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座!这个少先队史馆57载“藏”着多少故事
一面足以载入史册的儿童团旗帜,
它见证过稚嫩面孔上的坚定眼神,
经受过革命战争年代的炮火洗礼,
如今它静静伫立在山东省济南市少先队队史馆一角,
鲜亮的底色已随岁月渐渐褪去,
只留下“儿童团”三个字清晰可见。
除了旗帜,儿童团曾用过的红缨枪、自制土地雷和课本等物品在济南市少先队队史馆里有序陈列着,向今天的少先队员们无声讲述着昔日荣光。
作为山东省首座少先队队史馆,济南市少先队队史馆已走过了57年光阴。从最初的山东省儿童团革命斗争史迹陈列室,到后来的济南市少年活动站,再到目前的综合性少先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时代不同,少先队员群体特征迥异,这里却始终坚守着同样的理念:为党育人,播撒红色火种,传承红色基因。
为孩子而建,孩子是真正的主人
作为济南市青少年宫的第五任主任,69岁的李瑞勇亲历并见证了队史馆的每一段发展历程,“可以说,从建馆开始,队史馆就明确是为孩子而建,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主角”。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学校紧缺,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地方学校实行二部制,即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上午下午轮流上课。当时的团山东省委和团济南市委按照党的要求,将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作为重要工作紧抓落实,筹备建立济南市少年活动站。
1965年,在何家花园的原址上,济南市少年活动站正式建成。学员实行选拔制,第一批学员是从全市各个小学中选拔的大队长。时年12岁的李瑞勇脱颖而出入选首批学员,他回忆,当时能被选上的学生都觉得这是莫大的光荣。
李瑞勇清晰记得,当时,活动站的地面是光滑的水磨石地,走在上面,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生怕踩脏。令孩子们大开眼界的是,活动站的课程非常丰富,开设有乒乓球、航模、合唱、钢琴、乐队、美术、舞蹈等课程。
李瑞勇选择了无线电课程。课程由解放军辅导员义务授课,尽管学习时间不长,李瑞勇还是用学到的无线电知识组装完成了好几台收音机,在小伙伴中很是风光了一阵。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站筹建过程中开展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儿童团斗争资料和史迹,根据征集到的儿童团旗、红缨枪、土地雷、课本等物品,准备举办山东省儿童团革命斗争史迹展。后来,布展活动因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而停滞。一同受冲击停滞的还有活动站各个班级的课程,李瑞勇心中那段“很阳光、很自豪的日子”随即戛然而止。
半个世纪前特别的儿童节礼物
1972年,全国各地逐渐恢复少年宫建制,这年3月,济南市少年活动站再度开始筹建工作。为了充实人员力量,活动站决定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一批工作人员。
当时刚从济南市25中毕业准备留校工作的李瑞勇看到招聘启事,毫不犹豫报了名并通过考核顺利入职。同批共17名新人,李瑞勇担任活动站唯一一名美术教师。
刚入职,这批年轻人便被委以重任——筹备山东省儿童团革命斗争史迹展,当作送给全市青少年的儿童节礼物。备展时间仅有3个月,一切都是空白,没有先例可循,这些年轻人唯有发挥所长,铆足了劲苦干。
李瑞勇参与的是展览的设计和绘制工作。令他倍感意外的是,为了办好展览,山东省调集全省最好的美术家、设计师和工匠,他们分文不取,义务付出。每张图片的说明也是由全省最好的书法家撰写完成。山东省展览办公室还特意赠送了人物雕塑——一大一小两名儿童团成员手持红缨枪放哨,栩栩如生。
“文革”前从全省征集的儿童团革命斗争文物终于派上了用场,此前,它们一直被小心存放在活动站的一个房间里。
当时,房间大门重启,眼前的一切让李瑞勇和同事们大为震撼:儿童团旗各式各样,三角形、长方形,带穗的、不带穗的;自制的红缨枪、木制枪、手枪、土地雷、手榴弹等琳琅满目;此外,还有小学生读本、标语,学习用的小石板、蒲团,等等。
1972年儿童节这天,展览如期开放,作为当时从未有过的主题展览,一经面世就迎来了如潮的参观人群。其中,每天放学后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的少先队员成为绝对主力。
颇有新意的是,这次展览首创少先队员自我管理模式,解说员、服务员都是少先队员。当年少先队员用的讲解词一直被悉心保留下来,如今,页面已有些泛黄,里面的故事全部有名有姓,字里行间依旧可见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比而言,当年的少先队员更为幸运的是,不仅可以通过实物触摸儿童团历史,还可以在儿童团亲历者的讲述中直面那段岁月。
