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健康教育 让"健康第一"成为教育界共识

  近日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93.54%,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6.56%;高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91.62%,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4.20%。2019年底,云南省率先将中考体育分值提到了100分,与语数外等主科等值。应当说,重视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在我国已凝聚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广泛共识。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现实中,开不齐体育课、挤占体育课成了个别学校的常态;一些地方的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质量不高、形同虚设;中考体育存在“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在升学压力下,学校体育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视力不良和体质健康水平依然是我国学生身体素质的短板。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很多学生面临过重的课业负担、运动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在减负增效上下功夫。在去年举行的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提出将以“一增一减一保障”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即增加体育课、课外锻炼和健康教育;减轻中小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加强制度保障及师资、场馆设施等条件保障,这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指明了方向。

  学校体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应努力在以下方面发力。一是积极发挥评价作用,把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纳入考试制度改革、纳入督导评价内容。二是做好保障,开齐开足体育课、配齐配足体育教师、按照标准配备体育场馆设施,同时落实好校方责任险等制度。三是改进体育教学,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是通过体育等手段,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