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育人模式 培養更多中華文化傳播者
在暨南大學南門,五洲學子揮手致意。資料圖片
暨南大學港澳台僑學子在四海書院中華才藝之古琴班認真學習。資料圖片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考察期間,來到暨南大學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暨南大學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海外僑胞回祖國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
金秋九月的入學第一課,暨南大學中醫學專業的新生們走進了校史館——
“‘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這句話出自《尚書·禹貢》,也是‘暨南’二字的出處。1906年,為解決當時南洋華僑子弟無處求學的問題,暨南學堂在南京鼓樓南薛家巷創辦,帶著‘宏教澤而系僑情’的使命開華僑教育之先河。”隨著校史館李姝老師的講解,這所著名僑校的百年歷史在黑白照片與文獻中徐徐展開。
先輩耕耘奮斗的印記,讓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學生錢柔靜不由得心生敬意,“我要不負時光,學好中醫,體悟中華文化,畢業時做一名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循著117年的歷史傳承,“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既是暨南大學始終如一的辦學使命,也成為其鮮明的辦學特色。截至2023年3月,暨南大學全日制學生48580人,其中港澳台僑及外國留學生14621人,約佔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大人”,一批又一批學子從這所灣區大學走向祖國建設的各條戰線、走向多種形式的國際舞台,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橋梁和紐帶。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期間,來到暨南大學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暨南大學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海外僑胞回祖國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
守正創新,繼往開來。作為百年僑校,如何為增強中華文化傳播力影響力提供有力支撐?日前,本報調研組走進暨南大學,探尋學校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奮進之路。
1.深耕傳統文化與國情教育,打造精品課程教材體系
南方的秋天,陽光依然明媚炙熱。在暨南大學石牌校區教學樓1307教室裡,《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的課堂氛圍也格外熱烈。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為中國的發展、世界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中國智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程京武正在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專題進行講解。台下50多雙專注的眼睛,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下課鈴聲響起,來自意大利的華僑學生范倩倩等不少同學將講台層層圍住,繼續討論,分享感悟。與同學們互動交流后,程京武趕回辦公室,把同學們討論的議題、課堂反饋記下來,方便以后優化改進教學。程京武辦公桌上,還放著1000多份調查問卷,這是每學期結束前兩周、新學期開學第二周分別向學生派發的課程滿意度調查問卷,以細致了解學生們的評價和需求。這是一門專為港澳台僑學生開設的通識課,在教學團隊的深耕下,《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作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蜚聲海內外。
除了通識課,暨南大學還根據港澳台僑學生不同特點,自主編寫《海外華人中國國情十講》《“一國兩制”與民族復興》《華僑華人與中國發展》《絲綢之路與中外文明交往》等國情教育教材,其對應課程深受學生歡迎,在選課時往往被“一搶而空”。
多位港澳台僑學生告訴調研組,這些國情課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我們積極引導學生由文化認同到國家認同,進而產生對中國社會發展的認同,這是我們打造傳統文化課程體系、編寫國情教育教材的邏輯起點。”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表示,“我們要在教學中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與鮮明特色,增強學生們的文化自信。”
談起《海外華人中國國情十講》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編寫過程,時任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張振江感慨萬千。
“封閉編寫過程中,大家壓力很大,睡覺都在琢磨教材怎麼寫得更明白曉暢。”張振江說,“作為面向華僑華人學生的教材,既要充分考慮海外僑胞認知和思維習慣,讓他們讀得進去,又要兼顧國內的發展實際。教材要從文明入手,以中外對比的視野,站在文明交流互鑒的高度進行編撰。”
