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

  近年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口,以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为重点,以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为关键,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途径,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一是大力加强专业群和新专业、品牌特色专业等重点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学院现有初等教育、学前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等4个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二是加强专业群建设。目前,已确定了14个院级重点发展专业,初步形成了自治区级、院级重点专业建设群。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了课程建设。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构建了课程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考试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加强公共课和超市课的改革和管理;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培训、网站建设和年度检查、评估,基本形成了自治区级、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2008年评出院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门。

  三是积极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2008年高校重点进行了学分制教学改革,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制定了符合学院特点的学分制教学方案,审核通过了40多个专业的学分制教学计划。以学分制教学改革方案为依据,完成了学分制改革工作的配套改革方案,制定并颁布了《学分制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的意见》及《学分制选课管理细则》等相关教学管理文件。组织教学部门及教师、学生认真学习学分制教学改革方案及相关管理规定,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选课,为各项学分制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是始终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聘任、培养、考核相结合,不断完善用人机制。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出台优惠政策引进人才。面向全国招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和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2008年引进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1名,专业带头人和企业、行业能工巧匠人数也有所增加。二是在抓好人才引进的同时,积极培养在职教师。中青年教师培训提高工作今年已全面铺开,将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实施专业带头人制度,着力培养一批基础理论功底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为进一步造就一支“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室实践锻炼计划,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三是以考核促进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制定了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从师德师风、辅导员及管理工作、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公开课、观摩课、实践课、教学质量、指导学生、论文发表或获奖、科研成果、带徒讲学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估,从而建立起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体系。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开展了以塑造职业教育专家、学科(专业)带头人为目标的“名师工程”,表彰在教学第一线涌现出的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职业技能强的教师,强化“名师”意识,增强“名师”效应,发挥“名师”的引导示范作用。目前,我院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专任教师为基础,兼职教师为延伸,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格局。

  五是大力加强产学研结合。科研是实现产学研结合良性循环的纽带和桥梁。学院科研工作已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局面,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修订、完善了《科研项目管理条例》、《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聘请具有高级职称并在专业领域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区内有关专家组成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在课题评审、学术评价、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奖励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组织申报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野生百里香驯化与应用”、“高等职业教育与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研究”、“呼和浩特―民族友好往来的驿站”等5项获得了自治区教育厅立项;“工业气体爆炸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验”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课题,在全院06级、07级普通专科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实验,近40名人员参与实验研究,2000多名学生接受了“核心能力训练”“凝乳酶提取工艺生产型研究”作为呼市科技局重点项目已获审批。

  在加强科研管理、积极研发科研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技术服务能力。与托县升华拜克公司、内蒙古航天科技发展公司等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实训与科研关系,为企业开发产品,解决技术难题,部分项目纪检取得成果。

  (责任编辑 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