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经济” 无须热捧

  前两日东北一场大雪过后,“雪地代写字”订单暴涨,很多店主两天就接了几十单。大多数店主表示,做这个并不是为了挣多少钱,“主要是好玩”。(《北京青年报》11月20日报道)

  “雪地代写”是前几年出现的,从最早的按平方米大小算钱,到如今的按字算钱,平均一个订单都不过几块钱。“雪地代写”是各类“代经济”“代消费”的鲜明体现。在“雪地代写”走红后,南方网友也非常迅速地推出了“帮北方朋友体验冬天穿短袖的”的“代穿短袖”服务。“代经济”的兴起是另类网络与实体消费的互动,其主体群体大多为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在注重实体消费的同时,更关注个性化的体验表达。从“雪地代写”到“代穿短袖”,体现了年轻的消费群体丰富的生活情景表达,玩味十足的娱乐情趣。

  从某种角度来讲,“代经济”也是消费的升级版,是对消费创意的深度挖掘,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天涯变咫尺,公共社交和交易不再有障碍,角色替代消费变得简单了。但“代经济”的急剧扩张,容易滑入“娱乐无极限”的渊薮,弄巧成拙而为“恶搞”提供了现实的土壤,进而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

  作为新鲜事物的“代经济”,我们需要更多的包容度,必要的社会引导和规范也不可或缺。例如,电商平台上出现的“代骂人”等有悖公序良俗、触犯法律红线的“代经济”,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等闲视之。

  满足新奇之后,或许“雪地代写”不再刺激与好玩,又会有新的“代经济”在消费创意的驱动下粉墨登场。但我们也应看到,真实的生活体验不可一“代”了之,切不可过度依赖“代经济”而迷失了真实的生活体验与感悟。□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