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川大用心上,学生认真学!
“材料的先进性、支撑性、引导性,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
在四川大学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航空航天材料工程》课上,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崇湘教授正在讲授凝固技术革新与空天增材制造的卡脖子问题及其对国防建设的重要影响。在座的是航空航天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学生,这是他们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一代材料一代飞机、一代材料一代发动机,材料决定飞机及其发动机的性能。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等前辈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为我国发动机中的关键部件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黄崇湘教授讲道:“希望同学们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关注空天制造领域‘卡脖子’技术,将空天报国的理想信念融入职业发展规划中,不断追求卓越。”
▼
经过6年的教学探索,航空航天材料工程课程形成了“以学为中心”的启发式讲授、探究式讨论和协作式学习的教学与学习新模式。
课程上,以典型案例的小场景打开学生无限遐想的脑洞,着重培养学生在航空航天材料设计、智能制造与加工等方面的科学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讲授材料科学基础与工程理论,课程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
黄崇湘教授讲道:“该课程注重抽取各个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通过讲好航空航天材料在空天制造领域的重要促进作用和发展故事,以及人类科技进步史上的重要应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积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和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2021级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吴珍珍同学说:
“在黄老师的课上,我们学习了固体结构、晶体缺陷、材料变形与力学性能等内容,去了解和探索了材料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感受到小至纳米的微观世界与大到宇宙的宏观世界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学习航空航天材料工程这门课程,深刻了解到各类飞行器在高温、高压、高载荷等极端条件下服役时对材料的强烈依赖。一代材料的背后是一代材料人的不懈研究和努力,希望在我辈青年的奋斗下,祖国的航空航天材料能更进一层楼。”
2023级博士研究生杨渤说到:
“现在回想起来,黄老师的课程将材料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讲授制约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的关键材料及其相关技术。黄老师给予我们以国家大计为目标的启发,鼓励我们关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的挑战,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强大、社会进步的历史洪流中,这激励着现在的我攻读航空航天材料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
航空航天事业天然具有红色基因,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可以挖掘。近年来,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搭建了教学形式多元化、思政专业相融合的航空航天课程思政体系,打造《航空航天材料工程》《技术前沿》等多门思政榜样课程,把“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理念贯穿始终,着力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复合型航空航天专业人才。
航空航天技术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领域,承担着空天科技与大型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黄崇湘教授讲道:“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优化课程设计,以‘系统工程思维’为依托,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程的前沿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进一步将深挖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和培养方案中,厚植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国家科技独立自强的建设之中,真正将个人发展融入‘强国有我’的抱负和实践之中。”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四川大学长期坚持用好课堂主渠道,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学校强调组织有保障、研究有基准、管理有目标、经费有支撑“四个有”的工作重点,2019年成立了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并于2022年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推进学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建设、质量监控及成果推广。
在全国率先制订《关于“全课程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
每年投入1300余万元专项经费,支持课程思政建设落细落实。近三年,学校设立高水平本科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专项235个,认定和表彰932门次课程思政榜样课程和思政标杆课程,结集出版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论文集6部。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教学名师和团队3个。建成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900余门次案例在平台上线。“四川大学e教务”等微信公众号对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进行宣传报道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