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百年的女校长:围堵学校殴打学生,1938年保护四邻被日军枪杀

  杨荫榆,江苏无锡人。1924年开始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依附北洋军阀势力,迫害进步学生,镇压学生运动。后因参加抗日活动,被日寇杀害。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纪念刘和珍君》

  很长时间以来,凡是被鲁迅批评过的人物,我们都在心里把他打入了黑名单。作为中华民族脊梁的鲁迅,被他所鄙夷的人,自然是不堪的“软骨头”。

  但是,我们翻开历史去看鲁迅会发现,他不是神,被鲁迅批评的人也不全是坏人,比如杨荫榆。

  在《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里杨荫榆的出现,是因为一场风波—女师大学潮。公认的女师大学风潮事件,是杨荫榆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后推行封建家长式统治,推行奴化教育,引起学生们的愤慨,导致北京女师大学生的反抗运动。

  在一年后,北洋政府撤销杨荫榆校长职务,女师大正式复校。刘和珍、许广平就是这场反对杨荫榆运动的骨干,女师大的教授鲁迅也站在学生这边,导致被教育局开除,鲁迅还因此和教育局总长章士钊打起了官司。

  

  在杨荫榆之前,女师大原本的校长是许寿裳。女师大风潮,不仅仅是那场自1925年起的反对杨荫榆的“驱羊”运动,而是在1924年许寿裳被迫愤然辞职时就有了暗潮。值得一提的是,许寿裳辞职也有因为学生“不喜欢”的缘故,在他决定辞职后作为好友的鲁迅也打算辞职,但因鲁迅授课太“受学生欢迎”而作罢。

  尽管后来有许许多多的文章以当年学生的角度怒斥杨荫榆的暴政和镇压,记录她如何找人围堵学校,如何殴打学生,使得这个“反动校长”的名号坐实了许多年。但在一开始,甚至是杨荫榆任职之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似乎就已经存在。两任校长被学生“打倒”,难怪陈源要说:

  “以前学校闹风潮,学生几乎没有对的,现在学校闹风潮,学生几乎没有错的”。

  然而许寿裳被排挤的原因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学生,当时的“官方”也就是北洋政府,早就想策划夺取女师大校长一位,安排自己人。最终许寿裳也无奈地表示,“女人治女校”或许才是最好的办法。

  当时露面表示对这个位置有意向的不止杨荫榆,也有留美归国的云南人李硕,但最终却是杨荫榆出任了,加上她之后同学生们的斗争,既有教育总长章士钊的支持,也有论客陈源为她开脱论战,不得不让人合理地推测杨荫榆的上位是她和北洋政府之间的勾结利用。

  “投靠军阀”是她最大的罪名,之后对她的所有指控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根源上讲,女师大学潮并非简单的校长治校过失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或是单纯进步和反动之间的对抗,其中更有着一场关于政治立场的斗争。

  

  在许广平的记录中,风潮最初的发动,是因为受江浙战事影响的三位同学迟来,正赶上杨荫榆“整顿校规”,将迟到的同学从严处置。

  但按照校章也只是将迟到的同学改为旁听,而杨荫榆连座位也不给她们设,更不让她们补考。这种处置本就令学生不满,而杨荫榆对于自己同乡却法外开恩,一点也不责罚,这就更加难以服众,于是风潮勃起。

  当年女师大学生留下的笔迹,几乎每篇都少不了对杨荫榆“留美归来,不学无术”“压制学生,迫害老师,党同伐异”这样类似的描述,许广平更是直言她在校园里披上个钟式斗篷,四处奔走,周围一群党羽围绕,俨然一副狼外婆的形象。

  又写到她和学生交谈时言语支离,问东答西,是“不得要领的胡涂虫”,连当时只是在女师大附小读书的俞芳,对女师大风潮的详细情况“不很清楚”,却也“从大人的谈话”中,“知道杨荫榆是个坏家伙,她专制、阴险”,学生们主观上对杨荫榆的厌恶可见一斑。

  在晩愚的《女师大风潮记事》里,则更加详细地记录了这场“驱羊运动”的开端。早在处理三位迟到同学之前,杨荫榆的许多行为就已惹起众怨。原来,杨荫榆莅位不满一月,就自作主张地将女子高师改为了女子大学,在学生的力争下,最终成了女子师范。

  改变学校性质这样的大事,她没有通过评议会来民主决定,而是自己一意孤行,拍案定夺,引起学生许多不满。

  

  另外,杨荫榆办学“因陋就简,希图省事”,她要将学校改为大学,却没有丝毫的扩充和预备,学校设施无法跟进。

  1924年4月,杨荫榆“胡乱支配”校款,私吞俄国赔款的校费,不经教务会同意自行添设学科,老师学生的变迁她也不与教务主任沟通,全部自行处置,许多教员感到反感并质问,而杨荫榆只是“抵赖谩骂”,于是教员们不愿合作,集体辞职导致学校停课两个月。

