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从“因材施教”到“因脑施教”
导读:
脑科学为教育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脑科学中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依据和指引。父母在施教过程中,应该懂得脑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家庭教育更为科学有效。
用各种感官全面认识世界,孩子会拥有比较好的智力基础
如果一个孩子从幼年阶段开始,能够通过各种感官来全面接触世界、理解世界,那么其在大脑中建立起来的神经回路会非常丰富,被调动的神经元也会更多;如果孩子有多种机会不断重复和深化这些学习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神经回路、神经突触和神经系统就会呈现出一种稳定的状态,那些不被使用的、孤立的神经元则会相对较少。从生理学角度看,这样的孩子会拥有较好的智力基础。
智力不仅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更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为其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让他的五种感官充分认识世界、充分体验生活,为他提供充裕的生活保障,促进他的身体发育,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若孩子的大脑能够按照生长发育规律达到充分的发展,生长出丰富的突触,且在与外界的良性互动中,让尽可能多的突触都发挥作用,他的智力就有可能达到良好的发展。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孩子有八种智能,每一种智能都是在相关器官的生理潜力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每一次的“学习”过程都会牵扯到一定数量的神经元系统。外部的反复强化会内化神经回路,让其成为稳定的结构;内部的改变又会影响孩子接受外部信息的方式。这种互相促进建立起来的一个个神经回路,就构成了一个人智能的生理基础。
而这些回路上的一个个“节点”,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知识。在孩子的大脑神经回路尚处在比较混沌的状态时,外界给他创建的神经回路,让其建立起的“神经元地图”,直接关系到他将会形成什么样的智能基础。
每个人的学习都要从“头”开始,学习的生理结果实际上是脑神经的连接发生了变化。由此看来,学习就是塑造大脑的过程。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改变大脑。
从爱因斯坦身上我们得到两个教训:
第一,聪明程度跟脑子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跟神经连接的密度和方式有关。爱因斯坦的大脑只有1230克,而按照身高体重的比率来算,应该是1350克才正常。
第二,一个人不可能什么能力都突出。大脑就像一块饼,空间能力切得多了,语言能力就少了,就如爱因斯坦空间能力相当好,但他是语言迟缓者,三岁叫妈妈,五岁才会说话。学习是一个信息传递与信息重构的过程,如果学习过程能够真正成为数据产生的过程,那么大脑就可以越用越聪明。
- 学习要主动才有用,因为只有主动的学习才会改变脑神经的连接;
- 童年的阴影会影响孩子大脑功能的发展,例如受虐儿的脑神经会萎缩,记忆力也会受到影响;
- 适当的剧烈运动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 数学能力和阅读量直接有关;
- 每天自由阅读半小时的孩子学业成绩优秀;
- 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可能会使孩子犯困……
这些教育过程中的“知识点”背后都有脑科学的原理,聪明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
给孩子营造比较丰富的语言环境
在孩子成长的婴幼儿时期,不同家庭给予孩子的成长环境千差万别。有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身心成长,每天都坚持抽出一段时间来陪伴孩子,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努力为孩子营造比较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孩子能够借助语言来认识大千世界;也有的家长缺乏这样的意识,平时在单位里忙于工作,回到家之后沉迷于手机游戏或视频,对孩子不管不问,将孩子的抚养事项全部交由祖辈承担,自己做“甩手掌柜”。而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会将重点放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方面,对孩子的精神世界、语言的训练和拓展明显关注不够。
众多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语言环境能够影响其日后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在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众多因素中,语言基础薄弱是孩子在学习上遭遇困难甚至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有20%~30%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听不懂教师所组织的课堂对话,他们所掌握的语言达不到学校教育的要求。语言基础的不一致也会导致孩子在学习上的障碍。同样一句话,不同地域的人的语言表达是不同的。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日益增多,这种语言上的障碍对学习的影响会越来越凸显。如果再加上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人在文化素养方面的不协调,孩子的学习困难就会更大。
