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汉朝的变革
秦始皇一统天下,朝廷要制定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当时就有两派看法,产生激烈的争辩,一派主张沿用周朝的制度,分封诸侯,作为王朝的屏障,另外一派认为,周朝就是因为有了诸侯,才会有地方武力,争战不休。所以应该彻底改革,把权力统统收归中央。
秦始皇决定改革周朝的弊端。他采行了李斯的建议,实行彻底的中央集权,也就是郡县制度。
权力尽归中央,避免了诸侯纷争的的问题。但是秦朝彻底的中央集权,有一个极大的弱点,就是如果中枢神经出了毛病,整个的系统就瘫坏了,很不幸的,秦二世胡亥是个出了故障的中枢神经,循至于天下大乱,刘邦与项羽的军队进了咸阳,接管了权力的中枢神经,秦朝也就很快的寿终正寝了。
秦朝果然纠正了周朝各地诸侯纷争、经年累月兵戎相见的弊端,但是,问题的另一面向,就是秦朝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没有任何王子皇孙有力量做出恢复秦室的努力,也没有外地诸侯的勤王部队可以赶来勤王护驾。秦朝的延绵国祚的努力,虽然回避了周朝的弊端,但是却造成了他其亡也忽焉的恶果。
汉朝为了纠正周朝与秦朝的问题,一开始采取了郡县与封国并行的政策,称作郡国制。郡国制仍是以郡县制为基础。大部分的地区是由中央直接管辖,比较边远地区,由刘氏家族的同姓九王协同治理。
汉景帝时期已经感受到诸王的尾大不掉,有重蹈周朝的覆辙的可能。景帝企图削藩,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造成刘氏的骨肉相残,汉景帝平了七国之乱,政府也受了很大内伤。到了汉武帝,换了一个招数,推出了推恩策,所谓的推恩,就是允许各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子弟,这样的推恩政策,既可以让侯王们的众子弟高兴,又可分散诸侯国的领地和权势,一代雄才汉武帝,很技巧的利用推恩策达到了削藩的目的。
汉朝从郡国制开始,再作出推恩消藩的调整,等于是努力结合周朝与秦朝制度的优点,也避免重蹈周朝与秦朝的失败经验。
武帝时的另一个大动作,是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孔子,这个政策的目的,基本上是要达成所谓的内儒外法,汉朝沿用了秦朝的律法条文 来治理国家,同时又用了孔子儒教来规范人民的思想,这样一来,对于国家政权的巩固,比起周秦两代,的确是更上一层楼。
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政策,对中国社会有非常巨大的影响。伴随着这个政策,武帝设置了五经博士与太学,从此以后,整个政府人才的选拔与考用,都掌握在儒家学派的手中,换句话说,如果老百姓想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地位,最好就是从政做官,如果想要从政做官,就一定要勤读儒家思想的四书五经,从此之后,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的概念,变成了中国读书人的圭臬。
有趣的是,汉武帝把儒教放到了无比崇高的位置,用儒教来巩固汉家王朝的统治。最后,结束西汉王朝的,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儒家份子王莽,王莽当皇帝有很高尚的理想。他要把儒家学说在现实政治中一一实现。
王莽知道孔子仰慕周公,所以王莽就要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他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都是为了要复古,他大力推行王田制,其实就是周朝的井田制,他要把盐、铁、酒、币制、以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基本上是要依照西周时代的周礼,来建立政治与经济制度。他非常努力的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礼记大同篇的社会理想。
王莽向往尧舜的禅让政治。他认为禅让政治是政治的最美好的境界,所以,他的得到皇位,也是经过多人的劝进,再经过一个很正式的禅让大典,才登基的,从他来看,他的取得皇位的过程,应该是儒家最高政治理想的实践。
客观而论,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只有王莽才是真正虔诚的儒家信徒,诡异的是,这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真实儒家信徒王莽,似乎没有得到后代儒家份子们的正面评价,尤其是南宋与明朝的理学家们,都把王莽骂成了千古罪人。
西汉王朝利用儒教来巩固政权,最后亡于一个食古不化的儒家信徒王莽的手里, 也是一场因果循环的劫数难逃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