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乐清人,曾当过两所知名大学的校长!

  这段时间,不少人的朋友圈再度被屠呦呦刷屏。作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今年入选英国BBC电视台“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

  当我们感动于屠呦呦为世界带来了全新的抗疟药、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的时候,作为温州人,不能忘记我们曾有一位名叫洪式闾的乡贤,他被誉为我国血吸虫、疟疾等人体寄生虫病学开拓者。

  近代以来,温州人在数学、医学等以西方现代学科范式构建的领域里取得骄人的成绩,洪式闾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洪式闾照片

  在中国近现代百年发展史上,温州人在北京、上海、杭州等温州之外的城市,担任或担任过至少30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出现了特殊的“温州大学校长现象”。洪式闾就是最早的一批大学校长。

  他曾先后担任北京医科大学校长、浙江医学院(现浙江大学)院长。2018年11月7日,洪式闾的半身铜像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新落成的大楼前揭幕。90多年前,洪式闾怀着满腔热情,在杭州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寄生虫病研究机构,即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前身。

  洪式闾还担任过国立江苏医学院(今南京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授、寄生虫学研究所主任,现在南京医科大学还专门制定“式闾”计划,鼓励优秀学生进行科研活动。

  推动寄生虫学成为独立学科

  洪式闾(1894-1955),我国杰出的病理学家、寄生虫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会员,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首任卫生厅厅长。他毕生致力于医学教育、卫生行政和寄生虫病研究、防治工作,在疟疾、钩虫病、毛圆线虫病等研究中作出了卓著贡献。

  洪式闾,字百容,出生于乐清县城开元巷洪宅,祖父与父亲都是秀才。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打下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从乐清小学毕业后,洪式闾在温州中学读书,又随父亲到河南开封就读,受经学大师周嵩年熏陶,立志济世著述。

  ▲洪式闾祖居,乐清乐成开元巷洪宅。

  1912年,他考上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受国文教师马叙伦(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器重,深受其爱国爱民、讲求品德涵养的影响。1917年因学业突出,留校任病理学助教,从此开始医学教学、研究生涯。那段时间,他编写的《病理学总论》《病理学各论》,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大学丛书出版,是国内最早、也是当时最完整的病理学专著。

  1920年,洪式闾受学校委派到德国进修。他先在柏林市立医院进修病理学,发明了“基础膜染色法”,学界颇为重视,“各书争相引用”。鉴于当时中国寄生虫病很多,他觉得专事病理学研究还不够,于是转往汉堡热带病研究所,专攻寄生虫病学。

  随后,洪式闾返回母校任病理学教授,因出色的科研表现,于1923年12月至1924年7月任北京医科大学校长。

  1924年到1925年,洪式闾再次赴德国汉堡进行寄生虫学研究和赴美考察。在汉堡热带病研究所,洪式闾在动物体内发现两种新的寄生性线虫,并完成了钩虫卵定量法的研究,其成果就是“洪氏钩虫卵测定法”。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寄生虫学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仅在病理学和微生物学中讲授,而中国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洪式闾遂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与学科建设,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率先将寄生虫学从病理学中分列出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讲授,为加速研究消灭寄生虫病创造了条件。

  洪式闾的科研成果,在世界寄生虫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1926年,洪式闾在德国《热带病学杂志》发表的汉堡盖玻片钩虫卵计数法(或称洪氏汉堡盖玻片虫卵计算法),为国内外病理学界和寄生虫学界长期采用;

  1929年,他应日本九州医学会邀请前往进行“关于姜片虫研究”专题演讲并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回国后获赠日本九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证书。

  创办中国首个

  寄生虫病研究所

  1928年,洪式闾应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和老师马叙伦等人之邀,南下杭州接收英国中华圣公会广济医院(浙二医院前身)。在任院务委员会主任后,洪式闾深切认识到浙江地区普通百姓遭受寄生虫危害的严重性。

