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大学:活跃在民间的草根大学

  

  志愿者正在整理立人图书馆内的书籍。本报记者 傅坚 摄

  长江商报消息 8月2日下午四点,青石镇不怎么宽敞的马路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商铺数量不多,唯一一个卖肉的摊点后面,等待买主光顾的老板正无聊地在发呆。作为鄂东腹地的一个偏僻小镇,青石距离武汉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离县城蕲春也有30多公里。

  7月1日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名年轻人来到这个平静的小镇,读一所名为“立人”的大学。虽然号称大学,但它连自己的校舍都没有,“学期”前后加起来也不过半个月时间,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罕有的存在”。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吸引了刘瑜、熊培云、秋风、林建刚等知名学者辗转自费前来,跟一群高中或者大学低年级学生分享学思历程。此事经《中国新闻周刊》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报道后,为公众所称道。

  现在,立人大学的发起人、在这个暑假为几十名青年学生埋下了更多可能性的李英强,躺在青石镇上简陋的乡镇卫生院里,左胳膊打着厚厚的石膏。他,刚过而立之年,短发,圆脸,见人总是笑眯眯。在全部课程结束后的第二天,李英强不小心从摩托车上摔下来,意外骨折。而今,每天呆在狭小的病房里,逗玩自己两个多月大的女儿成了李英强最大的乐趣。

  李英强接受采访时,妻子张新月静静陪在一旁,她跟丈夫一样打扮随意,穿一件样式极普通的连衣裙,这个温柔沉静的80后女生曾是北京某杂志社的资深编辑。

  对于李英强来说,现在最重要,是做好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总干事。这是2007年开始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更准确地说,是一个乡村教育行动。李英强和支持他的朋友们希望,通过将各式各样的书籍送到乡村学校的图书馆,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读到它们,从而改良当地的青少年教育。

  立人图书馆的第一站,李英强选择了自己和国学大家黄侃共同的家乡——蕲春县青石镇。截至今年,他们已经在全国9个省市建立起了10个分馆。

  在立人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李英强这样说:“这所大学迄今为止,校歌、校训、校规、课程设置,什么都没有。既然成立了,在座的有一百多位热血男女,就让我们一起来谱写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吧。”

  6月底,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名年轻人来到鄂东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蕲春县青石镇,他们有的是高三毕业生,有的是大学生,来到这里只为“感受不一样的大学”。

  吸引他们的是一所名为“立人”的大学。它没有自己的校舍,只能借用初中的宿舍和教室,硬件设施落后;它没有校长,没有固定的管理团队,资金基本依靠公开的小额募款;它的第一期只是15天的暑期学校,学员不到80位。但是,它有令许多正规大学都羡慕的师资,还有着高远的理想:让学生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可能形式。

  本报记者对话“立人大学”创办者李英强——

  希望他们拥有一颗开放的头脑

  青石镇,这个湖北蕲春本不知名的小镇上,因为“立人大学”备受关注,而她的创办者,青石人李英强也进入公众视野,是什么让他放弃城里待遇优厚的工作和事业,回归简陋偏僻的乡村?8月2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回答:“我们做的是一种探索,抛砖引玉”。

  “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式的大学教育”

  长江商报:你怎么会想到办这样一所大学?

  李英强:其实05、06年,就有计划要办一所新式大学,要和传统大学不一样,不需要多宏大建筑,多固定的老师,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组织方式。由于当时存在多方面一些困难,比如资金、执行等等,就先做了立人图书馆。

  后来发现,我们的读者,这些学生会慢慢长大,会毕业离开学校。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经过多年奋斗考上了大学。因此,我们想到提供一种后续服务,告诉他们大学该怎么上,给他们提供一种新式的大学教育。

  长江商报:你认为什么是新式的大学教育?

  李英强:比如说现在一个学生,他考上了武大,这很好。但是他未必知道怎么上好他的大学。我们想通过一种启发,告诉他们不要浪费大好的四年光阴,这段时间可以读书或者思考。这也是我们一直倡导的读书生活、思考习惯。

  另外,大学里分了很多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课程。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专业的课程自己未必感兴趣。现阶段一些网上课程又很零碎,不同于大学体系的专业教育。怎样才能帮助大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将来有用的课程知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

  长江商报:所以你搞了这个暑期培训班?

  李英强:立人大学的开幕式上我讲过一句话,这个暑期培训班只是一个序言。我们希望参加这次暑期培训班的学生,还有那些没有来、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我们的学生能够思考,“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我希望他们最终能拥有一颗开放的头脑,知道自己和世界会有无数种可能,每一个人要做的,是找到一种方式打开它。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式是阅读。阅读要通过怎样的路径?书应该怎么读?于是我们请来了老师提点他们。

  离开北京,回归乡村

  长江商报:为什么会选择在青石镇办大学?

