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怎么建?今天看郑州、开封、洛阳的典型经验做法!

  原标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怎么建?今天看郑州、开封、洛阳的典型经验做法!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的决定》《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深入挖掘、总结和推广各地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全面宣传、推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典型经验,即日起,河南省教育厅新媒体平台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典型经验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今天,我们聚焦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局、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开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洛阳市教育局。

  郑州市教育局

  郑州市高位推进“五大工程”

  开创义务教育公平优质新局面

  郑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决策部署,突出优化教育公共服务,锚定高质量建设郑州美好教育发展目标,综合施策,整体发力,重点实施“五大工程”,持续提高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

  一、坚持“增学位、补短板”,实施优化扩充工程

  完善学校布局规划,制定《郑州都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4-2030》,严格执行配套中小学校与城镇居住区“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审批供地、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控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

  加强中小学校建设,把市区中小学建设项目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积极推进,十三五期间,累计总投资16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77所,新增学位27.6万个,其中小学学位19.2万个、初中学位8.4万个,有效缓解了市区中小学的入学压力。通过实施“全面改薄”项目,改造校舍面积103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面积42.6万平方米,实施设施设备更新配置类项目学校461所,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

  强力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市政府成立了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在资金筹集、用地保障和师资配置等方面给予强力保障,通过采取加快学校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学校内部挖潜、均衡教育资源等一系列措施拓展学位资源,2021年年底,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降至6.66%,比2018年下降31.23个百分点,超大班额全部消除。

  二、坚持“提质量、促公平”,实施增效创优工程

  坚持“五育并举”,开发120余门优质德育校本课程,不断完善中小学思政课体系建设,命名13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拓宽德育渠道,2017年郑州市教育局被表彰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校园足球全国先进,曾包揽全国高中足球锦标赛男子组冠亚季军,2019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校园足球改革经验,被誉为校园足球“郑州现象”。创客教育、美育教育不断拓展,郑州市还将承办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实施劳动教育“五个一工程”,体系化呈现劳动教育实践经验和成效。

  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改进和提升,持续开展涵盖学校课程、教学、评价、文化等全方位变革,连续数十年召开全市德育工作会、课程与教学工作会、校本教研工作推进会,道德课堂诊断交流活动,对教学质量进行把脉问诊,精准实施改进提升。对义务教育学校设计了一年测评,两年提升机制,50多名专家,200多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研究团队,设计并推出一系列精准教学改进方案,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构建“评价育人”体系,创新实施义务教育“绿色评价”,把教育评价作为学校育人核心要素和关键性教育活动,以评价促改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绿色发展,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

  三、坚持“激活力、增动力”,实施改革攻坚工程

  深化“双减”改革。作为国家级“双减”试点城市,郑州市坚决扛稳政治责任,锚定“校内提质、校外规范”目标,靶向发力,精准治理,经过一年的努力,“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多项工作体现郑州示范。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平台显示,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校内考核指标全部达到100%;校外治理实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100%完成、资金监管100%建立、党建工作100%覆盖,率先在全国完成非学科类分类管理等试点任务。教育部4次面向全国复制推广“郑州优秀案例”,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双减”周年报道对郑州市“双减”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94个,参与学校471所,占比38.48%;2021年,下发《郑州市深化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郑州市集团化办学内涵提质发展,今年已评选30个市级公办中小学优质教育集团,计划到2025年年底,全市累计创建市级公办中小学优质教育集团不少于 75 个,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以上。市级财政投入1.2亿开展两批共165所学校的“新优质初中”创建工作,首批认定95所学校为“郑州市新优质初中”,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批52所创建学校评估和第三批申报工作,三批合计总数将达到200所。建设“学在郑州”智慧教育平台,已开放和待开放的课堂录像近万节,各类资源2万余条,参与在线答疑值班名师1000余人,可承载120万用户同时在线使用。

  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全面启动民办义务教育专项规范工作,截止今年秋季学期,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已达到省定标准(5%以内);坚持实施“公民同招”,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学校,实施电脑派位录取,经过三年实践,2022年市区民办初中招生呈现“三个减少”,即选报民办志愿人数减少,参与电脑派位学校数量减少,参加电脑派位学生人数减少,“择校热”降温效果明显。

  四、坚持“严要求、强保障”,实施队伍提升工程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修订《郑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制定《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强化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参与并组织“五级联培”项目(国家、省、市、县、校),继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近五年,共培养省、市名师、骨干教师9700余名。实施名班主任培养工程,评选命名98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其中28个被命名为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

