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商要情(10.2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前三季度山东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8125亿元 同比增长6%

  10月23日,山东省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长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实现生产总值68125亿元,同比增长6%。山东这一GDP增幅,好于全国0.8个百分点,好于全国的幅度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8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6495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6942亿元,增长6.0%。

  工业的增长带动了经济持续回暖,山东在新一轮改革中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齐抓共管,统筹要素资源,凝聚工作合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效加速。

  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6495亿元,增长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7.1%、好于上半年0.2个百分点、好于全国3.1个百分点;41个工业大类中33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0.5%,其中,汽车、化工、通用设备等重点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1%、13.6%和14.3%。

  从就业、物价、收入等指标看,前三季度山东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7.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8.7%,同比增长2.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67元,同比增长6.3%。CPI同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持平。全省民生支出占比78.9%,较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提示:6%的增长被认为山东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巩固向好”。这一增幅高于GDP排名靠前的江苏和广东,对于稳住中国经济增长大盘而言,这个人口超过1亿的北方大省不仅实现了“走在前”,也做到了“挑大梁”。

  2.山东省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

  10月24日至25日,山东省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围绕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进行再部署、再推进,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10月25日下午,在东营宾馆召开现场观摩工作会议。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全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东营市、滨州市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对这次观摩作了简要总结。他说,我们用1天多的时间,实地观摩了滨州市、东营市有关项目。两市充分发挥沿黄区位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持续夯实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生态治理、防洪减灾、创新发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

  林武指出,近年来,山东把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摆在突出位置,系统谋划、全力推进,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推进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动力日趋强劲。同时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坚决抓好整改。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聚焦“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定位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文化“两创”新标杆,真正做到“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

  3.山东出台23条措施 鼓励符合条件外国投资者在鲁设立地区总部

  山东省政府日前印发《山东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推出6方面23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根据《若干措施》,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山东省将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支持跨国公司和国际科技组织在山东建设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外资研发机构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进一步拓展吸引外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在山东设立投资性公司、地区总部,支持各市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区域均衡发展,创新“飞地”“飞企”模式,承接产业项目梯度转移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完善外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建立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利用外资力度。

  在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方面,山东省将强化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化活动,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外商投资企业平等享受支持政策。

  在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方面,山东省将通过畅通侵权举报受理渠道等手段,健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通过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等手段,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在制定各类涉外经贸政策措施时充分考虑政策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依法听取外商投资企业意见,规范涉外经贸政策法规制定。

  提示:本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是落实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的具体举措,并在落实和研究政策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了山东实际,对进一步优化全省外商投资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具有重要意义。

  4.山东设立百亿元规模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

  近日,山东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正式签约落地。该基金由省新动能基金公司牵头,联合鲁信集团、济南市区两级共同设立,总规模100亿元,将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其中对初创期创新型企业投资比例不低于50%,优先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项目加快发展。

  该基金目标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5亿元。其中,主发起人鲁信创投认缴比例为35%,并由其全资子公司山东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将重点围绕山东省“11条标志性产业链”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先进材料、医药等产业以及济南市四大主导产业、六大产业共同体等领域进行投资。

  截至目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投资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项目超1000个,基金投资共计超850亿元,项目投资总额超4700亿元,助力天岳先进等94家基金被投企业实现IPO。

  提示:今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将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设立后,将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引领撬动作用,吸引带动社会资本,集聚各方要素资源,以市场化手段支持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力山东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5.山东省出台20条举措加力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

  山东省大数据局近日印发《支持推进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6个方面推出20条举措,推动山东省在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若干措施》提出,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纳入“一把手”工程,明确责任分工,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加大“三招三引”力度,狠抓招商引资,大力推进精准招商和产业对接,积极引进一批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狠抓招院引所,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狠抓招才引智,实施数字强省重点人才引育工程,积极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产业创新团队,加强青年人才和海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方面,山东省将深化数据“汇治用”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数据深度开放利用,全面推进数据资源化;开展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建立健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机制,探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有序推进数据资产化等。

  在加速数字社会建设方面,山东省将打造新型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体系,营造新型智慧城市共建共享社会氛围,推动智慧社区建设提标扩面,2023年底前,建成2000个以上基础型及以上的智慧社区,打造一批成长型、标杆型智慧社区;2025年底前,建成不少于5000个基础型及以上的智慧社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

  提示:今年是山东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年。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经济,也是山东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赛道,关键增量和战略支撑。

  种昂 赵文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