  李英强:于公于私的原因都有。把第一期活动地点选在青石,一方面,我自己是青石人,开学前一个月,我女儿刚好出生了,我特别忙,只能就近。另一方面,图书馆已经跟青石中学合作很长时间,他们特别支持,在校舍、场地方面沟通起来很方便。

  长江商报:放弃在城市待遇相对优厚的工作和事业,回归简陋偏僻的乡村,一般人很难下这样的决心,你的家人赞成你的决定么?

  李英强: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回到乡村的,是我爱人。她也从农村出来,在北京工作几年后发现,每天都很忙、很累,却又很难想到做的哪些事情有意义。于是,我们决定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回来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我们没想要孩子,我觉得在乡村生活成本不高。如果那时候我的女儿出生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立人图书馆和立人大学了(笑)。

  长江商报:那你现在的收入来源是什么?立人图书馆总干事的工资?

  李英强:我跟妻子从没在立人图书馆支出工资,这是个公益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小额募捐,我们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半义务性质,大部分人每月只能拿到千把块钱,只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费主要靠朋友定向赞助。我觉得我们做的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值得支持的。

  长江商报:为什么给大学起名叫立人?

  李英强:最基本的解释是孔子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过另一个出处是鲁迅在一百年前说的“角逐列国事物,其首在立人,人立则凡事举”。

  老师自费来上课,学生个个会思考

  长江商报:立人大学开设了哪些课程?讲课老师的阵容很强大,比如刘瑜、秋风、熊培云等等,这些老师是怎么请来的?

  李英强:说起来其实很容易。这些人都是我的朋友,有些是朋友的朋友。之前大家谈过这件事情,他们也都认同民间教育改革的探索,所以愿意出力来参与,给学生们讲几堂课。和普通大学不一样,立人的老师都是自费前来,没有任何报酬。

  我们以后也会这么干。可能以后会有人愿意赞助老师们的讲课费,但我还是希望立人的老师能够自费一部分。因为花钱请人上课和自掏腰包要来上课,课的质量和效果肯定不一样。

  长江商报:你们选择老师有没有什么标准?

  李英强:以在大学教书的中青年学者为主。之前设置了三个门槛,首先是正儿八经读过博士,或者高校的副教授。教授就算了,因为他们可能比较忙,而我们希望他们是真实参与,不是挂名。另外我们希望他们能自费,每年参加至少一次活动。最后,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学者优先。

  长江商报:第一期立人大学的学院一共80人,据说当时报名人数远不止这个数字,你们在学员的选择上又是什么标准?

  李英强:我们在招收学员的时候并没有做推广,只是公布在微博和豆瓣小组上,应该说,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就是对立人比较关注、认同我们教育探索的“有缘人”。

  每一个学员进来之前都要填一份报名表,其中有三个问题是我比较看重的:对这次活动有什么期待?为什么参加立人大学的活动?为什么觉得自己会被录取?我希望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有人说来参加立人大学是为了看到刘瑜,那就不会被通过,因为刘瑜不是明星,不要浪费其他人的报名机会。

  还有一种人我们会优先考虑录取,那就是偏远地区的学生,或者在二三流大学甚至不入流大学读书的学生。如果他们恰巧读过这些学者的书并且有自己的思考,我们非常欢迎。相反,人大、中大、中国政法大学这类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我们会先把他们放一放,因为他们在学校得到这类机会可能更多一些。

  长江商报:这些学生的素质怎么样?

  李英强:这些学生在立人大学期间表现的非常活跃,这种活跃可以说在任何一所大学都很难看到。还有一些人读书很多,思考深入。现在我还能说出来名字的还有好多个。比如一个叫谭威的男生,他在江西一所不怎么起眼的大学,他读过很多书,有哲学,有经济学,其中有些书可能很多老师,甚至老师的老师都没看过。通过这些书,他已经建立起了对社会一定的理解,在后来我们的分组讨论中,他很快在小组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威。

  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说我做的很少,基本上每天我只是过去看一看,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机会,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和自由的平台,希望他们利用这个平台为自己15天的生活做一个计划和安排。他们很快就行动起来,组织了很多很多的活动,比如读诗会、看电影小组、出国党、话剧社……

  教育的成功,就是一批好老师认真教出了好学生

  长江商报:立人大学都设置了哪些课程?课程安排是怎样的?

