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中国近代电影之父”,挖掘出胡蝶等诸多明星,却英年早逝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1935年,被誉为“中国电影之父”的郑正秋逝世于上海,就在前一年由他编导的由影后胡蝶主演的电影《姐妹花》在全国各地上映,该电影上映后创下在上海新光影院连续上映60天的纪录并创造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纪录。46岁的郑正秋也凭此电影再度达到事业上的高峰,但谁也没有想到仅一年之后,他便在上海去世,给后人留下无尽的叹息。
一:早年人生
1889年,郑正秋出生在上海的一户富裕家庭中,祖籍为广东潮阳地区,其父郑让卿曾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官至江浙盐运使,其祖父郑介臣则是在鸦片战争后最早从广东赶往上海经商的一代富商,是上海潮州会馆的发起人之一。为了能让小孩“认家”,年仅三岁的郑正秋被其祖母带回到广东老家,乡村生活与城市大不相同,惬意的田野生活、传统的祭祀习俗、无处不在的宗族势力等种种家乡特色给年幼的郑正秋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在他日后的电影中也会时刻体现出其家乡的潮汕文化色彩。
潮州会馆
在家乡居住两年之后,郑正秋被带回上海并开始其读书生涯。嘉定人庄乘黄担任其启蒙教师,庄乘黄为地方知名学者,在他的教导下郑正秋得以掌握了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史知识,为其日后担任编剧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十岁的郑正秋进入上海育才公学读书。由于郑正秋在童年时期体弱多病,他时常无法喘息并伴随着腰痛,郑让卿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得已让郑正秋服用含有鸦片的药品以缓解病痛,14岁郑正秋又被诊断出肾结石和先天性心脏病,种种疾病也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整日与病魔搏斗,而郑正秋在46岁时便英年早逝也与这些疾病有很大的关系。
当年的上海育才公学毕业证书
二:初露头角的郑正秋
从育才中学毕业之后,郑正秋先是听其父亲命令在湖北做了两年官,后弃官从商,在上海经商,但这都不是他想要的生活。1910年郑正秋在朋友夏月珊的启发下撰写一篇《丽丽所戏言》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状以及戏剧创作等方面的一些看法,写完之后他将此文寄送给著名革命党人于右任所主办的《民立报》,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便收到了于右任的亲笔回信,信中写道:“正秋友,大作已经拜读,很好!很好!不日可望见报。祝贺你,剧坛奇才,一鸣惊人!”于右任的鼓励给予了郑正秋以巨大的创作动力,很快他便受邀参与《民立报》的创办工作,担任剧评主笔,开始从事戏剧创作活动,而他也凭借敢于直言被誉为“不畏强御的剧评家”。
著名革命党人于右任
初入文艺创作之路的郑正秋在一开始以发表剧评为主要工作内容,1911年他主办《民立报》副刊即《民立画报》并亲自担任剧评主笔。随后他又接连创办《民权画报》、《图画剧报》、《新世界报》等多种报刊,而这些报刊内的剧评大多都出自其手。郑正秋对戏剧的评价标准十分简洁,那就是其在《丽丽所戏言》中所写道的:“戏剧能移人性情,有俾风化,”他不但撰写了大量的剧评,还亲自操刀撰写了大量的剧本并编排成戏。
三:中国电影事业的开创者
1896年刚刚被发明出来的电影艺术便在上海得以展出,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国内上映,1908年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在上海虹口建立。尽管电影在民国初年已经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传播方式进入中国,但其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影片也以西方各种短片为主,中国人自主拍摄的作品除《定军山》外别无他者。
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复原雕像)
就在这种情况下,郑正秋与张石川两人在1913年创立了新民公司,承包了亚细亚影戏公司的影视创作业务,同年他编写出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的剧本并与张石川共同导演此片,而这部剧也可以说是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端,它是第一部率先写好剧本并由各司其职的工作人员按正规拍摄流程而制成的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从此走向规范化道路。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此后郑正秋组织新民、大中华等多个剧社,在上海等地从事新剧的演出活动,他被人称为“言论老生”,在剧作界逐渐占有一席之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创办《药风月刊》以支持五四运动,他认为“戏剧必须是改革社会、教化群众的工具”。1922年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共同创办明星电影公司,同时他还担任明星影戏学校的校长,开始踏入大规模制作电影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明星电影公司后来签约了胡蝶、阮玲玉等诸多著名影星。1923年由他导演并撰写的《孤儿救祖记》上映,这是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电影宣扬平民教育在改良社会中的作用,体现了郑正秋作为一个负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行业者对于电影与现实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随后在20年代他接连拍摄了《上海一妇人》、《小情人》等多部反映社会妇女悲惨遭遇的影片,揭露了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
著名影星胡蝶
东北沦陷之后,上海左翼文化兴起,郑正秋也当选为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执行委员,成为一个坚定的左翼文化先驱。1933年他发表《如何走上前进之路》一文并提出了影片应具有反帝国主义、反资本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三反原则,就在同年他拍摄了由著名影星胡蝶担任主演的《姐妹花》,该影片已经上映便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在上海新光影院更是创下了连续播放60天的纪录。但由于其自幼体弱多病加之多年从事工作量巨大的导演和剧本创作工作,使得郑正秋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1935年7月,年仅46岁的郑正秋在上海去世。
《姐妹花》的主演周璇
文史君说:
郑正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拍摄了许许多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影片,并发掘出了一大批著名影星。郑正秋主张戏剧有着反映现实和温养人性情的作用,这一点至今仍应该被中国电影人所传承。
参考文献:
1. 张丽纯:《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潮商》2013年第01期。
2. 简贵灯、王亭:《郑正秋佚文三则》,《新文学史料》2019年第03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