  但杨荫榆不仅置之不顾,更加借此机会“排除异己”,将空缺安插上自己的人手,引发了更多教员的愤怒辞职离去。甚至当平日不满杨荫榆的学生张存良患猩红热病时,杨荫榆故意不允许请医生,等大家把她送入医院时,已经过为时已晚,第四天晚上就去世了。

  另外还有许多她“倒行逆施”的事情:成立自己的御用会议,成员的任职多有违章,招考时破格录取考生,执意起用迂腐落后的教师,破坏学生团体,甚至出言诋毁国父孙中山。这么多的积愤存在学生们的心里,在三位因战事迟到的同学被惩处时终于爆发了。

  学生们自治会议决定“驱杨”,并联系学校教职员一起,希望他们能维持校务,如期开课。杨荫榆利用禄位和金钱诱惑学生,使学生会七零八落。

  在“五七”国耻纪念会上,杨荫榆此时已被学生自治会否认为校长,但她仍“悍然登台”,并“怒声谩骂”,学生们也与她对抗起来,好在有其他教员的调解,避免了直接的暴力冲突。但此事之后,杨荫榆便私用校章开除了自治会的六名学生,其中就有刘和珍和许广平。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罢工、打死工人,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被英国巡捕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

  这场“五卅”沪案发生后举国震惊,全国兴起了爱国运动,女师大的学生也一致对外,无暇顾及驱杨。6月3日,北京各校五万多名学生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要求北洋军阀收回租界,惩罚凶手等等。

  7月28日,章士钊被段祺瑞重新任命为教育总长。在此之前,他曾因在“五七”国耻纪念日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游行示威的爱国学生捣毁住宅,遂逃往天津躲避风头。此时“五卅”运动的高潮已经消退,章士钊准备重新出山,一上任就支持杨荫榆镇压女师大。

  7月29日,杨荫榆突然发出布告,借口修理校舍逼迫全体学生搬出学校。又在7月30日半夜在学校贴满解散自治会的布告。学生们已经对她的诸种行为见怪不怪,打算置之不理,但却没有想到,杨荫榆居然写信给京师警察厅,要求警察援助她整顿学潮。

  在章士钊的支持下,8月1日,全校被武装军警包围,截断电话线,停止伙食,断绝交通。杨荫榆带领着一百多名警察打手涌入学校,殴打学生,强拖、捆绑学生出校。学生们无食无饮,还要躲避暴力,像难民一样躲在学校里被困十余日,许多教员为了表示支持学生也住在学校,鲁迅就在其中。

  这样的暴行自然是引起全社会震动,各界都声援女师大,北洋军阀最后被迫撤去女师大的武装警力,恢复水电,并批准杨荫榆辞职。

  

  在这场斗争中杨荫榆输了,再无法立足北京,随后便去了苏州。在这场学潮当中,鲁迅一直是站在学生这边的。他写了许多文章,其中有一篇收录于杂文集《坟》,他讽刺杨荫榆是“寡妇主义”。她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看作是婆媳关系,就像一个独居已久的寡妇,因为自己的孤独冷漠,便看见天真欢乐的人,就心生恨恶。

  学生的朝气蓬勃和光明思想,正好是这辈人所嫉恨的,身为教师,就可以像婆婆管教儿媳一样毒辣严管。对于这种心态的推测,鲁迅确实是眼光犀利,甚至详细得像是自我投射了。但不得不说,这篇指控虽然辛辣,但确实有人身攻击之嫌,应该鲁迅写的时候也不知道,杨荫榆早年的婚姻生活确实是非常不幸。

  在杨绛《回忆我的姑母》这篇文章里,有提到杨荫榆早年的经历。杨荫榆在家排行第三,因为长相平庸,不怎么受父母宠爱,按杨绛的说法:

  “她不令人感到美,可是也不能算丑。”

  十六岁的时候被祖母许给了蒋家,因为老一辈看重蒋家的门当户对,嫁过去之后才发现对方是一个低能儿。

  “老嘻着嘴,露出一颗颗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喇子。”

  杨荫榆奋起反抗,据说把这个傻姑爷的脸皮都给抓破了。她逃回娘家之后,婆婆三番五次来杨家抓人,最终杨荫榆索性撕破脸皮,和她那个夫家从此断绝关系。因为拒绝给蒋家生儿育女,杨荫榆自此之后一直被邻里叫作“灭门妇”。

  

  1918年,杨荫榆由教育部资送赴美留学,1924年任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被撤后1925年回到苏州,居住在杨绛家。