  李英强:我们请到的学者多半是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也以政治、经济、社会为主。除了听课,我们还空出很多时间,留给学生课下小范围与老师交流。还有一门重要的课程是社会调查。原本邀请清华大学郭于华老师来讲怎么做田野调查和问卷分析,但郭老师临时有事来不了,所以这门课就没开。但学生们还是做了调查,而且效果非常好。学生自己找选题,然后找人入伙,调查的问题五花八门,如乡村的小额信贷,青石的餐饮为什么看齐上海餐厅。其中最大的一个组10个人,他们调研的题目是乡村艺术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出路。这个组还没有解散,他们在网上联系,准备成立一个美育基金,每人每个月出十块钱,同时在社会上做一些募捐,拍卖自己的二手物品,以支持乡村的艺术教育。

  他们已经从一次调研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长江商报:你在立人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提到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西南联大,在广阔的田野和简陋的校舍中追求真正的大学教育,现在立大的这种模式是否在追求西南联大的路子?

  李英强:我用西南联大的例子,其实更多的是想激发大家内在的热情,因为人在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的时候效果是不一样的。西南联大在历史上是很好的参照,他们在物质上困顿,但在教育上非常成功。我的理解是,它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批好的老师,认真教出了一批愿意探索真理、探索生活各种可能性的学生。

  从立人暑期学校来看,不能说实现了这种成功。我们的办学方式恐怕也不是西南联大那种做法,毕竟时代不一样了,知识的获取也发生了变化。未来立人大学的常态化运作方面肯定是有创新的空间,但我们希望本质的精神是相通的。

  长江商报:要办一所大学,存在太多的实际问题。比如资金和工作人员,你们怎么解决?

  李英强:资金可以分散解决。老师自带干粮嘛,学生也是自出路费(笑)。所以把问题分解,每个人对自己负责,这是最靠谱的方法。

  每位学生交200元学费,用这笔钱设立了一个奖助学金。我们设立5个综合奖学金,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每人600元,为偏远地区或者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提供了15个助学金,优秀的调研小组和好的读书报告也各有奖励,这些钱基本上把收的学费都花出去了。还有一些溢出部分,我们通过淘宝推出了奖助学金拍卖,收到一些捐赠。

  工作人员都是义工,一共20来个,有些是立人图书馆的义工,也有部分报名的学员。暑期学校不需要什么机构,我们临时成立了一个组委会,也都是义工们参与。我们希望立人大学常态化,但工作人员还是会通过这种方式招募。我相信只要做的事情足够有意思,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义工。

  中国一定能办一流大学

  长江商报:你希望立人大学将来办成什么样子?

  李英强:今天我们看到的立人大学可能更像草台戏班,唱完了就走人,有很多的临时性。未来常规化的立人大学所需要的资源要多得多,比如我们想办一个立人大学的网站,那就需要有人投资,拿钱出来买空间,做内容、请人维护……至于办一个真正实体化的大学,那差得更远了。但我的方式是,先做了再说,做起来了就有人知道了,需要钱的时候也许就有了。比如有人看了你们的报道,他也想办民间大学,愿意掏钱把这事而做了也说不定(笑)。

  立人大学是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大学,不是靠立人这块牌子吸引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好老师,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正在形成,比如刘瑜、秋风这些学者来了,他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以后可能也会加入。我觉得将来我们一定能吸引到那些有眼光的慈善家和企业家。

  也许未来立人大学真的办起来了,也未必是因为某个大佬出了一大笔钱,还可能是很多人共同出资。我们先把图书馆盖起来,再把教学楼盖起来……

  长江商报:南方科大当初创办时,被誉为教育改革路上的孤独舞者,而且刚开始它也确实做出了很多“离经叛道”的事,比如不高考就上大学,比如引入一流师资探索培养创新性人才,但是最终因为行政化的过多介入被媒体称为“南科一梦”,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立人大学未来会不会也遭遇到这些压力?

  李英强:我们的目标不是跟北大清华PK,不是说要跟现有的大学对着干。其实我们做的事情特别小,就是有些人愿意教,有些人愿意学,仅此而已。我们没有什么宏伟的目标,不是给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只是为一些想要读书的人提供另外一种可能。我们希望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教育的可能性。

  长江商报:真正的大学教育有哪些内涵?

  李英强:真正的大学教育指向“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我们做的是一种探索,抛砖引玉,将来也许不是立人做成了什么,而是我们做的这个探索,促成别人做成了什么。说不定一些大佬看到我们这群什么都没有的人能办民间大学,他们也来办,这件事情就成了(笑)。将来可能没有立人大学,还有树人大学。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