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家长,注意诈骗团伙将目标瞄准学生,警惕电诈“学生盘”!

  近日湖北警方在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了一场“钓鱼”演练向学生发送了3.4万条“诈骗短信”结果有10%的同学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321位同学填写了个人信息

  学生的世界最单纯

  也最好骗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骗子正在将诈骗目标瞄准学生小编专门整理了学生最易上当的几类骗局请大家互相转发学习远离诈骗陷阱01

  【兼职刷单诈骗】

  大学生小婷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招兼职,在短视频平台上点赞就可以返现。心动的小婷添加了对方的微信,下载了一款名为“AD”的APP。在APP上小婷被拉入一个交流群,点击群里的网址去打榜,就可以领取红包。客服又将银行账户发给小婷,让她转账后给与返利。小婷试了几单都没有问题,直到转了一笔500元后,对方说她操作错误,需要继续转账6700元。小婷信以为真,又转了6700元。平台仍旧显示操作错误,让小婷继续转账。小婷这才意识到被骗,一共被骗7200元。

  防范提示:

  大学生兼职非常普遍,诈骗分子以兼职为由,对同学们实施诈骗。兼职刷单诈骗的套路是开始以关注公众号、视频点赞、打榜等简单任务并返利来获取信任,随后开始做垫付任务并逐渐加大任务金额。待受害人转入大额资金后,以联单、操作错误、超时等理由拒绝提现,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直到察觉被骗。

  学生兼职需谨慎,刷单返利是骗局!

  02

  【冒充公检法诈骗】

  12岁的小陈家住江苏扬州江都,这天,她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QQ好友申请。对方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并且和小陈视频聊天,视频里对方真的穿着“警服”,说小陈的父母涉嫌诈骗,要被拘留,微信账号也会被冻结。如果小陈不想爸妈被抓,就要配合调查,用转账的方式证明爸妈的清白。对方表示,这笔钱会被转到一个“安全账户”,等案件调查结束,就会返还给其父母。听说爸妈要被抓,小陈一下慌了手脚,按照要求偷偷拿来了妈妈的手机,连续扫码转账24000元、4000元、4000元、4999元和37000元,共被骗7万余元。直到晚上妈妈使用手机时,才发现转账记录。

  防范提示:

  诈骗分子通常会假冒警察、律师等权威人士,谎称学生泄露明星隐私、本人或者父母涉案,以坐牢、冻结微信和银行卡恐吓学生。诈骗分子甚至会穿上警服和受害人视频,出示逮捕令、通缉令等获取信任、制造恐慌。最后,诈骗分子会以案件调查、自证清白为由,让受害人用父母的手机扫码、转账,骗走钱财。公检法不会网上办案,网上遇到警察、律师等说及案件的情况一定要告诉父母或者老师。

  网上警察莫轻信,遇事不决110!

  

  03

  【免费领游戏皮肤诈骗】

  2023年5月7日晚上,10岁的谭同学在刷抖音时,看到一个“蛋仔派对”游戏的短视频,说加入一个QQ群可以免费领皮肤。谭同学加入QQ群后,有人在群里发如何领取的图片。谭同学和他私聊,对方诱导谭同学登录外婆的微信零钱通,还威胁他不进行操作的话就有警察来抓他。谭同学很害怕,就按照对方所说用外婆的手机扫码转账2次,被骗9567元。

  防范提示:

  诈骗分子在游戏、短视频平台投放免费送游戏皮肤的广告,引诱同学们前去领取。随后,诈骗分子会以需要以成年人账号操作为由,诱导同学们拿家长的手机操作,再以扫码超时、微信冻结、坐牢等理由吓唬同学们,让同学们转账或者提供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

  免费,是世界上最贵的东西!

  

  04

  【虚假购物诈骗】

  暑假期间,高中生小B在玩游戏时,有一网友说想出3000元购买小B的游戏账号,但是要在专业的游戏交易网站交易。小B点击了网友发来的链接,打开了一个叫“省钱交易网”的网站。小B将游戏账号挂在该网站上销售,网友“花3000元购买”后,账户内的钱却不能提现。小B咨询“客服”,“客服”以需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小B转账近1万元。

  防范提示:

  比之线下购物,网络购物存在较大的钱货风险。诈骗分子可能以手机、平板等低价商品,诱导同学们直接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转账,最后拉黑消失。也有可能诱导同学们到他们自己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交易,再冒充客服以保证金、税金、解冻费等理由诱骗同学们转账。

  网络购物陷阱多,认准正规平台!

  

  (骗子搭建的虚假交易网站)

  05

  【冒充熟人诈骗】

  4月13日,某市一高校学生王某收到同学发来的QQ消息,称朋友受伤住院,需要用王某的银行卡转账。王某将自己的银行卡拍照发给同学,同学给他发来一张转账截图,但是说可能会延迟到账。王某开始有所怀疑,但是对方给他发来一条语音,确实是同学的声音,同时,同学还发来一段朋友做手术的视频,于是放松了警惕。随后,对方将王某拉入一QQ群,群内还有另一人。按照“同学”的要求,王某在群里发了19个200元共3800元的红包,都被另一人领走。王某再次起疑,通过微信与同学确认,同学说自己QQ被盗,王某才意识到被骗。

  防范提示:

  诈骗分子盗用或者使用熟人照片包装一个微信、QQ等社交平台账号,冒充熟人和同学们聊天,以借钱、过账等理由诱骗同学们转钱,并以时间紧迫为由不断催促。高端一些的骗子,还会盗取他人的语音,甚至使用AI换脸技术和受害人视频,让受害人以为对方真的是自己的熟人。遇到熟人、朋友网上借钱一定要提高警惕,见面、打电话、视频多方核实,不可轻易转账。

  冒充熟人套路多,留个心眼准没错!

  

  06

  【帮信陷阱】

  今年暑假,高考之后为找工作恶杨某在网上获取信息:“只需要利用手机卡打电话,就可以得到300-350元/小时的高额报酬”。杨某发动同乡杨某某、万某、万某某3人参与到该“财路”之中,用两部手机打开免提放在一起,同时拨打诈骗分子和受害者的电话,帮助诈骗分子实施诈骗,半个月内造成2人被骗,涉案金额28万元。4人团伙中,3人为刚考上大学的大学生,1人为高中生,均因涉嫌帮信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大好前途毁于一旦。

  防范提示:

  出租、出借银行卡、手机卡、微信、QQ等给诈骗分子帮助实施诈骗,或者帮助诈骗分子建群、引流、搭建GOIP设备,亦或者帮助诈骗分子取钱、转账、“洗钱”等,均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将受到刑法严厉惩罚。

  当心“两卡”陷阱,莫当电诈“工具人”!

  

  07

  【盗窃手机卡】

  7月3日,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公安分局接到一学生家长报警,称其上小学的女儿被一名陌生男子以借打电话为由盗走电话手表内的手机卡。次日,民警抓获2名涉诈人员,其交代近日从4名学生手中骗走4张电话卡,并利用骗来的电话卡拨打诈骗电话,非法获利4000余元。

  防范提示: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要把电话手表借给陌生人。爱运动的同学也要注意,不要把手机随意放在运动场周围,不法分子会趁机盗窃手机卡,已有此类案件发生。

  手机卡变成香饽饽,防人之心不可无。

  

  最后再次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设置安全系数较高的支付密码同学们遇到涉及转钱等不确定情况及时跟老师、家人、朋友确认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全民防骗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