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家史班”开学啦 第一堂课的老师是素素!

  文/记者 赖莹 图/记者 于晓艳

  “如果不是这个家史班,我们哪有机会听素素老师讲这么多写作‘秘籍’?”“知名作家就是不一样,讲起写作方法和思路,真是又通俗又简要。”“我一个劲儿地记笔记,回家得再好好看看,多复习几遍才行。”……上周五9时,在天津街盛文北方图书城里举行了一场简单又隆重的特别的“开学典礼”,经过精心筹备,由大连新闻传媒集团主办、本报承办的“老友家史班”正式开学,一位重磅嘉宾同时也是第一堂课的主讲老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主席素素莅临典礼。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素素做了题为《写家史就是写历史》的授课,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认可。

  

  

  在讲到家史写作中思想和境界的高度时,素素说:“家史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史与事,必须真实。”好家史的标准是什么?素素认为,一部好家史,可以成为经典,传播半径大,流传时间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写家史

  是要给孩子们一个传承 知道“根”在哪里

  为什么要开设“老友家史班”?活动的发起者、大连新闻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私人史是城市史乃至大历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家族及家庭成员来说,每一部家史,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传承,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要报名参加“老友家史班”,老友们各有各的想法。老友蔡胜利是本报的热心读者,经常给本报的“一周笔会”等栏目投稿,在得知要开设家史班后,他特别兴奋,第一时间报了名。“我早就想把自己的家史、厂史系统性地写出来,留给友人和后人,让友人留下回忆,让家风得到传承,特别是要让后代记住我们的‘根’在哪里。虽然想法一直都有,但总不知从何处下笔,提笔几次都没进行下去。这下好了,有了家史班,真是‘天赐良机’,我肯定不能错过。”

  老友李媛则表示:“我之前学习过家史的写作,这次是抱着提高的目的来的,而且我很喜欢面对面交流的上课方式,我相信通过16堂课的学习,我一定会有极大的收获。”

  65岁的老友董德臻家在普兰店,每次上课都需要奔波很长时间,对此他毫不在意:“我对家史写作很有兴趣,而且也想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一下自己的退休生活,有那么多好老师给我们上课,多远的奔波都是值得的。”

  在家史班中还有几位特别的老友,他们是本报老友摄影群的成员,经常参加本报组织的摄影采风活动,得知家史班要推出,他们也踊跃报了名。“你们的摄影采风活动每次都做得特别好,这个家史班肯定也不会差,我们都想参与一下,既能学习写作,还能交到新朋友,何乐而不为?”

  “名师”授课

  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写作思维和能力

  为了给老友们提供一个既丰富又高效的家史写作体系,活动的组织团队对老友家史班的老师选择和课程设置可谓百般思量千般设计,最终确定了由16位老师以16堂课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回答“家史是什么、家史应呈现什么、家史如何完成”三个核心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目前音频、视频的广泛应用,家史班的课程特别安排了教授如何使用音频、视频做家史纪录的内容,让老友们在传统写作的基础上,增加“新武器”、学习新技能,让家史的记录更加丰富且易于操作。

  老友家史班的老师阵容可谓强大,他们中既有素素这样全国知名的作家,也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极为精通的学者,还有几位老师分别是摄影、摄像、文字编辑等方面的资深从业者,能把这些各个领域的专家汇集到一个课程里实属不易,由此可见,老友家史班含金量十足,相信每一位学员经过16堂课的学习,都会大有收获。

  讲师简介

  素素,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顾问、大连市作家协会主席、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大连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获辽宁省首届“最佳写书人”奖、“辽宁省第四届优秀青年作家奖”等。其散文《佛眼》获中国作协“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散文集《独语东北》获“中国作协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已出版《佛眼》《旅顺口往事》等十多部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