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术研究生?
一 定义概况
1 名称概念
我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
学术型硕士一般是指拥有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的人员,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
2 对比区别(对比其他考研方式的优劣势)
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区别,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对比
(1)培养方向上,专业型硕士以以专业实践为导向,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目标是在专业和技能上比较有高层次的一些人才;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更加偏向于理论和研究,培养方向主要是大学教师或是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等等。
(2)招生条件上,学术型硕士不要求工作经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不要求工作经验,而管硕等部分专业则需要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3)考试难度上,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目前初试都是全国统一的12月统招考试,复试由高校自主命题,(之前有的GCT、10月联考等,目前已经合并为12月统考)。不过在考试难度上,专业型硕士远远低于学术型硕士。
(4)学习方式上,学术型硕士现在是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而专业型硕士既有全日制硕士也有非全日制硕士,学制一般在2-3年。
(5)学习费用上,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的研究生开始自费。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基本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样,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但总体来说,非全日制的专业硕士费用要高于全日制的学术型硕士。
(6)报考专业上,学术型硕士报考专业更宽泛,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个门类都可以报考。专业型硕士只能报考职业比较明确的金融学、审计学、法律、教育等47个一级学科。
(7)攻读博士上,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都是可以考博的。专业型硕士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硕博连读的或者直博的;而学术型硕士,是可以直接直博或是硕博连读的,也就是不同参加统考。
3 学位种类(学位类型)
中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大类下面再分为124多个一级学科,120多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5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多个二级学科.
4 学习特点:全日制学习,学制一般为3年。
二 发展历程
1 发展历程
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硕士生、博士生需在大学或研究所学习,研究两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并经教育部复核通过,才能获得硕、博士学位。从1935年至1949年,旧中国共举行9届学位考试,授予硕士学位232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主要立足于培养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研究生。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
198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讨论了设立专业学位的问题。1991年设置了第一个硕士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然后又设置了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
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了黄达等学位委员提出的“关于按专业授予专业学位证书的建议”,将我国学位类型分为两类: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授予方式也分为两种,即学术学位按学科门类授予,专业学位按专业学位类型授予。标志着专业学位制正式建立。
1996年,国务院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对专业学位设置目的、特点、层次、审批、培养、管理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搭建了稳定的制度平台。
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
2009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逐步减少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数量,在2009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减招5%~10%,用于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201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占整个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比例已达到24.67%。教育部还要求增招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将改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在职攻读学位为主的状况。
2 发展趋势
通过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教育发展推进中,我国在逐步调控研究型硕士和实践性硕士比例、并且在实践和理论上也在逐步划分界限,
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答记者问一文中指出到专业学位硕士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提出了三个明确
一是明确了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方案》从类别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模式、机制环境、质量水平、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
二是明确了专业学位的定位内涵。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培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硕士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并提出了提升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水平要求。
三是明确了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和程序。博士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更高,程序更加严格,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和程序更为灵活,给予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更大的探索空间,以便及时响应社会需求。
3 培养方向定位
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理论研究的学习重点去培养学生去从事科学理论研究、创新的这样一些能力和素质。在培养方向上更加偏向于理论和研究,主要是大学教师或是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等等
三 报考流程
1 考试前
(1)高校招简及招生计划公布
公布时间:8月中旬-9月初,该时间为国家统一公布时间段,但院系为了抢占生源,会在6月或是7月发布预招生计划
考生关注点: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免招、免推、学制、入学方式、学费、支付方式、奖学金、考试科目等
(2)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自2014年1月统考起,此条例已放宽或取消)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2 报名考试
(1)报名:
报名时间:预报名时间9月24日-9月27日,每日9:00-22:00;正式报名时间10月10日-10月31日,每日9:00-22:00
报名地址:研招网 (yz.chsi.com.cn)
缴费时间:直接通过网上缴费,少部分城市需要现场确认时缴纳费用
现场确认时间:11月6日-11月12日,每个城市略有不同,需要携带身份证、毕业证、报名表等
打印准考证时间:12月14日-12月24日,注意考试时间,打印准考证必须在考试时间之前。
(2)初试/统招考试:考试时间、考试科目、科目分值、课程、课程分值占比
初试考试时间:每年12月倒数第二周周末
考试科目介绍:考试大概2-3天
第一天上午8:30-11:30,考思想政治,满分100分,其中马原 24%、毛中特 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 16%
第一天下午14:00-17:00,考外国语。学硕考英语一,满分100分,其中完形填空 10%、阅读理解 40%、新题型 10%、翻译 10%、小作文 10%、大作文 20%;专硕考英语二,满分100分,其中完形填空 10%、阅读理解 40%、新题型 10%、翻译 15%、小作文 10%、大作文 15%
第二天上午8:30-11:30,考业务课一,满分150分,其中数学一高等数学 56%、线性代数 22%、概率与数理统计 22%;数学二高等数学 78%、线性代数 22%;数学三高等数学 56%、线性代数 22%、概率与数理统计 22%;
第二天下午14:00-17:00,考专业课一,满分150分。具体科目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定
第三天上午8:30 超出三小时,考业务课二,满分150分,只有部分专业有。
3 考试后
(1)分数线查询:
查询时间一般为2月底-3月初
(2)调剂/复试:
一般情况下如果分数线远远高于国家线和院校线基本会直接收到录取通知,若是分数线超出国家线不是很高的情况下,需要考生考虑调剂。
复试公布时间/调剂时间:3月初-3月中
院校复试时间:3月初-4月末
复试内容:专业课笔试(分数、题型、参考用书)、综合面试(面试小组、专业导师、抽签选题)、英语口语/听力(面试小组、抽签选题)
复试规则:
#1 单科上线且总分上线(单科和总分必须满足自主划线院校和国家线的标准)
#2 志愿优先,从高分往低分排序(优先第一志愿次之调剂生;若调剂生与志愿生一起参与了复试则院校再定)
#3 差额复试,1:1.2至1:1.5(理论若是招收10个名额,复试人员应该在12-15个)
#4 复试成绩等于各部分权重之和(根据复试内容,按比例计算总分)
#5 自主划线院校34所985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
4 录取后
(1)入学:预录取公布4月初-5月中旬、入学9月初
(2)毕业:修满3年学制,完成论文答辩获取学历和学位双证书。
四 重点提醒
1 考研是“先填志愿后考试”
2 考研是“志愿优先,分数次之”
3 考研调剂是“自主调剂”
4 34所自主划线只收“校内调剂”
5 “择校/专业第一,努力第二”
6 考研比高考更公平
7 博士考研一年俩次,分为申请审核制和申请考核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