  保障教师收入待遇,义务教育公办教师工资纳入当地财政全额预算,“一补两贴”全部足额发放。市本级中小学教职人员绩效工资总量提高了27.8%,全市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相当。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超额完成,农村教师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支持乡村教师发展,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五年来,共拨付配套资金8.4亿元,对乡村教师进行生活补助。继续在乡村教师补充、评优评先,住房保障、职称岗位结构等方面给予支持。评选首届郑州市乡村名师112名,推动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五、坚持“解民忧、顺民意”,实施惠民暖心工程

  创新课后服务工作,形成了“午餐+课后服务”“自愿+免费”“三个全覆盖”(城乡全覆盖、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的“官方带娃”郑州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成为郑州市基础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充分认可。郑东新区课后服务工作被教育部评为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郑州市金水区被评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之一;管城区漓江路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入选全国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

  全力保障随迁子女入学,简化入学流程,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做到“应入尽入”,目前市内各区随迁子女在校人数占在校生数平均比例近38%。2019年,郑州市荣获河南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集体奖。

  持续强化控辍保学成果,疑似辍学儿童数据全部销账,残疾儿童上学得到保障,实施困难学生资助工程,近五年来,发放资助金额14.81亿,惠及学生177.17万人次,其中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19亿元,惠及22.12万人次。

  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

  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2017年投入使用的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宏康校区

  

  2018年投入使用的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

  

  新建成的郑州龙门实验学校长安校区阅读中心

  一、高标准建设,扩充辖区优质教育资源

  加快推进学校建设,五年来,共投资26.33亿元,实施41个新建改扩建项目,累计投用项目23个,新增教学班734个、优质学位33990个。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通过集团化办学或委托优质学校托管的形式,实现托管校区管理互通、师资共享、教研一体、质量共进、文化共建、特色发展,全区已经有20所新建中小学被优质学校托管,5个教育集团被评为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集团。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高质量编制《金水区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依托“1+3”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总投资6.8亿元实施智慧教育项目,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等四大工程,目前,约1.59亿元的第一期建设已完成。依托郑州市金水区大数据平台、金水教育云平台,初步形成“三段十步”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推送针对性学习资源,积极探索构建围绕“德智体美劳”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连续六届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郑州市金水区教师荣获部级优课总数占全省总数近1/5。

  

  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一小中医文化课程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带领学生走进厂房车间

  

  郑州市金水区扎实推进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

  

  劳动课程“百谷小课堂”之油饼制作

  二、高质量推进,助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建设优质品质课程,与上海教科院、郑州未来教育研究院合作实施课程品质研究与实践项目,形成品牌校本课程150门,获评国家级奖项31个,成功承办第四届全国品质课程研讨会。全面实施优质素质教育,课程化、制度化、品牌化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五育并举”,有效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习惯、艺术素养和劳动习惯,“大课间”和阳光体育“金水样本”得到了教育部充分肯定,向全国推广经验,文化路一小劳动教育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典型案例》。通过广泛开设阅读课程、定期举办阅读活动等方式,深入开展“三个一”阅读工程,15所学校获评“河南省书香校园”。全面构建优质评价体系,逐步下放小学各年级、各学科评价职权,指导学校以校为本开展学业评价,引入第三方知名评价机构,探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作项目。全面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大力推行“5+2+N”课后服务模式,高品质推动课后服务向课后教育升级转变、拓展延伸;2021年6月,教育部遴选确定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郑州市金水区作为全国八个县(区)、河南唯一入选单位,被教育部点赞,2022年7月,郑州市金水区被评为河南省课后服务示范区。

  

  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二小教育举行“双减”论坛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开展“青雅杯”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稳步推进智慧课堂建设,探索基于教育信息化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校本实践

  三、高站位突破,提高干部教师队伍业务水平

  持续优化招聘方式,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优秀大学毕业生、优秀在职教师和到重点师范院校选聘优秀师范毕业生的方式招聘新教师,五年累计招聘新教师2337名,其中,选聘重点师范毕业生352人。持续优化教师结构,在率先于全省开展“人走关系走”型教师交流的基础上,以“均衡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比例”“支持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发展”等原则,深入开展第二轮教师交流,五年成功交流教师2107人。持续优化干部培养,积极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创新开展干部研修培训,不断增强教育骨干人才自我更新发展和引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持续优化教师培训,按需分层、系统开展培训,促进干部教师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实施教师梯队建设工程,遴选命名区级各类名师942人。

  多年来,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始终坚持“强化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不断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铸造教育品牌特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美好教育,被教育部评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获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品质课程示范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河南省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河南省教材建设奖教材建设先进集体、河南省幼小衔接实验区、全省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县区典型案例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2021年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县(市、区)典型案例单位等多项荣誉。

