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她拿下腾讯、阿里38W+年薪Offer:如何从0经历到5个实习?
当多数人,还在抱怨自己没什么经历、名企实习不好找的时候:
她已参加阿里拍卖、欧莱雅、美团、支付宝4个名企项目、宝洁商赛,并获得优秀成绩;还顺利拿下龙湖、搜狐、百度、快手、腾讯5个名企实习;
当别人都为秋招殚精竭虑的时候,她不仅拿到腾讯-提前批Offer,在8月获得了实习转正机会,秋招再接再厉,拿下阿里巴巴和美团Offer!
这4+5的经历,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的入场券,为她的学生时代,画上圆满句号。
但是——
拿1个大厂实习都难,她是怎么做到满载而归的?
她的时间够用吗?她遇到过困难吗?她的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她的身上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思成学员故事,
记录大学生真实求职历程”
*以下正文改编自
思成学员Tracy(化名)求职专访
我们期待你能耐心读完
我刚上大学时就给自己规划:绝对不考研,要么保研、要么就业。
但我又不能提前预测到保研结果,所以关于保研,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同时,我也要准备找工作这方面的事。
在学校里,我加入了一个社团,认识了一些曾在思成学习的学长学姐,他们在本科时找到了很好的工作,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也可以找到很好工作的。
我就跟他们聊了一下:如果我想找工作的话,应该怎么办?
我才知道,原来找工作是一个很浩大的工作:要去做实习、打商赛、做项目;各项都要全,各路都要走,各手都要硬。
可我刚刚大一,一份实习、比赛、项目都没有做过,怎么才能提升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
第一份线下实习+第一份线上实习,
和想象中的都不一样!
我因为看过杜拉拉升职记,受这个影响,就非常向往做HR那种精致的都市丽人,所以我就把自己的求职方向定位:HR。
我跟思成导师说了我的想法,听完后,她说:
你想做HR可以,但你要做好找不到工作的准备,因为HR岗其实要求很高,比较喜欢硕士学历,而且对专业要求也多,再就是招的人很少。
你可以先做一份HR实习,再决定是不是只去HR岗位,但这个时期,建议你也去其他行业看看,比如互联网,咱们同时做两手准备。
我听从了导师的建议,大一寒假开始之前就找了一份龙湖的HR实习,算是我正儿八经的第一份线下实习。
我在这里主要负责的是考勤和绩效,发现这个工作很机械、很重复,每天对着Excel重复录入考勤、录入绩效考核,月末的时候算算薪酬……
这份实习直接把我劝退了,HR岗位,原来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在龙湖实习期间,我还找了一个搜狐线上社交运营实习。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互联网工作,会觉得这个工作其实离我没有那么远。
再加上这是一个线上实习,所以工作相对没有那么繁重,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给我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也让我更愿意往这条路上去发展!
大学参加的第一个项目,
拿了个亚军
还是大一的这个寒假,我在思成的学员群里看到了一个阿里拍卖的产品项目,我果断就参加了。
我之前没有参加过这种项目,所以什么都不会:竞品分析是啥,不知道;交互设计怎么改,完全没方向。
在项目开始之前,会有一个培训,我就认真听了一下,再加上自己去网上查找资料,这个过程,我就学到了很多,比如:
-如何通过洞察用户的需求,对链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
-为了转化用户,可以增加一些功能,比如线上直播拍卖、拍卖大师、明星拍卖兴趣圈等;
-为了拉新,可以设计一些竞价分红、分享获利、拍卖币打赏等等玩法……
当时是过年期间,一直都很忙,做这个项目真的下了我很大心血,反复修改了五六版,最终提交了一个38页的PPT。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个项目我拿了产品组的第二名!
而且,我提出的很多建议,比如拍卖话题榜单、直播拍卖场、MCN合作,真的有被投入使用!
这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这个项目也让我发现:原来自己想出来的方案被使用是这种感觉,也找到了一些成就感。
也许还有别的可能性?
硬着头皮参加了第一个商赛!
