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真正上好一节课和照本宣科讲好一节课,差别有点大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人一直强调教师要认真讲课,学生要认真听课。

  我从小学起到中学,这一路书念下来,语文上课都是老师一言堂,满堂灌,我们当学生的,就是竖起耳朵听,拿起笔来记,照着笔记背。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笔者觉得,语文课堂教师讲课相对省心省事,相对简单,课堂推进快,教学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教师手中。不过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极容易陷入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少慢差费”的怪圈中去。

  在昨天的评课会上,一位同事愁眉苦脸地抱怨道:“上课太难了,太费劲了,学生根本无动于衷,启而不发,一问三不知。”

  

  原来这位同事这两天给学生讲解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钻研教参,钻研课文,参考教案,尽心尽力把课文中的所有知识点整理出来,课堂上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讲解给学生。结果学生们呢,死气沉沉,无动于衷。当然,我的这位同事也提问学生,但是学生们就是不愿意回答或者回答不出来。

  不光是这位同事,好多同事也都抱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差了,语文课是越来越难上了,学生是启而不发,一问三不知,到头来你只能硬着头皮讲课了。

  所以然者何?

  虽然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喊了多年,但是要想在一线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地生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好多一线教师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的熏陶浸染下长大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被一些教师传承下来,运用到教学中去。

  

  二来受“教师本位”观念的影响,无形之中教师在课堂上就会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变成课堂的主宰者,而不是一个平等民主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话者。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课堂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教学理念的差异,导致教师在处理教材、设计教法上就有了天壤之别。

  下来笔者就此分别加以阐述。

  学生就是主体,学情就是起点。

  中小学校的教师,施教的对象是未成年的孩子,是儿童,是少年。孩子有孩子的特点,孩子有孩子的智力,孩子有孩子的思维。

  因此,语文教师处理教材就要站到学生的角度,以学情为起点去处理教材。

  

  比如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篇幅较长,而且有的段落读起来相当拗口,比如倒数第三第四段。

  我的几个同事对教材的处理是满篇跑,逐段讲。结果课堂上孩子们死气沉沉,恹恹欲睡,毫无兴趣。

  怎么办?

  首先,处理教材不能忘了孩子。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记叙的是儿童的成长和学习生活,字里行间充满童真童趣。

  所以在处理教材上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站在儿童的视角,充分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做到了这一点,孩子们才能感兴趣,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中去。

  

  其次,处理这样的篇幅较长的课文不能平均用力,满篇跑,逐段讲。要善于化繁为简,长文短教,主次有别,重点突出。

  比如说,课文所写内容较多,可以引导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概括出文章所写的生活片段。“百草园”部分依次写了赏美景、听故事、捕鸟雀;“三味书屋”部分依次写了拜见先生、请教问题、后院玩耍、纵情诵读、偷描绣像。

  大部分的段落和内容不宜平均用力,一一讲解。在概括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句子引导学生揣摩体会,重锤深砸。

  比如第9段,就是一个值得品读的段落。

  这是一个过渡段落,这一点学生们容易发现。不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用了“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排比句式,写出了儿童的活泼调皮,百草园的无忧无虑、快乐有趣,表达了他对百草园的恋恋不舍、伤感怀念、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以学生为主体,不以学情为起点,而是以教参教材的知识点为核心和出发点设计教法,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课堂的效率也不会很高。

  仍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这样的课文怎样导入新课,怎样激发兴趣,怎样铺路搭桥,怎样环环相扣,怎样步步深入,怎样共生共长,都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智慧。

  我是这样设计的:

  上课时首先投影出了学生小学学习过的几首描述儿童生活的古代诗歌的图片,让他们背出学习过的诗句来。接着让他们结合诗歌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眼中和心中的儿童生活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马上来了兴趣,抢着回答如下:天真烂漫,多姿多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这一设计,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感受,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

  纲举目张,以下的教学环节,我都是围绕“天真烂漫,多姿多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这一核心来展开,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保证了课文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较为省心省时,不过课堂难免死气沉沉,效率低下。只有站到学生的角度,从学情出发,处理教材,设计教法。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师和学生才能够真正投入进去,有激情,有活力,有互动,有生成,有分享,全神贯注,思维活跃,酣畅淋漓。但是要上好一节课课前课堂你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教学结束后你会感觉非常非常地累,不过虽然累,但感觉很充实,有收获。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讨论,欢迎留言。想了解更多内容,快来关注“三尺讲台一路行吟”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