  开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优化完善体制机制 转变管理服务方式

  积极为开封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撑

  近年来,开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推进教育领域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拓宽教育系统进人渠道,深化教师队伍职称评审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落实教师各项工资福利待遇,推动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配置,积极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才政策支撑。2022年3月,开封市人社局被河南省政府表彰为“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

  一、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为师资均衡配置提供岗位支撑

  

  开封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兆武在教师节表彰会上宣读表彰决定

  一是积极推行“县管校聘”。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文件精神,按照职责任务,积极对接省人社厅相关职能处室,协调配合市编制、教体、财政等部门,积极对试点县区统筹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进行指导。2022年年初,在编制总量核定的基础上,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核定各县区中小学教师岗位总量的通知》,坚持“因事设岗、精简效能、科学规范、评聘结合”的原则,按照“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思路,指导各县区人社部门会同教体部门圆满完成县域内中小学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总量核定工作,为县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优质配置提供岗位支撑。二是全面支持教师交流轮岗。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岗位管理、教师激励、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倾斜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发力,积极配合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开展,逐步实现教师校长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充分尊重、保障和发挥教体部门用人主体在人员流动方面的自主权,对教育系统符合条件拟流动人员,随来随办,从快从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手续的办理工作。

  二、优化教师招聘机制,为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开封市人社局领导陪同市领导巡视公开招教考点

  针对教师招聘的特殊性,建立教育部门主导、人社部门指导监督、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公开招聘方式。2020年开封市教体局直属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老师155人,2021年招聘教师175人,2022年计划招聘206人;2020年以来,招聘8年以上教龄优秀教师98人;通过中国?河南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为教育系统引进“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人员50人,极大地补充了义务教育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了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通过采取降低开考比例、放宽年龄限制、优化岗位条件、面向本土招聘等措施,合理引导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吸纳更多优秀教师资源充实到县乡教育一线,有效缓解了基层义务教育教师不足的现状。

  三、深入挖掘岗位资源,为教师发展进步提供路径支撑

  

  开封市人社局领导调研中小学人才招聘及职称改革工作

  一是畅通职称评审渠道。全面下放中小学职称评审权限,将初级职称评定权限下放到县(区)和主管部门,将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各县(区)。完善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倾斜政策,对获得规定称号的教师、农村学校累计从教满足一定年限的教师,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越级或简化程序评聘高级职称。2019年以来共计15190名教师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其中8414人通过直接认定取得员级及初级专业技术资格,2344人通过中小学教师职称倾斜政策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制订市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评选管理办法,评选出4名市职业教育教学专家。二是畅通岗位变更渠道。优化调整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按照省级文件精神,2019年后适当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幼儿园、小学提高5%,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提高8%左右,教研室可根据其特殊职能和工作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落实岗位动态调整机制,2020年以来,为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变更)96次。其中,2021年一次性完成市直40余所学校岗位设置(变更)工作,调整率达100%。通过优化调整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岗位支持。三是畅通岗位晋级渠道。贯彻落实开封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汴发〔2019〕16号)文件精神,对长期从教、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1年的一线教师,在满足晋升的条件下,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聘用到高一级岗位,且不再占用现聘岗位。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有效衔接,搞活岗位管理机制改革,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激励和导向作用。2020年以来,主动与市教体部门沟通,完成教育系统市直事业单位4137人次的岗位聘用工作,将岗位政策落到实处。

  四、着力提升工资水平,为教师待遇落实提供机制支撑

  建立中小学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收入增长长效联动机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相关政策,及时落实调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标准,落实教师提高基本工资10%、农村学校提高绩效工资总量5%的政策,出台文件及时足额落实乡村教师工作补助、地方教龄津贴和班主任津贴,确保了全市义务教育教师人均收入均高于公务员收入。

  洛阳市教育局

  改革引领 提质增效

  在奋勇争先中持续推动洛阳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近年来,洛阳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改革作为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以超常规举措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洛阳教育进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洛阳市教育局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牵引,紧紧围绕《洛阳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目标任务,突出“抓改革、优布局、提质量、强作风”工作主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围绕重点环节和关键任务,深入有序推进全市教育工作。

  

  洛阳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

  1.守初心、担使命,做党管教育的忠实笃行者。洛阳市教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使命,夯实模范型政治机关建设。紧扣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深入践行“两个维护”、切实当好“三个表率”、坚决落实“13710”工作制度,走好为党育人“最初一公里”,以创建模范型政治机关的积极成效引领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中小学校推行党建工作“双覆盖”,以“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引领全市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整体提升。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百名书记讲党史上党课”“抗疫先锋党支部”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全市公办中小学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民办中小学校党组织覆盖率增至68%,评选树立优秀党建品牌学校20所。