暨南大學副校長、教務處處長張小欣告訴調研組,《海外華人中國國情十講》教材的編寫需要跨學科合作,為此學校整合來自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文學院、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各學科的16位專家,組成了強大的編寫團隊。
從試用到正式出版,《海外華人中國國情十講》教材深受學生喜愛。來自蘇裡南的華僑學生雷建南從小生活在海外,對祖籍國缺乏深入了解。選修新時代中國國情十講課程后,他接觸到這本教材,書中豐富的案例、數據、圖片深深吸引著他。“這本書多方位、多維度地展示了中國的發展。我跟蘇裡南的朋友交流時,可以更自信、詳細地介紹中國。”雷建南說。
2.校內校外聯動,鼓勵學生成為中華文化傳播者
“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覺清思……”正午時分,暨南大學中華文化體驗展示館內,來自澳門的學生余綺韻一邊引用散文名篇《三月三日茶宴序》,一邊為幾位同學展示茶道六君子,講述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
“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部分。我是來暨大后才進行了系統學習。”余綺韻說,剛入學時就注意到了中華文化大講堂開設的茶事班,特別感興趣。因為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大二時她便報名香事班,學習識香、制香。
在暨大校園,一大批精品研習項目深入學生學習生活方方面面。
創辦於2016年的中華文化大講堂開設有禮樂詩書、君子雅事、中華技藝等約20個文化研習班,打造了集志願服務、學術科研、匯報演出、考察調研、互動體驗等十多個內容板塊的學習項目。自開辦以來,有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師生5萬余人次,透過中華文化這扇窗,探究傳統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左傳·定公十年》疏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乃禮儀之邦、衣冠上國。”在暨南大學中華文化體驗展示館,漢服禮儀研習班開講。
主講老師是暨大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名輔導員工作室主持人劉瀟瀟。她身著青綠緋紅的高腰襦裙,配披帛,身旁整齊排列著曲裾、直裾、長襖、交領半臂襦裙……或端庄典雅,或清麗飄逸。
“漢服是中華傳統文化外在體現之一,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豐富深厚。”劉瀟瀟說,“我們開設這門課的目的,不單單是讓同學們感受漢服的精美,更重要的是領略其中包含的文化底蘊。”
校園裡,中華文化節、中華才藝大賽、多元文化學習與交流工作坊等頗具僑校特色的文化活動百花齊放。校園外,中華文化之旅、嶺南文化考察、尋根之旅等研學實踐活動,讓學生享受到文化的浸潤、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及旺盛活力。
今年暑假,來自中國香港的學生鄧寶華跟隨學校的中華文化之旅國情教育研習營走進山西,古建筑的恢宏氣派、八路軍駐晉辦事處的革命烽火、太鋼不鏽鋼廠的制造實力讓她很震撼。“這是‘活’的歷史,重溫革命先輩光輝事跡,也讓我更加明白了為什麼祖國能夠越來越強大。”鄧寶華說。
每年節假日、寒暑假,數千名學子組成的50多個文化考察團,用腳步丈量祖國壯闊山河,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新時代中國的發展變化。
體驗、研習、傳承、推廣,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者培養計劃研修營,同學們修讀中華文化導賞、中華文化微型教學技能等實踐課,在知識與技能的增長中,為日后助力中華文化傳播儲備知識、積蓄力量。
新學期伊始,鄧寶華在掐絲琺琅體驗課上當起老師。今年3月,她發起成立創業學院科普志願服務隊,舉辦青少年掐絲琺琅體驗、港澳台僑青年掐絲琺琅體驗、廣繡科普等11場活動,覆蓋800多名學生。正是通過校內校外的豐富活動,她深深愛上了中華傳統文化,並成長為一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者、傳播者。
3.走上國際舞台,向世界分享中國故事
“德不孤,必有鄰”“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走進暨南大學的四海藝術空間,古籍中的名句名篇都在妙趣橫生的連環畫中“活”起來。這裡正在展出《學習用典——中國優秀經典故事全國連環畫作品展》,一組組或工筆或寫意的連環畫讓各院系師生流連忘返。
“原來中國連環畫起源於宋朝,歷史這麼悠久。”來自中國台灣的學生邱穗瑩說,“很喜歡這種東方美學的展覽,一邊欣賞作品,一邊記住很多歷史典故。”
“之前我還來看過‘中國景泰藍藝術大展’,也受益匪淺。在這個小的藝術空間,我們看到了大世界。”來自中國香港的學生蕭耘告訴調研組,因為參加了一場欖雕藝術分享會,同學們便自發組織成立廣州欖雕保護工作組,以期為這項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傳承多做些事情。
藝術展覽、非遺課堂、大師講座……不足400平方米的空間,舉辦異彩紛呈的文化藝術活動,成為同學們學習之余的好去處。
“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青年學子營造一個近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軟環境。”四海藝術空間創辦者、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陳平直言,“隻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熱愛它,才能由衷地煥發自信。”
