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实践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常常被戏称“满堂灌”,这种模式下,便于教师掌控教学的全局,使整体的课堂和教学有一个合理客观的时间安排、课程安排。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在多数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在如此的安排下,教师可以控制好整体的教学流程,备课中不用过于强调预设生成。当然,从一个侧面讲,他会严格限制学生开放的思维,比如新教学模块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可能是“批量生产”的思维,而如此的思维方式,是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相背离的。因而,新课标的要求,并不是老师不能“讲”,关键是让老师讲得精彩,讲得恰如其分,讲得调动思维。传统教法以牺牲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代价的“讲”是不合乎新课改精神的。再如旧课标过于追求多媒体教学,实际操作中,课堂效果虚化、内容空洞;自由讨论环节,问题泛滥、流于形式。这些题均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而语文课就应该落实其学科教学的本质,即新课标下的语文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节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育人为目的,承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审美情操的培养,思辨能力的提升等多种功能。于此种感受,故提出三“转变”一“升华”:

  

  一、“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观念转变

  教育如果有归宿,那落脚点应该是生活。人生就是一门课,和学生一起探究这门课,一起在人生路上活出味道,活出自信的自我。

  改变以往急功近利的教学状态,寻求最真诚、最欢乐、也最有意义的课堂。少一些居高临下的权威式的“命令任务”,多一点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少一些面红耳赤的批评指责,多一点耐心的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综合性的评价和内容。

  换一种评价方式,就多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对于优秀学生的有思想、有创新的答案,要给予激励与肯定,发挥他们的潜能,促成他们优秀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发展。

  此外,作为“教育”,立德树人是根本,他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铭记这一朴素而伟大的真理,恪守“四有教师”的教育格言;秉承学校“卓雅教育”的文化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准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传统死板”转向“愤启悱发”——教师转变

  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应试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我们应大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能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脱节。要与学生的学法挂钩,与学习内容挂钩,与学习效果挂钩。“方法”、“手段”和“技术”的运用都应从实际出发,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课改就是用多媒体上课,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表演,演课本剧、演小品,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老师只是坐在旁边做免费观众。

  

  三、“知识本位”到“核心素养”——学法转变

  教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应该认识到学法指导不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课堂教学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我认为,在进行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不必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必把课文变成剧本来让学生去表演,也不能错误地认为课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动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教法和教具的选用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看看能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校本的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比如,在《李凭箜篌引》设置问题“我们为该场演唱会设计宣传,你有哪些创意,请描述一下?”考量学生的概括创造能力;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你最欣赏哪个人物,并说明原因?”考查观察和写作的能力;“《涉江采芙蓉》如果换成电影镜头,你希望如何安排?”。我们的语文课堂只有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能为课堂找到生命的源动力。

  

  四、“知识传授”到“人文精神”——价值升华

  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引领学生读书,读好书是落实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为学生奠定文化内涵、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

  虽说这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但它更需要我们坚守信念,树立信心,并做好合理、有效的读书培养计划。根据学校学生的情况,要求高一、高二学生每月读两本书,并定期督促检查,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读书过程中,指导学生读经典名著,并指导怎样写读书笔记,怎样写随笔感悟。总之借用一切机会渲染读书的作用和价值。读书是每一天养成的习惯,在读书中去理解平凡的生活,寻求完善的自我。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希望学生都能走向高贵,走向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器”和“道”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不是历史、不是政治,语文有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以器求道为语文教学重要指引。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永葆人文精神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