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推动新跨越丨会泽一中:“嵌套式”教学模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会泽县第一中学不断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创造了以“导讲案、导学案、导练案”和“师生互嵌”为载体的“嵌套式”教学模式,通过高质量教研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走进会泽一中高一年级二班,生物老师正在讲解课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记者看到,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导讲案”梳理关键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根据“导学案”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训练,教师适时为有困难的小组详细解答相关问题,最后,通过“导练案”,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现场检测。针对错题,在教师修正的同时,请学生代表上讲台分享解题技巧,并让学生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以备后用。

  “我们老师讲授的学习方法是比较新颖的,让同学们在解题的时候更快,更准确,让我们学习起来更轻松也更高效。不会的题我们就把题目整理下来,在一个星期之后,拿出错题本重新做一遍,让我们温故而知新,这样做可以提高我们对这个题目的理解以及对方法的掌握。”会泽一中2021级一班学生车华浩说。

  课堂上,学生主动思考,讨论积极,教师则更像“导演”或者“教练”,负责引导学生精准掌握知识点并通过练习查缺补漏。

  “要做到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练什么,学生不会什么我们练什么,通过‘导练案’弥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空白点,这对老师的要求来说就更高,一是要了解学情,二是要广泛的去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确保我们学生实践应用的这些题目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真正能够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会泽一中副校长赵玉兵说。

  细致、高效的“导讲案、导学案、导练案”,来源于集体的智慧。每星期的周一到周四,会泽一中各学科老师都要进行集体备课,把教研落实到每一堂课。教师们在集体备课中,一起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在共同提高的同时,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我是一名年轻教师,2018年工作至今,已经第三次站在高三的讲台上,正是因为‘一课一研’,让我的教学有了巨大的进步。我们所有老师在一起讨论:下节课上什么?怎么上?教学重点是什么?教学难点是什么?怎样设计板书?怎样制作课件?教材中的冷门知识点是什么?通过‘一课一研’,让所有的老师能够齐心协力上好每一堂课。”会泽一中教师计全玮说。

  “嵌套式”教学除了课堂科学分配、备课精研细磨的“套路”,还在“嵌”字上下功夫,实现教与学互“嵌”,教师以学生身份与学生同评同测,促进师生换位思考,教与学有机融合。每学期在教师之间开展高考真题、中考真题解题大赛和技能大赛,督促教师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师生共同参加道德讲堂、经典诵读、孔子文化节,共同在校刊《钟灵》和校报《小溪报》上讨论教学,加强师生交流,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情,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升。

  近年来,会泽一中教育质量稳居同级学校前列,高质量的教研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抓实管理,让办学治校强起来;抓实队伍,让发展动力强起来;抓实素养,让育人质量强起来,我们将朝着‘全国历史文化名校,全省十强高中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懈奋斗。’会泽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剑对记者说。

  近年来,会泽县全面落实教育强县战略,坚持强师立本,教研提质,紧扣“引育管用”四个重点,大胆放权赋能,创新培训培养,实现了“专家治校、专家治教”。坚持教学精细化管理,树牢教研核心地位,构建备、讲、批、辅、考、研、训为一体的“5+N”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精细高效的教学“闭环”管理体系,促进教学工作内涵发展。深入实施一体化、集团化、“名校+”模式,落实“1+N”教育联盟机制,持续推进教育创新发展。

  “我们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教育体系,促进县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全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会泽县委教育体育工委书记、教育体育局局长唐文学说。

  会泽县融媒中心:代玉春 朱莉 吴柏乐

  云报全媒体记者:张雯 蒋琼波 殷洁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