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专访| 宣城中学校长洪海:大数据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坚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这个时代离不开技术的发展,教育需要信息手段的支撑。而技术非万能,很多问题技术解决不了,是人自身的因素,需从自身出发,不依赖、不懒惰、勤思考,善总结,与技术真正融合,发挥各自的价值,而不能被对方绑架。”
——宣城中学校长:洪海
曾经的仿徨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宣城市,2001年1月,宣城市正式成立,这是安徽省内最后一个撤地设市的区域。当时,安徽省政府为了新设宣城市更好发展,在人员编制上严格控制,宣城中学教师编制不足,只能从应届毕业生中选聘教师,而前些年师范院校教育质量有所下滑,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想要站稳讲台,培训锻炼的时间被拉长,再加之缺乏教学经验,使得学校整体水平上升缓慢;
其次,宣城中学曾经是宣城市唯一市直中学,单从管理层面来看,学校领导干部交流因体制因素“出口"受限,“近亲繁殖”影响学校长远发展;
第三,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促使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及国家级奖项时,可直接保送高校。2001年,安徽省教育厅在省内选取了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安庆一中、芜湖一中、蚌埠二中和安徽师大附中等6所省示范性高中承办理科实验班。这些名校的学科竞赛教师在多年的锻炼中被成功培训,宣城中学后起追之显得望尘莫及,再加上早年的宣城并无高校,而学科竞赛少了高校教师的指导倍感捉襟见肘。
从1984年大学毕业始就在学校任教,30余年,回想起学校曾经的浮浮沉沉,洪海喟然。他见证了学校在困难时期的举步维艰,他更懂得顺应时代潮流,亲自开辟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可以说,宣城中学乃至宣城教育的发展变化在他身上投射出的,是一个精准的“缩影”,轮廓清晰且相得益彰。
作为宣城中学的校长,在传统教育与智慧教育融合之时,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涌动之下,洪海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步伐,都为宣城中学成长为省级示范高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的辉煌
2014年初,宣城市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宣城中学打造“皖南名校”工程实施方案》,以全市之力推动教育发展,而教育信息化的引入与应用成为宣城中学不断进步的必需装备。
2014年以前,宣城中学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尚为简陋,用洪海的话说就是“一根线”,所谓的信息化建设皆是围绕电话线与网线来保持与外界的沟通,没有平台,没有终端,大多数时候只是“摆设”;
2014年到2018年,宣城中学与科大讯飞合作开建智慧课堂,并积极打造创客教室、空中课堂等现代教育模式,再牵手多家知名教育机构,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洪海说这段时间的教育信息化唯此“三个点”。
2018年以后,在科大讯飞的大力支持下,宣城中学全面建设智慧校园。近90个智慧教室常态化使用,师生平板上课已成常态,崭新的教育模式为学校管理、教学、学习都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这也是宣城中学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涉及方方面面,我最关注的还是大数据”,一句话心平气和却又掷地有声,将教育人必须有的责任担当说透了,“有了大数据,学校的管理可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教师的教学可以高效化、精准化;学生的学习可以针对性、个性化,这是我期待的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也是大数据能够帮助学校实现的目标。”
以智慧课堂为例,洪海强调,老师普遍反应,智慧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自己,比如作业的选择、布置与批改,节省了更多精力的同时,也可以聚焦教研与辅导。智慧课堂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定位了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让教学不再盲目,这种针对性的教颠覆了传统课堂。
任职校长数十春秋,洪海见惯了信息化产品的鱼龙混杂,当他携宣城中学智慧校园应用平台申报宣城市政务信息化项目时,言谈举止间,都充满了对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应用的信心与期待。
智慧教育一鸣惊人、教学质量连年攀升、教学成绩捷报频传、学科竞赛崭露头角,皖南名校实至名归,教学理念备受效仿。
明天的梦想
创办于1906年的宣城中学,百年之前,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百年后的今天,这种理念依然不变。“学生在校3年,学校要负责他的30年”,洪海说这就是学校发展的百年宗旨。
每一所中学都关注学生的成绩,宣城中学也不例外,可是和成绩并行的还有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从学校到我个人,我们的信念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须有责任心,不能只盯着考试成绩,孩子在校的3年,我们不仅要教他学到知识,更要教他学会做人的道理,帮他学会将来如何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点亮社会,让人生路走得完整而成功。”
说这些话的洪海是一位讲台前传道受业的老师,润物无声,细水长流,“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亦围绕着学生的个性化与全面化发展,大数据则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我们用技术手段与教育产品的基点永远是高质与高效,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凡世间事物,皆有两面性。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洪海很多时候都在总结与反思。“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海量的教育资源,覆盖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等各个环节,很多师生习惯性依赖,形成‘拿来主义’,缺乏自身的思考,这对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都是不利的;而教师任教区域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盲目寻求网络资源,优质的但也是同质的,千篇一律的资源,让所谓的针对性教学从源头被断流,再谈个性化教学已显荒唐。”
面对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洪海表现得坦然而坚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坚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这个时代离不开技术的发展,教育需要信息手段的支撑。而技术非万能,很多问题技术解决不了,是人自身的因素,需从自身出发,不依赖、不懒惰、勤思考,善总结,与技术真正融合,发挥各自的价值,而不能被对方绑架。”
浮华与虚名,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遗忘,而一个人做过的实事与好事,总会有人记得。在宣城中学师生的眼里,从形象到精神,洪海都有着教育者无懈可击的智慧之风。洪海说,在宣城中学,真有一个人活成了一个符号,他是科大讯飞的总裁,刘庆峰。
刘庆峰毕业于宣城中学,母校为此深感自豪与荣耀。2009年,在刘庆峰的倡导下,宣城中学“讯飞基金”正式设立,用于奖励宣城中学的优秀学生和教师、资助家境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及帮助学校改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
“我希望宣城中学能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刘庆峰,他是成功的。宣城中学除了智慧课堂,我们还在用讯飞的普通话测试系统、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等系列智慧教育产品,讯飞教育在支持中国教育的发展,科大讯飞也是成功的。”洪海说产品如其人,有温度有责任,企业立世,当看讯飞。
技术不止步,洪海亦从未停歇,他渴望宣城中学能在中国教育的疆场上信马驰骋、一马当先。“政府的支持、讯飞的帮助、全校师生的进取,宣城中学近年来成绩显著,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是离省内的强校还有很大距离,我们要向合肥八中、蚌埠二中等智慧教育发展完善的学校看齐。宣城中学的目标不止于皖南名校,更要成为中国名校”,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宣城中学独坐敬亭山下,云卷云舒,读书声绵延不绝。洪海说,学校就要和这座山一样,不是世间最高,却有世间绝唱。他相信时代,相信技术,相信教育者的精神;他更清醒地认知,教育信息化亦不能被神化,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山的脊梁。
有所争有所弃,有所得有所失,敬畏时代,永远不变的是育子之心。智者如他,未来,在他脚下,素履所往;未来,也在他眼前,一苇以航。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