六个支撑平台、N个应用,金马智慧管网平台实现了埋地管网映射与协同管理。”河北智慧金马营销中心经理何顺利介绍。

  以Twins-3D智慧管网平台为基础,依托GIS+BIM、物联网、云与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智慧管网平台唤醒沉睡数据,增强数字领导力,实现了地下管网建、管、控、运、维、护、养全生命周期“一网统管”,为各级管网管理者提供数智化、场景化和极致的管理体验,助力企事业单位降本增效,让管网管理更轻松、更安全、更智慧。

  在2023年数字保定典型应用创新大赛中,数字保定建设成果,远不止此。

  数字化赋能,创新力驱动,还有许许多多硬核新技术,广泛应用在政务服务、农业、交通、卫生等诸多领域,攻克新课题,解决老难题。

  “保定市持续加快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推动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走数字化发展之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实力。”保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郭卉说。

  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保定市工信局建立了数字化转型“1中心+1平台+1资源池”,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运行监测平台、“万人助万企”行动服务平台等基础服务支撑平台,实施了50多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项目,推动了100多家企业数字化改造。

  今年,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全面参与“数字保定”建设,正按照《数字保定建设“十四五”规划》总体架构,聚焦9大产业,助力保定建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高品质数字生活之城。

  数智融合,赋能百业。

  随着硬核新技术不断攻克数字化转型新难题,保定市加快推进数字化公共服务普惠化、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数字生活方式智能化,打造“保幸福”普惠数字生活的美好愿景,正加速飞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