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法之争,古今之辨?秦朝儒学研究

  在春秋战国年代,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百家争鸣这样的思想学术高峰期。

  等到秦国日益强盛,并最终一统天下以后,秦国内部的法家学派成了正统,甚至还出现了焚书坑儒这样的惨剧。

  

  既然如此,秦朝内部的儒家学说是否开始逐渐走向凋零?

  实际上,认为秦朝打压儒家学说,是不少人都拥有的一个错误历史观。

  法家学说是秦朝内部的指导思想这固然不假,但秦始皇在位期间并未反对儒家,也没有取缔境内的其他思想学派。

  秦朝的历史虽短,但含有儒家在内的其他思想学派仍然得以生存并发展。

  一、古今之辨与焚书坑儒1、儒法之争

  如果说儒家学说与法家学说,它们存在的一个最大不同,那就是对待历史的态度。

  儒家从对现实的不满出发,希望能够重构过去,重新构筑一个属于当初尧、舜、汤、武等仁德之君的社会。

  这也是为何孔子曾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这样的言论,来隐喻周代礼乐文化已经缺失。

  

  法家相较于儒家,并不重视历史的作用,而是将历史视为不断否定自身以完成革新的过程。

  前者通过重塑过去来重构当下,后者则是忽略过去来肯定当下。

  事实证明,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有其进步的一面与保守的一面,单方面提倡一方打压另一方是行不通的。

  然而,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便开始排儒崇法,并最终通过法家思想一统六国。

  王朝建立后,过度依赖法家学派所带来的诸多隐患依次暴露,使得秦王朝二世而亡,法家思想再一次走向式微。

  在这一过程中,就发生了焚书坑儒这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两件事。

  2、焚书

  秦朝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儒学博士名为淳于越,他的儒家思想主张“师古”,另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法家人物李斯,则是坚定不移地反对“师古非今”。

  

  二人不同的思想主张,最终导致焚书这一事件的爆发。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郡县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时期,并经由法家历代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

  在秦国刚刚一统天下时,由于原来的楚国、燕国、齐国等国的领土距离秦国较远,使得朝廷内部掀起了一股是否应当废郡县改分封的争辩。

  当时,儒家博士淳于越以“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来劝告秦始皇,希望他能够分封六国贵族,以保证秦王朝的长久统治。

  然而,法家代表人物李斯却以“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的法家学说为依据,要求秦始皇拒绝承袭以往的分封制度。

  此外,他还认为民间私学是招致战国时期诸国混战的主要原因,要求搜刮民间的《诗》《书》,并将其聚集在一起加以焚烧。

  

  秦始皇最终听从了李斯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了郡县制,并按照李斯的说法焚烧了异学的书籍。

  可这并不可以简单地将其归类为儒家与法家之间的争斗。

  这是因为无论是淳于越还是李斯,他们的目的都不是打压其他学说,而是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

  尤其是李斯提出的焚书以绝私学,也并非特指儒家学说。

  毕竟当时天下刚刚一统,民间除了儒家、法家以外同时还存在阴阳家、纵横家乃至墨家等等。

  因此,淳于越主张分封是从长远角度考虑,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稳固王朝的统治。

  李斯拒绝分封并焚书以绝私学,则是以当下的角度出发,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维护王朝的统治。

  

  这起历史事件,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只不过秦始皇选择了他更为信任的李斯,并不存在歧视、打压儒学的心理。

  3、坑儒

  焚书坑儒虽然常常被连在一起说,但两起事件并无任何联系,所谓的坑儒也并不是指儒生,而是一些欺瞒、哄骗秦始皇的方士。

  这起事件在司马迁编撰的《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秦始皇登基后,便非常迷恋战国时期燕齐地区流传的神仙方士学说,认为世界上有仙人与不死仙丹。

  恰好在这时,一位名叫徐铸的齐国人上书称海中有仙山,山中有仙人,希望可以与童男童女一同求得长生不老之药。

  听闻此事以后,秦始皇欣然同意,并排给他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丹。

  

