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报翔常委: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
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
——何报翔常委代表民革中央的发言
今年6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加快消除城镇大班额,逐步降低班额标准,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7月份,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意见,要求到2020年底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基本消除现有56人以上大班额,全国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当前,大班额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截至2018年底,全国56人以上大班额还有265万个,个别学校个别班级人数甚至达到80人,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上限标准。
大班额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和社会人口流动与变化的问题。一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不均衡。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采取的示范带动策略,使得教育资金、教学设备、优质师资和生源集中向名校汇集,学校之间逐渐出现了“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格局。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又“迫使”家长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名校,于是“掐尖生”、“特长生”、“条子生”、“关系户”愈演愈烈,导致名校的平均班额越来越大,而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差校往往生源不足甚至短缺。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需求。城镇化带来乡村、近郊学生向乡镇和城区快速集中,而教育资源的城乡分布并没有与人口的城乡分布同步变化,其结果是乡镇和城区学校在校生大规模增长,从而导致大班额出现,农村学校却生源不足。
大班额现象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一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影响学生健康发育;三是增加学生安全隐患;四是为教育腐败提供了空间。当前,多地解决大班额问题往往采取学校扩建的方式,扩建的后果又使得这些学校由“大班额”转变成了“超大校”,其结果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应从教育资源配置的改进上入手。为此建议:
一、 落实《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设置的法定要求。地方政府要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演进趋势,统筹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和老城区改造配套学校建设,确保学位供给。
二、 在城市实行大学区管理,稳妥推进“指标生”政策。以强校整合周边弱校的方式成立大学区,在大学区内对现有学校实施集团化、连锁化管理,统一管理学区内的师资和各种教育资源,并在城区内推行“指标生”政策,将优质高中指标计划按一定比例分配到不同初中。通过名校的引领带动和指标向弱校倾斜政策,形成一个教育资源组合体和优质教学模式系统,打造灵活、优质、高效、规范的办学体系,实现学区内所有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共享、互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减少教育腐败的寻租空间,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
三、 在乡(镇)推行中心校和村小一体化管理。由中心校统筹乡(镇)教育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重点是师资调配和已有教育资源重组,通过推行“走课”即优秀教师到薄弱校兼课制度和信息化教学等方式,促进乡(镇)与村小教学水平、教育管理的同步提升。
四、 强化对大班额问题的监管。一是要监管大学区、一体化管理和“指标生”措施等的落实情况;二是监管大班额产生的原因,对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大班额问题,要追究当地教育部门有关领导的责任。
五、 继续实施“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更艰巨、更复杂,所需时间更长,教育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必须长期坚持。只有教育资源的配置真正均衡了,大班额现象才会得到解决。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民革中央副主席、湖南省主委,湖南省副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