2022年10月8日,暨南大學在世界各國眾多申請中脫穎而出,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地位。陳平教授榮任首席教席主持。更大的國際平台,讓學校能更好地向全球分享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智慧。同時,來自世界各國的手工藝人、專家學者也來到暨大,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伊朗手工藝人、非洲木雕藝人在這裡創作、分享,中國粵繡與匈牙利刺繡進行“指尖上的對話”……
陳平表示,希望學生們在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學到怎樣“有形有物”地講好中國故事,怎樣從容地站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國人的文化修養、文化氣質。
華文學院院長邵宜從事華文教育近30年。他與陳平有著相似體會:“暨大華文學院已成立70年,積累了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對於華文教育工作,我們不能局限於語言文字教學,還要站在更大的格局上,助力中外文明對話。”
據統計,海外的華文教育機構約有2萬家。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長期為海外華校提供支持與服務。從1997年該院編寫的《中文》小學第一版發行至今,此套教材在全球發行量4000多萬冊,已形成涵蓋小學、初中、高中的完整教材體系,為全世界大多數華文學校所採用。目前,《中文》第三版已修訂完成,即將出版。除了通用版外,學校還專門為澳大利亞、柬埔寨等國家華文教育開發了區域國別版教材。
暨南大學漢語國際推廣中心主任張禮參與了教材編寫。他說:“教材內容必須要緊隨時代發展。在海外調研時,我們了解到華裔青少年非常想了解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面貌。於是,我們把從城市到鄉村,從科技發展到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寫進教材,展現中國風採、點贊中國力量。”
此外,為培養更多華文教育的“本土有生力量”,暨大華文學院在印尼、新加坡、日本、意大利、泰國、荷蘭等國設立十多個學歷教育教學點,開展非全日制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才培養﹔同時,面向海外一線華文教師、華文教育管理者舉辦短期研修項目,開設教材及繪本編寫、家庭華文教育、微視頻制作、華校治理等300多門線上線下專題課程……
為深入幫扶海外華文教育界共建、共享、共治、共研,暨南大學於2020年12月31日牽頭成立“全球華校聯盟”,目前,來自64個國家和地區的638家華校、107家華教組織加入聯盟,輻射華校2500多家。“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全球性的華文教育共同體,推動構建具有中華文明特性的華文教育體系。”邵宜介紹。
4.經驗和啟示
高校如何增強中華文化傳播力影響力,助力中華文化傳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學結合工作實踐與理論研究,打出高校對外傳播“組合拳”。
深挖中華文化元素,搭建文化傳播的優質平台,打造中華文化傳承傳播智慧高地。學校依托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等國家級平台和新聞與傳播學院、文學院等院系,整合平台與科研資源,逐步形成文化育人與文化研究的合力﹔依托中華才藝培訓基地(舞龍、舞獅、書畫、民俗),打造集學術交流、教學科研、體驗培訓、展示展覽、傳承傳播的綜合平台﹔建立中華文化體驗展示館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承與傳播基地﹔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地位,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發揮特色學科優勢,推動華文教育轉型升級,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加速提升華僑華人、華商經濟、華文媒體、華文教育、華文文學等“五華”學科建設水平,建設服務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涉僑優勢學科平台﹔學校主持編寫區域國別類華文教材300多本﹔完成澳門中學《中國語文》教材的編寫與出版﹔打造“海外華裔青少年華文水平測試”和“海外華文教師証書考試”兩項華文教育國家標准,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營造文化育人氛圍,以優秀中華文化滋養海內外學子。學校出台《暨南大學文化建設規劃綱要(2021—2025)》。組織“完美中華文化使者”評選活動,廣泛挖掘、涵養港澳台及海外中華文化傳承傳播的新生力量。舉辦中華文化之旅、嶺南文化考察、中華文化節、尋根之旅等研學實踐活動,為廣大學生尤其是港澳台僑學生提供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的中華文化研習平台。
實現體系化,助力教育教學和傳承傳播。打造中華文化研究闡釋體系、中華文化傳播交流體系、中華文化普及教育體系和中華文化實踐養成體系,為中華文化教學教育與傳承傳播積極貢獻暨大力量。
“暨南大學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暨南大學時的殷殷囑托,多舉措多形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表示,“我們將聚焦文化認同,推進‘兩個結合’,培育更多傳播中華文化的‘火種’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使者’,在文化傳承創新中承擔起新時代‘華僑最高學府’的文化使命。”
(作者:光明日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暨南大學研究基地研究員麥尚文﹔暨南大學融媒體中心主任蘇運生,教師李偉苗、蘇倩怡﹔記者唐一歌、吳春燕,通訊員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