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该不该读博?
医学生给到身边人的印象好像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在办公室中,上班轻松,准时下班,法定节假日,高收入,各种社会保障福利。羡煞旁人!
现实情况呢?普通医学院毕业私立医院进不去,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博士生好像都成了最低的门槛,政策年年变化,入职途径困难,如果你有广阔的人际关系,那就另当别论。热门专业的医生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熬夜加班成为常态,紧张的医患关系,时刻考验自我的抗压能力,各种职业考评更是增加了学习的压力,要问医学生还有什么出路,想必大家脱口而出的就是读博。
首先,你要确认自己适合读博?
很早就有人说,聪明的人不读博士,而是会早早进入社会赚钱积累经验。这当然有一定道理,读博士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且从最实际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就像上面提到的,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硕三年=八年,获得专业硕士学位、规培证,这是目前最流行的方式(专硕与规培合规,学硕出来仍需三年规培),可以进入二三线城市部分三甲医院。但想更进一步没有博士文凭就是寸步难行,这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当然,读博士做科研,最重要的是有兴趣,兴趣一方面来自于我们的DNA,一方面来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以及我们为未来奋斗过程中所达成的一点一滴的量化成绩所换来的欣快感。结合上面两条,只有真的想读博士并且适合读博士的人选择了读博士这条道路的话,他们在这条道路上才会走得远走得稳。
选择去哪读博?
如果希望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临床工作,可能某些国内医院的博导更适合你,毕竟有相当的人脉资源,而且整体临床上对于科研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一线城市顶级三甲除外)。如果你是这样规划,那国内读博的确是最好的选择,甚至考研时候就可以提前申请硕博连读,跟着熟悉的导师做熟悉的项目。
另一条路就是出去看看,国外培养的博士生(整体上)要比国内培养的博士生科研能力更强,毕竟科研条件、平台水平、资源氛围差别太大。还有,出国的一段经历中,也会带给你更多无法想象的视野冲击和心灵冲击,如果有可能,当然还是建议大家有条件的话,尝试出国一段时间,不管是博士还是访学。
自己的科研道路该如何规划?
既然想好要读博了,那博士还是应该以科研为主流,虽然以SCI文章作为评价标准的制度体系饱受诟病,但是这种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就像高考制度一样。从另一方面讲,无论今后在哪个级别的医院工作,学一些科研的思维和方法,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即便不靠科研吃饭,至少不要让科研拖了自己的后腿。纵观当今各领域的大牛,无不是两条腿走路,甚至大多数都是先靠科研坐上位置,获得更好的资源,再恶补临床,最终科研临床都牛。临床能力的提高,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给时间给机会,临床能力都能上去。但是科研能力的提高只能靠这黄金的几年,博士期间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的科研水平。
所以,如果今后希望在教学医院、大型三甲医院发展的,还是建议读科研型,当医生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要过多考虑规培之类的短期政策,应该考虑最终达到的高度。如果今后只想做一个单纯的临床医生,或者是去地市级非教学医院,临床型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记得一篇刊登在<nature>的文章,讲述了一位正在读PhD的早期科研工作对于家人和朋友对自己PhD认识的期待。
Citatio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0948-7
希望你们理解博士学位并不容易。我们并不“天资聪慧”,但我们真的很努力。
希望你们理解PhD期间会有高潮期和低谷期和低点。我们所做的工作充分体现我们的自身价值,当我们把事情搞砸的时候,感觉就像世界末日。
希望你们可以提醒我们,它实际上并不是世界末日。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这些困难是科研的正常组成部分。提醒我们,我们仍然是学生,可以犯错。
希望你们可以当我们对科研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分析一组新数据时鼓励我们,这可以帮助我们不再自我怀疑,因为我们会经常忘记正是因为我们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技巧才会加入到现在所在的课题组里。
希望你们不要问我们何时毕业,我们自己也还不知道,这很可怕。我们知道的时候会告诉你的。有很多未知数,相反,希望你们告诉我们无论结果如何,你都会在那里。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选择什么生活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学会做人,学做好人,才是求学、人生最重要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给毕业生讲话中提到学生来清华大学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尽管重要,但到大学更重要目的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什么样的人?要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