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辅导员晋升教授、副教授,辅导员的“春天”来了?
近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第十三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暨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推选展示活动,日前共遴选出“最美高校辅导员”候选人10名,“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候选人20名、“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30名,并进行公示。
近年来,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各高校都在强调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并采取多项措施落实↓
黑龙江
2021年9月10日,2021年“龙江最美高校辅导员”推选展示活动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有不少关于黑龙江省辅导员相关信息:
? 截至2021年8月底,全省高校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历史性突破5000人,达到了5275人,总体上师生比为1:197。
? 狠抓全面培训。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入职培训、专题培训、骨干培训、高端论坛等多层次培训。确保每名专职辅导员5年内至少参加1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
? 实施高校辅导员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5年共招收35名辅导员攻读思政专业博士学位,提升理论素养。
? 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专门用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 推动高校实行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辅导员既是管理干部,走行政晋级,又具有教师身份,可以评聘职称。发布会当天,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解宗军提到,目前全省专职辅导员中副处级和正处级辅导员有46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也有465人。
陕西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发布了《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全省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部分内容如下:
? 确保每名专职辅导员每年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校级培训,每5年参加1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并将培训结果纳入职称评审要求。
? 积极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 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实行“评审单列、条件单列、指标单列”,由人事部门牵头,要充分考虑其所从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特点,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辅导员科研成果统计和职务(职称)评聘范围,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案例,指导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竞赛展演,心理咨询与辅导,军训,值班值守和家访等计入工作量。
? 要建立辅导员单独表彰体系并将优秀辅导员表彰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等表彰奖励体系中。
?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考评制度。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待遇等挂钩。
? 严格按照每位辅导员每年不少于1000元的标准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按照每生每月不低于4元的标准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足额按时拨付,并视情况建立增长机制。
云南大学
? 从2017年1月起,专职辅导员岗位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2700元,目前人均每月3500元。
? 出台《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定暂行办法(试行)》,对专职辅导员实行职级职称“双线晋升”,职级纳入学校干部序列进行统筹,同时单列职称评聘,每年单设1个高级职称名额,不限讲师名额。
? 组织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卓越辅导员队伍培训项目”等,构建国家、省、校、院四级培训和海外研修培养体系,实现专职辅导员校级培训年度全覆盖、省级培训2年全轮训、国内交流3年至少一次、海外学习每年不少于10人。
华侨大学
? 安排辅导员担任相关课程主讲教师,选聘专业契合的辅导员通过攻读博士学位、校外进修等方式提升职业素养,确保教学序列有通道。加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引导辅导员开展主题研究,确保科研序列有平台。
? 每年列支专项经费,单设专项课题,支持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研究,对辅导员科研成果予以奖励。
? 破解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瓶颈,确保行政序列有空间。出台《七、八级职员晋升暂行办法》,推动落实七八级职员制,让优秀辅导员留得下、发展好。近年来,学校辅导员双线晋升工作成效明显,36名辅导员成功晋升各级职称,其中1名晋升教授、8名晋升副教授。
? 选树优秀基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为辅导员和班主任专设荣誉称号,单独划分指标,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
? 打造辅导员“乐享汇”品牌,搭设老中青辅导员交流平台,每年举办经验分享活动30余场,提高辅导员实际操作技能;开展辅导员沙龙和心理关怀讲座等,切实保障辅导员身心健康。连续举办四届辅导员“家庭日”,开展辅导员春游等活动,邀请辅导员家属共同参与,帮助缓解辅导员工作压力。
被关注的辅导员群体
辅导员是高校不可或缺的群体,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基层高校管理者,他们的作用不容小觑。
但很多辅导员有表示过自己的苦恼。比如,工作强度大,一名辅导员,往往面对两三百名甚至更多的学生,必须保证学生能联系到人,所以辅导员24小时待机是“标配”;晋升难度大,辅导员职称评聘虽然部分省市单列,但平时工作强度大的辅导员鲜少有充足的时间搞学术。收入普遍偏低,不少辅导员在网络上表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发布的文件,以及高校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措施,都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辅导员的选聘、岗位培训、工作实施细则、职位晋升等。
比如,在辅导员配备方面,山东省2020年提出各高等学校要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确保2020年年底前足额配备到位,截至2021年8月底,山东省高校总体上师生比为1:197,达到了国家1:200的比例要求。
比如在晋升方面,江苏大学的《江苏大学辅导员管理办法》中,把辅导员岗位职级纳入管理岗位职员职级管理,一到五级不等的辅导员岗位职级,分别对应九到五级职员待遇。按照工作年限、所获奖励、育人成效等综合情况,符合条件的辅导员都可以享受相应的职员待遇,最高的五级岗对应五级职员即正处级实职待遇。2019年,江苏大学一位在学工领域工作了21个年头的老辅导员正式享受正处级实职待遇。同一时间,该校还有8名一线辅导员享受副处级实职待遇。
教育部曾提到,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学生德育工作中,辅导员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个群体。但目前,缺乏身份认同感、工资待遇不高、职业发展天花板也是辅导员群体中常见的问题。如何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如何培养合格、优秀的高校辅导员,都需要高校领导者思考。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网站、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福建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网站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王捷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观看更多视频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