这次展览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情景,就是少先队员围坐于健在的老红军身旁,听他们讲那时身为儿童团成员打鬼子的故事。少先队员由此更直观地了解昨天发生了什么,红色的种子就这样不经意间播种在孩子们心田。
2005年,
济南市青少年宫进行改扩建
山东省儿童团革命斗争史迹展停办,展馆所有物品放置于仓库。2007年,济南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虽经青少年宫老师的奋力抢救,展品仍然遭受巨大损失。
2008年,
济南市青少年宫新教学大楼启用,
青少年宫将展品修复整理,并拿出一间教室作为山东省儿童团革命斗争史迹陈列室,于当年六一儿童节再次开放。
这一年恰逢李瑞勇退休,在离开工作岗位前恢复办展,这令他备感欣慰。“刚进工作的门就在做这件事,干了一辈子,最大的感悟是山东对少年儿童红色教育的重视一脉相承”。
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山东省超过10万名少年儿童在这里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的传承。
打造省会少先队工作红色名片
面对厚重历史,如何更好地传承,影响更多孩子向上向善?
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以此为契机,全新的济南市少先队队史馆精彩亮相。在团济南市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济南市青少年宫依托山东省儿童团革命斗争史迹陈列室,以图片、视频和实物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发展历程、山东儿童团革命斗争史迹等。此外,还结合青少年科技体验和社会实践项目,将原办公楼区域打造成集红色教育、实践体验、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少先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
正是在这一年,队史馆专门开设了一条不长但别具特色的党史隧道,备受孩子们欢迎。用讲故事、组织红色演出、观看红色电影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和伟大精神,引导少先队听党话、跟党走。
除了党史隧道,队史馆还曾先后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小手拉大手?三十行动”“红领巾艺术节”等活动,其中由济南市少工委主办、济南市青少年宫承办的济南市好队长学校,擦亮了队史馆作为全市少先队教育实践基地的品牌。
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年的好队长学校主题便是“寻红色印记?济南少年行”。
沂蒙等红色革命老区也是当时好队长学校实地打卡的选择。成立30余载,好队长学校已培训学员3000余名。队史馆现在也成为好队长学校红色打卡的必经之地。
为了吸引更多的少先队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红色教育,队史馆开展“红色+”打卡模式。在活动“打卡”过程中,别出心裁地引入“开盲盒”“寻宝挑战”等趣味游戏,寓教于乐,同时进一步巩固学习过的知识,让学习少先队发展历史变成一项少先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走向校外,让每个孩子精彩绽放
如今的济南市少先队队史馆有了一套成熟的标准:一套运行机制、一支校外辅导员队伍、一批结对学校、一个品牌实践活动、一个活动“打卡”模式、一枚“红领巾奖章”特色章。
经过不断充实,这支校外辅导员队伍已达110人,由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代表和青年美育教师志愿者组成。除了提供实践教育辅导,这支队伍的壮大也使得队史馆走向校外服务更多孩子成为可能。
今年,在济南市继续实施“双减”的政策背景下,队史馆将去年“双减”服务过的学校和社区进行结对,将校外辅导员队伍纳入整体延时服务体系,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创新推出“一校一策”“一校一组”的特色“订单式”服务。
截至目前,已开展了制锦市街小学、历城二中教育集团等20多所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以点对点对接、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实现“一校一组”,为每所学校设立教学项目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统筹学校、家长和优质校外教育机构共同参与。
“济南市青少年宫将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济南市青少年宫党总支书记、主任高小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