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幼小衔接问题
有一个段子,说的是关于教育中的抢跑现象:“幼儿园学习的是小学的知识,小学学的是中学的知识,大学学的是幼儿园的知识。并吐槽有的大学生,常被别人提醒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废纸,认真遵守交通规则等等,这不是幼儿园就该懂得的吗?”虽些夸大其词,但反映出的抢跑现象的确存在。
2020年9月7日至10月7日,教育部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并且将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幼儿园办学。它将有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并确保幼小衔接科学、有序推进,让我们科学认识幼小衔接,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许多家长为了孩子早日成才,在幼儿园时,就教孩子学习算术、写字,提前掌握小学知识技能。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学前班就开设识字拼音书写算术课程,并宣称如此幼小衔接,能为孩子上小学后打下良好基础。真是这样吗?
到了一年级,也许孩子的确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它可能导致孩子在小学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认为老师在重复教学,产生厌学情绪。这样“抢跑”式的幼小衔接,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甚至是揠苗助长。
所谓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如处理不好,会对幼儿今后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科学的幼小衔接核心是幼儿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转化角色,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在幼儿学前班下学期,要开始做好幼小衔接。在思维方式上,要指导幼儿发展逻辑抽象思维,比如数字的概念,举个例:3既可以表示3块大白兔奶糖,也可以表示3袋大白兔奶糖,还可以表示3箱大白兔奶糖等。同时要培养幼儿的三维空间观念等。
学习习惯培养方面,要规范幼儿的握笔姿势、坐姿、用眼卫生等;现在的幼儿,大多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主动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玩游戏。要通过技术和约定,强化规则意识,严格限制幼儿使用手机的时间次数。比如画画要告别随手涂鸦,逐步按家长或老师的要求,交作业,为上小学适应各个规则打好基础。
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接触的人也多了,要教育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待人接物方法。比如,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喊报告,见到老师、校长要问好。上课时间增加,同学间的交流变少了,而对知识能力要求更高,成绩不好可能要受到别人的轻视或嘲笑,影响社会交往,但是要在孩子形成良好交际习惯基础上,强调学习成绩重要性。(张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