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裔学童在补课时遇种族歧视,妈妈追责被校长称“神经病”

  孩子在中文补习学校租赁的公校教室里遭遇种族歧视,在冲突中受伤,这让悉尼华人妈妈L女士(化名)心疼不已。

  时隔一周,不仅追责被推诿,更被中文学校校长称呼为“神经病患者”。这让她感到被侮辱,从而出离愤怒。

  当记者介入后,该位校长和其他负责老师要么缄默,要么改口,甚至要求“收回谈话内容”。

  与此同时,公校在事件报告中明确指出,“中文学校未提供监管看护”,但后者仍拒绝承责。

  L向记者表达了无奈,“我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

  上周四(10日)下午,L像往常一样,去接从中文补习班下课的儿子。

  当她看到9岁的儿子时,不觉心头一惊,“孩子头发凌乱,膝盖也受伤流血了。”

  询问得知,儿子在补习班教室与2名中东裔学生发生口角,并发生肢体冲突而受伤。

  

  据其讲述,涉事中文学校与儿子就读的公立小学是租赁关系,前者租赁后者的教室进行课后教学。

  “从几个家长和学生口里听说,当时中东裔孩子语言挑衅,类似于‘Chinese bad’这样带有歧视的话激怒了在场的华裔学生,儿子和另外一名同学请中东裔孩子离开教室,没想到对方直接恼羞成怒并挑起了肢体冲突。”

  L告诉记者,她从当时在场的几个孩子口中得知,对方曾对儿子做出脚踢、推搡、追打和用椅子攻击等行为,并将其压在身下,造成膝盖部位受伤。

  

  她称,第一时间联络该间中文学校的负责人W老师,得到后者的“积极”回应。

  “对方说表示歉意,还说会及时跟进这件事,后续会和我沟通。”

  不过,事发已一周,无人对此事件负责,追责也一度陷入僵局,这令L感到无奈。

  “事情发生在学校,不是家中。孩子出现安全问题,不论是哪方的责任,总该有个明确态度。”

  L从目击学生和家长处得知,事发时间为10日下午约3点半。此时公校已放学,儿子与几名同学前往中文课的教室等候上课。

  “孩子看到隔壁教室门开着,还没到上课时间,就和同学进去待了一会儿,谁知后续会发生这些。”

  事发后,她收到来自这间公立小学提供的事件报告,校方认为应是中文学校承责。

  

  该校校长在邮件中称,“事件发生在公校放学铃响之后,中文学校的老师到达之前。几名学生在中文学校的两间教室和阳台停留。此间,中文学校未提供监管看护,负责该间教室的教师也迟到了。”

  “需要声明的是,本公校没有义务为租赁方(中文学校)提供教室监管。”

  

  得到回应的L尝试与中文校方联络,却称遭到了对方的“摆烂回复”。

  “我多次电话联络对方,但都不畅通,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在之前承认有责任,现在又不做正面回复?”

  苦等未果的L再次尝试与涉事中文学校的校长G女士联络,未料却等来的一句回复,令她倍感“匪夷所思”。

  她向记者提供的一张与校长沟通的短信截图显示,在连续要求对方提供教育服务批号和收据后,对方约一小时后回复道:“神经病患者又来了”,辅以一张“笑到打滚”的表情图。

  

  G校长与L的短信截图(图片来源:供图)

  L称,在双方沟通未出现争执的情况下,收到这样一条信息令人感到很不适。“我就是正常要个收据,为什么会被回复这样一句话?”

  次日,L收到对方发来的解释信息:“……今早才发现昨晚稀里糊涂发错了信息,无心侮辱你啊,别往心里去,很抱歉……”

  这份“道歉”未获接受。

  L表示,她无法理解这条带“侮辱”色彩的信息,为何会出自一名教育从业者之手,也并不理解为何对方不在第一时间致歉。

  “对方在向我发出侮辱信息后,我有提示她这个问题,但对方并没有及时道歉,反而是当我将这个事发至家长群里之后对方才道歉,我很不解。”

  此外,她称曾多次和对方电话、邮件联络,要求中文学校提供事件报告,均未获回应。

  为孩子维权未果,反被校长“侮辱”,L气愤又委屈。她表示,“我起先的诉求就是想让校方出具一份事件报告,但始终没有回应,我感到很无助。”

  就上述事件,记者联络到涉事中文学校的G校长和W老师,希望对方予以核实和置评,不料却一波三折。

  在最初的表述中,W老师明确否认中文学校承责。

  “我们上课的事件是下午3:45分,这件事发生在3:30左右,不属于我们管理的时间。”

  她否认教师迟到,“我们建议老师提前10分钟到教室,我们的教师没有出现失职。”

  W老师表示,学生妈妈的行为有些“粗鲁”,G校长电话回复不及时也并非有意,她建议L有任何问题可与公校方联络解决。

  

  关于“侮辱”短信一事,G校长表示是“误发”,并非有意而为。“我发错人了,当我发现时,立刻给她道歉了,我为这件事感到很抱歉。”

  W老师同样表示,校长是不小心发了这条信息,不存在对家长的“侮辱”。

  就在记者与W老师电话沟通结束不久,L即告知,称已收到中文学校的邮件。邮件中明确表态,中文学校在这起事故中不存在责任。

  

  中文校方拒绝承责(图片来源:供图)

  记者稍后向W老师提供了公立小学出具的事件报告,请她就责任归属进一步置评。后者改口表示,暂不方便做出回应。

  “由于我们是每周一次的上课时间,之后我们一直没有时间接触到任何学生,所以今天下午我们会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目前不方便给任何回复。”

  就在记者开始撰写本文初稿时,W老师再次发来短信,要求“收回谈话内容”。她称均为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学校”,“关于这件事,请不要再联络我。”

  记者尝试与G校长再度沟通,对方却称,“我不是回答该问题的合适人选”。面对记者的后续追问,她再无回应。

  L向记者表示,作为校园安全事件中的受害者,孩子的权益理应得到关注,未料却被两间学校相互推诿,这令她感到委屈。

  “没有任何机构对这件事负责,中文学校校长还对我进行辱骂。我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

  她希望在事件调查清楚后,得到承责方的公开道歉,以及寻求对孩子心理创伤的相关补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