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未来教育提前检阅——北京王府学校移动教学应对疫情的尝试

2月17日,北京市中小学线上教学正式开始。一周时间过去,王府学校线上教学开展得有条不紊,不但学生能够迅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同时还收获了家长的广泛认可,更有老师直言线上教学有面授不具备的优势。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已经成为学校信息化教育的试金石。大浪淘沙之下,王府学校凭借什么迎接这次未来教育的挑战?

■ 10年移动学习,打造今日课堂

移动学习就是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这恰恰符合本次疫情中需要开展线上教学的情况。

从学习场景来讲,自开展移动学习之后,王府学生的学习场景就不仅仅是课堂,还会发生在图书馆、自习室、宿舍,同学们已经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意识。

与此同时,学生对于移动设备非常熟悉,能够熟练利用Black Board上传课后作业、下载课件,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非常多元,除了课堂、教材,可汗学院也是他们经常使用的网站。

从教师对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来看,王府学校设有信息化教学小组,定期组织老师教研,并分享线上教学软件。在日常授课中,王府教师也会应用课堂管理软件、线上测试软件辅助教学,一些老师还会用APP模拟实验。因此,运用线上平台教学,对他们来讲没有太大难度。王府师生对于线上学习这种模式十分熟悉,是这次线上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


■ 信息技术是远程授课的保障

传统教学讲究“口传心授”。线上教学想要实现“口传心授”,避免远程教学所产生的延迟、卡顿以及因技术问题浪费课堂时间,就要有强大的技术保障。

北京王府学校的信息支持团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月26日,北京市教委宣布延迟开学,王府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第一时间开始筹备线上教学相关事项,在开学前完成多款线上直播软件测试。

教学过程中,信息中心在每个学部配备专人负责技术问题,高中部还组织20余位精通线上教学的教师,成立线上志愿者团队,保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任何技术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技术究竟在教学中承担怎样的作用,每个老师有不同的体会。一些老师将线上教学视为特殊情况的替代,而另一些老师已经对线上教学优势欲罢不能。


■ 线上教学与“去线上化”探索

尽管线上教学进展顺利,但是更多师生和家长还是期待着传统课堂的回归。但无论如何,这次大规模的线上教学,都为老师和学校带来更多教学实践与思考。

在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同时,有的老师提出教学也要“去线上化”。所谓“去线上化”是指,不能因为线上教学就忽视学习环境、课堂管理在学习中的作用,传统课堂的一些做法需要在线上延续。

在这一点上,王府学校每节线上课除了授课老师讲解,还会安排教导老师进班,辅助老师管理出勤和课堂纪律。

线上授课也给一些课程带来了挑战,但老师们八仙过海尽显应对之策。 音乐老师将镜头对准钢琴按键,直播指法,体育老师发起线上运动打卡接龙,心理老师直接公布自己电话,欢迎同学们一起聊聊天……

家长是线上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自疫情开始以后,王府学校就非常重视信息公开,通过校长来信、调查问卷、老师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家长需求,并对这些需求及时响应。

对于王府师生来讲,疫情虽然突然,但线上教学并不突然。

自2010年起,在王广发校长带领下王府学校正式开展移动教学工作。此后,王府师生连续七次登上联合国巴黎移动学习周分享经验。2018年,王府学校成功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动教学最佳案例,其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撰写并出版移动学习白皮书。

这些,都为此次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是对未来教育模式的探索。

正如王广发校长所说:“加强信息化教学,既是对教育事业的集体考验,更是对未来教育的提前检阅。”(甄晓燕)

图为:2019年王广发校长和王府同学一同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移动学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