大二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想把自己完全框在互联网的范围,就做了一些其他的商赛和项目。
我自己本身是非常排斥做销售类的比赛,但自己一直没有做过,不如给自己一次机会,尝试一下吧。
我就参加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商赛:宝洁东北地区的挑战赛,我和思成的朋友们一起组队打的。
当时我们参加的是营销组,主要就是卖东西。这个事情,最难的点就是拉下脸来卖东西了,对熟人好像还可以,但是对不认识的人真的是张不开嘴。
所以我就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不认识的人用一些营销手段,比如满减、拼团,对认识的人就是上赶着去问姐妹们,是不是有囤货的需求。
这个过程也算是心理的一种突破吧,最后成绩没那么好,但也还说得过去,拿到了营销组的第六名。
后来就又参加了一个欧莱雅的创意项目,主要就是找5个跨界合作案例,然后针对欧莱雅的洗发水,想出一个跨界合作的创意。
但我们小组在做创意过程中,只考虑创意性,忽略了项目成本、收益转化这些因素,这个意识是我做这个项目,让我觉得最有价值和收获的地方。
这是我体验快消行业的过程,我发现快消和互联网都是需要创意的工作,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只是不同行业推销的产品不一样,快消主要是实物,而互联网是以虚拟产品为主。
体验完了,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最后并没有拿到快消Offer,也略有遗憾。
快消的面试跟互联网完全不一样,比如简历针对性修改、英文的case的准备,因为错误估计了时间,导致后来准备来不及了,就这样错过了这个方向。
如果你是想去快消行业的话,建议一定提前都把这些准备好,秋招真的来的太快,去的也太快了!
百度实习:
最晚下班12点,OMG,有些崩溃!
等到了大二的暑假,我决定去互联网真正实习体验一下。当时,我的室友也在各处找实习,他们打算去北京,我决定跟他们一起去北京。
事情有时候就是无巧不成书,我正好在思成群里看到一个百度校友亲招的实习,我立刻就去投递了。
因为是日常实习,面试相对来说没那么难,主要是问了我之前做过的那些项目,还有实习时间等等。
但面试通过了,并不是立即入职,而是有一个实习试用期!是的,实习还有一个试用期
试用期间,每天会给你个to do list,上面会有你当天的任务。比如说第一天要写一个直播策划案,第二天用秀米做一个推送,第三天做一个海报……
这些任务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每天都需要现学,而且还得在当天截止时间2点前交上去,头疼!
我每天也是拼尽全力去搞定这些事情,最后有幸通过了试用期。
但真正的工作强度是从正式入职以后才体验到。
我在百度实习期间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就是我的老板跟我说:百度是没有实习生这种说法的,也没有新人保护期,你来了就要当正式员工。
我的实习工作节奏跟正式员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天九十点下班是正常的,最晚甚至可以到十二点。
工作的内容是策划每周周五晚上8点到10点的艺人直播,虽然只有2个小时,但是工作内容非常庞大。
周一到周三,我需要定好主题、定好嘉宾、设计好直播玩法,还要把直播脚本写好。
每周的前三天,我要么沉浸在直播脚本的海洋里,五六七八版本的改呀、改呀、改的;要么就在各种平台搜罗艺人们的联系方式、给他们的经纪人打电话、定档期……
这里面最难的就是:请艺人来直播,根本没有经费,采用的是资源置换方式,所以我一遍遍的去磨练说话方式,想怎么能通过语言的艺术,来打动他们,吸引艺人来驻场。
有时候到了周三还一个嘉宾也没找到,那时候自己都要把头发抓秃了……真的太焦虑了,但又不能放弃,为自己加油,还得继续。
周四就要开始去跟其他部门对接宣传资源位,周五上午还得跟艺人提前彩排、下午跟主播过一遍流程,晚饭那段时间,要去看宣发资源是否落实到位,直播结束后,要收拾场地,这就11点多了。
每周都如此反复,这段实习其实还是很痛苦的!