  自此之后,奉命求丹药的人越来越多,例如卢生、侯生等等。

  秦始皇还非常重视这些方士的意见,可以说是对他们言听计从,有任何要求都可以立即满足。

  然而,能够一统天下的人毕竟不是傻子。

  一而再、再而三的欺瞒、哄骗,最终招致始皇帝的怒火。

  意识到入海求仙丹不过只是一个骗局以后,秦始皇下令在全国抓捕这些方士,并将他们坑于咸阳,并昭告天下以儆效尤。

  在秦朝时期,这些方士有些本就诵读儒家经书,因此同时具备方士与儒生的双重身份。

  再加上事件刚刚发生时,公子扶苏曾为这些人求情,说他们平日里皆诵法孔子,希望通过孔子这一先秦圣人的身份来减轻始皇帝的恼怒。

  

  而在后世的史书中这才将他们称为儒生,但实际上这并非秦始皇针对儒家及儒生的举动。

  二、儒家学说与王朝联系1、官职设置

  博士一职,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有史料记载:“六国时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

  由此可见,所谓的博士官职,主要就是那些博学强志、通古达今之人,专门用于担任君王身旁的参谋或顾问。

  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博士制度被延续了下来,并拥有员额共七十人。

  博士是秦朝时期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官,他们虽然在名义上隶属于掌宗庙礼义的奉常。

  但他们能够起到的实际作用却要远远高于奉常寺的奉常卿,双方在实质上并无任何的隶属关系。

  

  与此同时,博士可以在朝堂上参政议政,甚至可以坐而论道,不治而议论。因此,能够成为秦朝内部的博士,必然是备受秦始皇重视的人。

  据王国维先生考证,秦朝博士共有七十人,其中可得名共十四人,在这十四人里光是儒生就有六人。

  无论是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前或后,这些儒生均有较为活跃的活动。

  在秦朝内部发挥出较大的作用,他们依次为淳于越、伏生、叔孙通、羊子、李克与圈公。

  如果儒学备受打压,想必秦始皇不会专门挑选儒生担任博士职位。

  2、始皇石刻

  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在山石上刻下带有自己功绩的铭文。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始皇一共刻下七处铭文,其中有四次提到了人伦规范。

  很显然,在法家学说中并不涵盖这些内容,但它们却是儒家学派的主体。

  在这些石刻中主要有:“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会稽石刻则写道:“饰省宜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诚。”

  其他诸如峰山石刻、清台石刻当中,都有提到儒家明教化、正风俗的内容。

  3、官藏儒学

  上面提到的焚书事件,是否意味着儒家学派的经典皆遭到焚烧呢?在史料中的具体文字记载为:“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这段话的意思确实是要求焚书,同时禁止民间私藏儒家学术经典,但并不意味着官府并不会留有备份。

  

  实际上,李斯要求焚书禁私学,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证民间思想的统一,防止其他学说诋毁朝廷,以求得王朝的统治稳固,而不是真的要彻底打压某个学术思想。

  因此,这些被民间收上来的儒家学术经典,其大多都被藏在了官府当中。

  在《汉书》中就有记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人收秦承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至于那些未能流传后世的经书,主要与项羽当初放的一把大火有关。

  儒家学说在秦朝时期已经流传数百年,同时在民间也有不少人诵读孔子之言,李斯禁止儒学传播,但并未彻底将其摧毁。

  

  纵观秦朝这短短几十余年,儒家学说虽然式微,但却从未停止发展,认为儒学在秦朝被迫中断无疑是一种片面的想法。

  结语

  在中国古代社会,每个朝代均有其正统指导思想。

  例如秦朝的法家学说,汉朝前期的道家学说以及后世多个王朝的儒家学说。

  统治者采用某一学派思想当作指导思想,并不是统治者痴迷于此,而是认为其更有利于维护王朝的统治。

  因此,秦始皇重法家,也不过是因为秦国当年就是凭借法家思想而发展壮大,并不是单独的仇视、诋毁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经过了这一短暂的低谷后,在后世的朝代迅速成为王朝的指导思想,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主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