  2.抓改革、谋发展,做守正创新的大胆实践者。持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在2021年县管校聘改革基础上,组织召开全市县管校聘阶段性总结大会,交流推广改革经验,持续巩固改革成果。全市1454所公办中小学校全部完成“县管校聘”改革,6万余名教师实现竞聘上岗,共调整教师编制3203个,各县区的中小学编制调整、岗位设置、工资福利发放等重要事项均实现由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审批管理,洛阳市在全省率先整体推进“县管校聘”的做法入选省委改革红榜(典型)案例。成立校长职级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全市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以去行政化和聘任制为核心,设定四级九档校长单独成长序列,基本建成了市级校长人才后备库。推行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制度,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科学用人机制。

  

  全市中小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视频推进会

  3.举旗帜、育新人,做立德树人的自觉奋斗者。2021年以来,洛阳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保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发领先优势。全市各中小学校开齐开足思政课,思政课覆盖率开课率分别达到100%,各级各类学校打破学段差异,结合地域特色和文化基因,创新“沉浸式”“体验式”学习课堂,建设不同学段“协同作战”的思政课教育体系,思政课焕发出盎然生机。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大提升”活动,不断提升思政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水平。依托洛阳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建立劳动教育、体育、美育课程体系。以特色校园足球建设为引领,持续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建成236个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个全国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承办了2022年度“省长杯”校园足球比赛。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逐梦冰雪”的故事在焦点访谈播出,鲍珊菊、王珊珊等洛阳籍选手在奥运会、亚运会上勇夺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以书法教育为载体,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城市区小学3至6年级书法课开课率达到95%以上,总体开课率达到80%以上,在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小学墨香书法展示活动中连续6年位列第一,出版发行《悦读洛阳》丛书,持续开展“诵读洛阳经典、传承河洛文明”经典诵读活动,2021年,举办了“牡丹之歌”海峡两岸中国洛阳首届牡丹诗词大会,辐射两岸三地141个城市,参与选手26万,受众人数达1600万余人次,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洛阳市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地域特色和文化基因,创新“沉浸式”“体验式”学习课堂,建设不同学段“协同作战”的思政课教育体系

  

  2022年度“省长杯”校园足球比赛在洛举行

  

  栾川特殊教育学校的冰雪运动员学生备战残运会

  

  2021年5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南省中小学“墨香书法展示”活动暨书法教育现场会在洛阳举行

  

  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学习果树修剪技术

  4.优布局、促均衡,做教育公平的坚定推动者。在洛阳市人大审议通过《洛阳市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的基础上,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新变化,妥善处理农村学生就近入学与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关系,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学校建设相结合,统筹研究县域人口、地理特征、交通资源、学龄人口和流动趋势,指导各县区科学编制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实现了全市县域中小学校布局规划全覆盖。2021年市政府印发《洛阳市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方案》,从规划建设、教师队伍、学生健康、合理膳食、资金保障等方面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细化,保证了规划的可操作、可落地。出台《洛阳市城乡教育资源布局优化调整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区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开展城乡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合理撤并小规模学校,在中心镇和中心村科学布局一批寄宿制学校,实现学生入学由“就近就便”向“就优”的转变。十年来累计投入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455所,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665所,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新建、改扩建1-3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每3万人设1所寄宿制初中的目标,在建设数量、规划面积、投入资金、辐射人口、取得成效等方面处于全省前列。

  

  新安县铁门镇高沟小学全貌(乡村小规模学校)

  5.顺民意,解民忧,做品质教育的不懈追求者。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成立洛阳市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经费保障制度,推动“三个全覆盖”,即课后服务对象全覆盖、课后服务时间全覆盖、课后服务课程全覆盖,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学校从“5+2”扩展到双休日、寒暑假,构建专业化、规范化、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洛阳市推动暑期托管典型案例被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持续推进“双减”落地见效。在坚持作业设计“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作业设计“调结构、提质量”,制定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开展作业设计展评活动,赋能广大教师提高作业设计专业水平。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构建专班推进、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突出“三个强化”(强化全域治理、强化监督检查和强化资金监管),扎实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目前,全市证照齐全学科类培训机构由484家压减至85家,压减率82.4%,从业人员由4400人下降到717人,参加培训的学生由7.8万人下降到1.1万人,监管总金额2660余万元,监管覆盖率100%。

  

  课后服务足球课上学生们认真练习基本功

  

  一二年级非笔试测试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编辑:大河报少年

  星标关注《大河报少年》微信公号

  精彩永不错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