  于是,洪式闾自筹经费创立杭州热带病研究所。这是中国第一个寄生虫病研究机构,也是中国第一个私人创办的现代医学科研机构。研究所设董事会,洪式闾延请蔡元培任董事长,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汤尔和任所长,自己则任副所长实际主持筹建。

  ▲洪式闾写给恩师刘景晨的手札

  研究所以浙江的主要寄生虫病(姜片虫病、血吸虫病、疟疾、钩虫病)为对象,特别是疟疾,这是那时浙江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洪式闾率领研究所开展疟疾流行学和临床研究,写成《杭州之疟疾》一书,在疟疾免疫和疟原虫形态研究方面起到了先导作用。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推行部聘教授制度,1942年确定首批部聘教授名单,温州籍的洪式闾和苏步青一同入选。其他被聘的还有杨树达、吴宓、陈寅恪、汤用彤、曾昭抡、李四光、茅以升等26人,洪式闾名列其中。

  有人称部聘教授为“教授中的教授”,他们是当时中国教育界最高水准的教授群体、相关学科的顶尖人物,现在看来大多是大师级人物。部聘教授是对洪式闾教学、科研水平的一种肯定,在待遇上有所提高。

  ▲抗战期间洪式闾的研究成果

  此后他任江苏医学院寄生虫学教授、寄生虫学研究所主任。这段时间,洪式闾与李非白等人研制出寄生性蠕虫的固定封表液,成果发表在英国著名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1946年,洪式闾兼任台湾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开展热带病的系列调查、研究、防治,培养学术人才。暑假回大陆休假时,他还携带五十公升的破伤风免疫血清回来,后送到解放区使用。乐清籍地理学家陈正祥在《台湾的人口》中评价,“洪式闾教授对台湾早期学术影响很大”。

  为科研事业捐出

  自己的心脏

  新中国成立后,洪式闾的科研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洪式闾对家乡有着浓郁的乡情。他是旅杭温州同乡会第七届同乡会执行委员。

  洪式闾与当时温州名人夏鼐、夏承焘都是好友。《夏鼐日记》1949年12月17日记:“下午夏癯禅(夏承焘)先生来,同往西湖饭店访洪伯熊(式闾)先生,以此间卫生厅邀请其来杭,筹备恢复热带病研究所也。”

  1949年,洪式闾恢复热带病研究所,更名为浙江省立热带病研究所。随后,浙江省立热带病研究所几易其名,从浙江省卫生实验院,到最终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1951年10月,洪式闾由周恩来签发任命书,任浙江省首任卫生厅厅长,同时兼任浙江医学院院长。

  在洪式闾的主持下,上世纪50年代,浙江省医科院对浙江地区的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姜片虫病、丝虫病、钩虫病等都分别进行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单就血吸虫病来说,自1995年我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全省连续20多年未发现本地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人、新感染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2016年通过血吸虫病消除复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洪式闾是出色的医学教育家,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和蔼可亲,培养了很多专家教授和寄生虫病防治方面的人才。他曾写过一首《青苗》诗:

  忽见青苗忆少年,滋培也要有情天。

  倘无一夜潺潺雨,那得今朝色更鲜。

  ▲出席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前排右二为洪式闾。

  洪式闾离世时,毅然捐出心脏做标本,这个举动影响了很多后人。

  2017年,杭州83岁的退休老师李子平和老伴,携手签了捐献遗体协议。李子平说,触动她这一想法的,是28岁那年在母校浙江医科大学,在一排的器官中有一颗“心脏”震撼到了她。“当时老师介绍,那是我们大学老校长洪式闾的心脏”,这份敬意李子平一直埋在心里。

  参考材料:

  《发明“洪氏钩虫卵测定法”为国际医学界通用—— 洪式闾:“教授中的教授”》 张志杰

  《我国杰出的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洪式闾铜像今日落成》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李文芳 沈瑶琦

  《老人28岁被一颗“心脏”震撼 80岁想把自己捐出来》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林晓莹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