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选手追踪

  奔赴科研创新星辰大海

  ——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选手追踪

  金秋十月,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战鼓即将擂响,约1500个团队/项目摩拳擦掌、蓄势待发。此时,人们难忘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那些追梦的身影。两年过去了,他们在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充满坎坷的创业路上如何过关斩将?我们走近首届大赛获奖选手,倾听他们的创新创业故事。图片曲迪:加速奔跑,助力“强芯”崛起

  图片图片华慧芯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曲迪

  短短六年,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完成B轮融资、估值11亿元,成长为专业的微纳光电子芯片制造服务商,集团创始人曲迪充满欣喜。华慧芯名声大振离不开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2021年12月,曲迪团队带来的“高端光电子芯片中试平台”项目,以绝对优势斩获创业赛组别“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金奖,成为大赛“硬科技”项目的代表。“中试平台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在光电类芯片领域,此前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够承担市场化中试服务工作,我们是第一家。”曲迪介绍。

  大赛释放的效应是巨大的。拿了大奖之后,华慧芯一下子收到40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订单,这里面既有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又有OPPO、歌尔等科技型企业。不仅名气打响了,一批技术人才也成长起来,为下一步的研发注入了智慧动能。

  从学术殿堂跃入商海,科研生“金”的过程并非坦途。曲迪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师从黄翊东教授,一直从事光电专业研究,但是10年前国内光电技术很难找到成熟的中试转化平台,产业化更是难以实现。2015年,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成立,致力于打造电子信息领域技术成果转化高地。曲迪抢抓机遇,于2017年创立了华慧芯。

  理想情怀找到了落地生根的沃土。有了清华电子院平台的支持,曲迪之前积累的课题成果转化很快就上了轨道,两年多的时间他们就搭建好高端光电子芯片中试平台并实现投产。再加上大赛练兵,他们进一步优化了创业项目、调整市场战略,发展更是步入“快车道”。2022年,华慧芯的核心技术成果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特等奖,7名院士给予了“关键技术国际领先”的高度评价。

  如今,华慧芯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共建微纳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升级光电子芯片技术。2023年,公司发布了我国首个薄膜铌酸锂调制器PDK,新建的微纳光电子芯片生产线也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产品广泛应用于光通讯、自动驾驶、增强现实、智能传感等领域,营业收入以平均每年约50%的速度持续增长。

  “把自己所学变成产品,融入日常生活,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作出贡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在创业征程上,曲迪带领着华慧芯蓄势聚能、加速奔跑。图片王云:走出实验室,进入生产线

  图片图片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云

  “三年前,我国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市场还被三家国外公司垄断。现在,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0%以上,推广应用于中国一汽、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潍柴集团等国内知名主机厂和整车厂,实现了批量生产和国有化替代。”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云介绍。“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的天然气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是2021年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组别节能环保赛道金奖项目,主要应用于汽车污染物排放处理。项目负责人王云是四川大学出站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

  从2008年开始,王云就在四川大学开展催化化学研究。2014年博士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留校任教,而是入职中自科技,两年后进入公司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工作站。获奖项目是他主导研发的第三个产品。“赛前还处在生产工艺放大验证阶段,大赛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去年已经开始批量生产,销售额在一个亿左右,预计今年将达到3亿-4亿元。”王云说。

  回想起参赛时的情形,王云感慨,能够取得赛道第一名的成绩,离不开自己在企业多年的实践。“如果博士毕业后没有进入企业,科研成果不可能这么快产业化。坐在实验室里想象出来的创新创业是不可靠的。只有真正走出实验室,进入生产线,创新创业才能落地落实。”从高校科研成果到企业试验孵化再到市场量产,这条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王云走得坚实,也看得真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进行技术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效率和耐久性,让催化剂真正从污染处理器变成空气净化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谈到未来计划,王云踌躇满志。图片袁志好:科研成果转化驶入“快车道”

  图片图片

  天津理工大学教授袁志好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近年来,考虑到环保、安全、成本等重要因素,锌离子电池的制备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揭榜领题赛组别新材料赛道,天津理工大学袁志好教授团队“新型高性能锌离子电池制备与关键问题研究”项目以第一名的成绩斩获金奖。一年后,团队成立了华神(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千万元融资后,公司目前正与全国最大的铅酸电池生产企业天能集团合作,瞄准铅酸电池市场的替代产品开发。

  科研成果转化驶入“快车道”,背后却是十年磨一剑的积累。从2008年开始,袁志好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新型水系锌-碘和锌醌电池的研发。经过十几年努力,团队逐步解决了制约水系电池发展的多个关键瓶颈问题。新型水系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绿色环保等优势,可应用于储能电池和低速车动力电池等多个领域。然而,长期以来,水系电池的市场关注度并不高。

  “大赛获奖后,很多学校、企业和投资机构更多地关注到水系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我们创立公司、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按下了‘加速键’。”袁志好介绍,“现在小试已经结束,正在进行中试。一切顺利的话,明年5月份应该有一批正式产品进入市场。”

  参加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给袁志好及其团队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此。“最大的感受是比赛非常公平,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以解决实际问题,将产业需求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不是名望、人气和资历。”公平竞争的氛围让这个默默坚守十几年的团队感到温暖,充满信心。

  学术交流和研发合作也延伸至赛后。“我们和其他团队针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既是竞争也是学习。比赛结束后,我们在学术会议、产品研发、市场融资等方面仍然保持着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彼此启发。”袁志好感叹,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契机。

  走出赛场,参赛选手在科研创新的广阔天地中仍旧保持赛时状态,你追我赶、争金夺银!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博士后工作管理部门发布了首届赛事在人才选拔方面的“成绩单”——

  “有些博士后已经成长为科研项目带头人,有些已经与张榜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有些海外选手已经归来报效祖国,有些创业项目计划独立上市……正是有了大赛的交流碰撞,博士后及其团队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