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忆教书育人的经典语录
1960年我们迈入中学,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达8年的中学生涯,今年是我们离开中学50周年。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我十六年学生生涯中,最值得记忆的是初中的三年时光。初中的三年是我们国家的困难时期,而那三年却是我们学文化、长见识的最好时期,那三年我们的老师教书育人。弹指一挥间,五十多年过去,老师教书育人的经典语录,至今仍牢记心中,使我终生受益。特此奉上点滴记忆,以贺教师节,祝教师天天快乐!健康长寿!
1963年初中毕业照
1960年至1963年张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他不仅仅传授我们数学知识,更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许多经典的语录,至今仍记忆犹新。
你们是堂堂的中学生:当年我们刚刚踏进中学大门,一天放学后,我和同学刚出校门,来到中山路上现中南大厦门前。行人不多,我们玩起了游戏,正巧被张老师看到,他严肃地说:你们是堂堂的中学生了,怎么能在大街上“斗鸡子”?我们明白这是老师提醒我们:自己长大了!注意身份和形象。良好的形象不是天生的,而是一个人各方面素质的反映。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你们是中学生了,不能死记硬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自学的方法。课堂的知识很有限,更多的知识要靠自己学。掌握学习方法很重要,“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18年以后,迈进大学校园,大学老师郑重其事地说:大学不同于中学,主要是学习自学的方法。
要学会举一反三:张老师讲解数学题,总要强调要学会举一反三,找出相关题目的共性,这样就不仅仅学会解一道题,而且掌握解一类题的方法。多思才能出智慧,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是这样,工作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该记的一定要熟记:自然该记的一定要记,如圆周率,用你们南京话就很好记:山顶一狮一鹿,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接着又讲述了木匠和泥瓦匠巧记圆周率和勾股定理的俗话,可惜我没记住。以后“俄语变格变位”“化学元素价”等都编成口诀或歌曲牢记。
要多问怎么想起来的:解平面几何题往往要添辅助线,一旦辅助线添置成功,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张老师讲解时,每题必讲:要问一问:这条辅助线是怎么想起来的?解数学题也要问一问:关键步骤是怎么想起来的?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现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应试教育,重在记忆力,导致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发现,十几年来记了不少东西,能用上的太少,缺乏思维推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问一问:怎么想起来的?”就是要学会思维推理,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抓重点,领袖是关键:一件衣服,领口和袖口是关键部位,洗衣服的重点是“领”和“袖”,从衣服功能、视觉效果,领口和袖口就是关键部位。汉字用“领”和“袖”组词,来说明“领袖”的重要。学习也要学会抓住“领袖”,抓住要领。这是张老师在当时比较“宽松”的形势下,依据“领袖”一词来源,用形象的语言,教我们的学习方法,用哲学术语说,就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必须抓住要点,抓住关键。“领袖”一词最早见于《晋书魏舒传》,魏舒为国家鞠躬尽瘁,深受晋文帝器重,文帝每次朝会,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从此“领袖”用来比喻“特定人类群体之中的表率者或领头者”。
要读各类书、拓宽知识面:张老师对我们刚进中学大门的学生,常常强调要读各类书,不要单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作为数学老师,他给我们开出了课外的读书名单:古文观止、唐诗一百首、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告诉我们:现在我们所学的几何是欧氏几何学,还有黎氏等非欧几何学;物理是以牛顿三大定律为基准,也有非牛物理学……。读各类书、拓宽知识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张老师早在1961年就告诉我们:这句话出自《庄子天下》,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它的一半,永远也不会穷尽。含着物质的无限可分性的思想。四年后,1964年8月领袖赞赏日本学者坂田关于基本粒子并不是最后不可分的观点,于是有人建议将新粒子命名为“M粒子”。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时光荏苒一去不回,有些道理年少不知,长大成人才懂珍贵。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归来时,每一位老师都是你人生路上的一盏灯,也许不是每一盏都很耀眼却能够照亮你前进的方向。永远不能忘记人生路上的那些导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