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学有一门课需看天吃饭 老师天天祈祷出太阳

  在小学科学课中

  需要特定天气的还有不少

  杭州行知小学的科学老师张子蔚说,按照进度,“热水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在11月中旬就结束了。就是因为前段时间天气不好,一直无法实验,学生们心里痒痒的。为了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宁愿把这门课一直延后,也要等到一个大太阳的好天气。

  张老师说,太阳能热水器相当于是一个光热转换器,是对聚光和保温两个知识点的应用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很多问题,比如什么颜色更能吸收光热,能不能用放大镜,太阳照射的角度会不会对实验产生影响等等。

  “其实不止这一课,小学科学课中有很多内容要看天气脸色的。”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的科学老师袁发苗记者报料。甚至有科学老师戏称,这是一门“看天吃饭”的课。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就有“种子发芽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等内容,也要在太阳下进行。又比如,第三单元讲到“土地的侵蚀”,实验也必须在户外进行,要在晴天模拟下雨的场景,观察土地受雨水侵蚀的过程。

  求是星洲小学的陆文龙老师说,除了五年级,四年级部分科学课也对天气有要求。其中有个单元讲天气的,要观察各种云的形态,包括积云、层云等等,也必须是晴或多云的天气。

  拱宸桥小学科学老师孙豫说:“按照正常进度,六年级科学课现在应该上到《生物的多样性》,但冬天生长的植物有限,所以我一般会把这个单元提前到9月份开学的时候上。那时候植物生长茂盛,方便学生观察和收集资料。”不然等到12月,满地落叶,草木枯黄,就只能靠想象了。而收集数据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万万没想到,看天吃饭的不是体育课,而是科学课。所以,拜托太阳快点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