  即便是居住在兄弟家,作为侄女的杨绛也说了,她并不怎么招家里小孩子的喜欢。她爱惜新房子和新漆地板,让孩子们拖鞋进屋,却因为自己是小脚不便而不脱,引起孩子们不满。

  在杨绛三姐姐婚房里大说倒霉话。要做衬衣,杨绛母亲怕裁缝做得慢,亲自买料剪裁,而杨荫榆却嫌好道坏;杨绛母亲经常特意为她下厨,她喜欢的菜就叮嘱小孩子们少吃,杨荫榆却在饭间故意监视最后一个吃饭的杨绛母亲,以为她在背地里吃好菜,其实她吃的都是剩菜,杨绛家的佣人也经常因为“姑太太难伺候”辞去。

  杨荫榆的到来仿佛搅乱了一切舒心的家庭生活,孩子们不喜欢她,背地里排挤着这个姑母,他们把软润的好栗子剥开揣进兜里,不给杨荫榆留,等她回屋,再把好栗子分掉吃了。

  当时杨绛的二姑母也居住在她家,对于孩子们来说,好好的一个家,多了这么两个姑母;而对于姑母来讲,哥哥的家就是自己的家,这群侄儿女太娇纵,使她们在自己家也受到挤兑。

  1929年杨荫榆在苏州东吴大学教日语,在女生宿舍要了一间房,在宿舍里安置了一条小狗。但这激怒了全宿舍的女学生,因为她自己回家了,把小狗留在屋里,汪汪叫个不停,闹得四周学生不能温习功课,晚上也不得安宁。春季开学后不久,她的狗就被人毒死了。

  

  从杨绛这些家常记录来看,似乎会发现杨荫榆本身就不是一个“招人喜欢”的人。但是,这里面已久体现出了一些个人性格特点,总的来说,她的行为似乎总是以围绕自己的喜好和利益来开展的。

  抗婚也好,被小孩子讨厌也好,换了新地方依旧被学生厌恶也好,就像当年女师大闹得沸沸扬扬一样,正是因为她把自己个人的地位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不接受别人的异议,最终导致自己与周遭环境水火不容。

  杨荫榆自小起便不受父母宠爱,被自己的母亲嘲笑外貌,她靠着自己摆脱夫家、出国留学、任职学校,放在今天可以说是一位有独立意识的成功女性。但也或许是这股过分的自尊,才使她难以接受女师大学生们的抗拒,无论如何都要“驯服”她们吧。

  后来在她任职的学校里出了一件事,有个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自称“怪物”,有意做一些哗众取宠的事招人注意。

  他穿上戏里的袍子和马褂,戴着瓜皮帽,却跑到街上去挑粪;或叫了洋车,让车夫坐在洋车上,自己拉着车载着人在闹市跑。

  这位“大怪物”和大学里的门房交了朋友,于是两人一同拉胡琴唱戏。他夜里溜出校门,半夜跑回来的时候门房就偷偷放他进校。学校不堪其扰,决定把“大怪物”和门房一起开除。而这时的杨荫榆认为年轻人性情跳脱,胡闹不足怪,四年级开除学籍会影响青年的一辈子,不希望开除这位学生。

  因为与学校意见不合,她就此辞职了。日后的搬家也是“大怪物”介绍亲戚帮忙的。此时的杨荫榆行事作风与以前大相庭径,她替学生说话,或许是她在多年磕碰之后醒悟了一些什么。

  抗日战争期间,杨荫榆住在盘门,四邻(盘门也是当时女学生集中居住的地方)都深受敌军的蹂躏。据那里的传闻,她经常反抗当地入侵的日本军官,指责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勒令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的侵害,都躲到她家里去。

  1938年1月1日,两个日本兵将杨荫榆哄骗到一座桥顶上,一人就向她开一枪,另一个就把她抛入河里。当他们发现落水的杨荫榆还在游泳,就连发几枪,看见河水泛红,确认她已经必死无疑,这才扬长而去,是邻近的一个为她造过房子木工把水里捞出来的遗体入殓。但棺木太薄,无法入殓,而家属领尸的时候,已不能更换棺材,当时也没有特大棺材可以直接套在外边,只能在原有的棺材上加钉一层厚厚的木头,还能差强人意地下葬。

  杨绛说,因为她的母亲和三姑母是同一天下葬的,她看到母亲的棺材后面跟着三姑母奇形怪状的棺材,木板是仓促间合上的,外表来不及抛光,也不能上漆,“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生”。

  参考文献:

  《鲁迅先生在女师大》

  《鲁迅与杨荫榆的是非之辨》

  《回忆我的姑母》杨绛

  《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