孩子在上幼儿园期间,如果语言上存在障碍,有时是难以发现的。因为幼儿园的活动并非全需要孩子具备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孩子可能听不懂老师或者其他同学所说的话,但在大家一起游戏的过程中,或者在玩自己喜爱的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这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孩子在语言发展方面的缺陷。但当进入小学后,在语言方面存在障碍的孩子的问题就会大量地显现出来,尤其是当老师要求孩子们阅读书本或者阅读相关资料回答问题的时候。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正在阅读的文字所描述的现象或者信息是自己了解的,能够看懂文字背后承载的思想,我们就会对这些文字产生兴趣,从而继续阅读下去;反过来,如果所读的文字晦涩难懂,自己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就会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是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重要字词和句法比较熟悉,这有助于我们明了文章的意思;二是弄懂文章的意思,只有这样才会对该文章产生兴趣。
阅读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孩子在读其中的某个词或者句子的时候,就是通过视觉等途径给大脑输入一个或者一串信息,从而唤醒大脑中已有的神经回路,来帮助自己识别或者记忆这些字词或者句子。如果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经常唤醒自己已有的记忆,就会越发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而这种感觉会促使他更加喜欢阅读,更加愿意从阅读中寻找乐趣。一些养成了读书习惯的孩子,总会千方百计地去找新的书籍来阅读,原因就在于此。
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语言类学科教师的事情,家长可以不负责任。事实上,父母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次交谈和每一份互动都直接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父母应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为其日后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的开发打下基础。
不要迷信“神经神话”
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关于大脑发展的说法,其中不乏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流言,这些流言被称为“神经神话”(神经科学谬误)。为了争夺眼球,一些媒体常常简化、夸大,甚至过度解释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却在报道时省略了必要的研究说明以及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如此很容易导致“神经神话”的产生与流传。
“输在起跑线上”“3岁定终身”等说法是典型的“神经神话”。在上述“关键期”假说中,大脑及其功能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将会对相应的认知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于是,家长们拼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希望孩子至少在“起跑线”上不落后于别人。
但是,近些年来神经科学的研究却发现,尽管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大脑对某些刺激比较敏感,但并非像“关键期”假说所假设的那样,错过了“关键期”,相应的认知功能就无法得到正常的发展,只不过在这段时期大脑对某些刺激会比较敏感。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一直处在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会不停地因外界需求而改变神经网络连接。“人生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听莫扎特音乐,提高儿童智力”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神经神话”。在媒体的大量报道与非专业领域中,人们将这一研究解释为学习莫扎特音乐可以提高智力,或者学习莫扎特音乐能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这来自神经科学家罗切尔等人的研究“莫扎特效应”,其研究成果发布后,许多人对此进行了重复研究,但是大多数实验没有证明其效果。
其实“莫扎特效应”所证明的是:当大脑的某些区域处于理想状态时,可以暂时性地、小幅度地提高完成任务的水平。儿童的大脑是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发育成熟的,各种类型的音乐,不管是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都能对大脑产生刺激。众多说法将音乐提高空间推理能力的研究拓展开来,引申到学生的一般学习能力与智力中,过分夸大了这一研究结果。但由于它切合了社会与家长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热切关注,因此较为广泛地流传开来。
2010年1月,日本神经科学学会发表声明,敦促研究者注意研究成果的发表方式。其内容主要是“防止关于大脑的不正确或者夸张解释的信息的传播,从而防止神经神话的产生”。
大脑是一个整合的、互动的神经网络,其两个半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因而,“关闭左脑”而“开发右脑”,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不是真实情况下大脑的运作方式。值得说明的是,即使大脑真正遵从简单的左右脑分工的原则,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开发右脑的产品和方案是否能够真正地开发右脑,仍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
家庭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父母应掌握脑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因“脑”施教,避免走入家庭教育的误区;同时,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家庭氛围,探索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
本文来源|本文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5月刊第1期,原标题《家庭教育要遵循脑科学的规律》
作者|王大龙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