但我的老板跟我说:成长是伴随着阵痛的,当你觉得痛苦时,恰恰是快速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你一定也会收获很多。
是的,后来这段经历也在我的简历中大放异彩,成为我秋招拿到各种Offer的一个重要谈资,也算是对得起自己这段时间的爆肝工作了!
连轴转,1个月搞定:
快手实习+支付宝项目+美团项目
虽然我一直都在为就业做准备,但还要兼顾学校的学习(毕竟还是想保研的),所以肯定要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
我一般是把大块空余时间拿来做实习,比如每个寒暑假我都会找一段实习,然后碎片化的时间来做项目,这样实习、项目就两手抓了。
但没想到,大三的寒假,我竟然会如此忙碌,1个月内,找了个寒假实习、做了两个项目。
寒假可能出去实习的人比较少,再加上我手里已经有了百度实习和阿里的项目,所以再去找一个互联网运营实习还挺容易的,很快就拿到了快手的电商运营实习。
大多数同学去找实习的时候,简历上没有什么内容,所以才导致找实习特别难。
这里建议大家,要先在简历上有一些项目经历,然后用项目经历去找第一份实习,在用实习去找实习就很容易了。
那这个寒假,我还是遵循自己的原则:大块空余做实习、碎片化做项目,所以我利用这个寒假的碎片化时间又做了美团和支付宝的项目。
美团项目主要是针对美团到家的商超业务,做一个竞品分析和产品优化。
虽然题目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还挺难的,你需要很有耐心、很细致的从交易链路、下单方式、产品展现形式等方面去对比竞品的区别,好在队友是一个博士学姐,最后完成的还是挺好的。
而支付宝的项目,我本来不打算做,是我一个思成的舍友硬拽我上车的。当时的任务是给支付宝设计一个能实现b端增长和c端转化的到店支付方案。
没有一个省心的项目,我们该如何从场景出发,找到用户的痛点和需求,需要什么功能、怎么去解决,真的只能是想破脑袋的想,别无他法。
不知不觉,1个月过去了,虽然实习还在继续,好在2个项目都结束了,真的很累。
但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最后也收获了3个大厂经历,我的简历上又双叒迭代了一次,距离我的大厂Offer又近了一步。
心梗不超过5分钟,
腾讯给了我第二次机会,
Offer终于Get?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暑期实习的投递也开始了,腾讯、阿里这些互联网大厂,必须投!
但让我心情跌宕起伏的就属腾讯了。
我本来投递的是微信事业群。后来,接到群面通知,我高高兴兴地去参加了,让我一脸懵逼的是:面试官现场告知面的是微信游戏,但我从来不打游戏……这是要凉的节奏,ε=(′ο`*)))唉。
我先给自己预设了一下这场群面该如何表现,那就是我当个追随者,等个大佬出来carry全场,我只贡献点观点就完事了。
可直到群面结束,我期待的大佬也没有出现……但我还是贡献了很多核心观点。
当时的我,信心满满,如果这场面试只有一个人能通过,那一定是我。
但现实啪啪打脸,群面第二天,我在回学校的出租车上,发现腾讯面试流程按钮灰了。
那一刹那,我感觉要心梗了,结果5分钟以后,我竟然收到了腾讯的单面通知,谢谢我的鹅。
然后再次出现了一个大乌龙,我一直以为单面依然还是面试腾讯游戏,我就让导师帮我按照游戏来准备面试,结果现场才知道,我面的是QQ业务。
我以为按钮变灰了,只是后台出了bug,原来出bug的是我自己。
好在面试模拟中有很多内容是通用的,然后这个QQ的业务跟我的实习很相关,而实习的很多事情我在经历提炼中已经准备过了。
整场的面试表现都非常不错,虽然准备错方向了,但是我曾经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扎扎实实的,所以我现场依然能不慌不忙的回答,只用了一周我就拿到了Offer。
这虽然是一个暑期实习的Offer,但实习时间正好和期末考试重合了,所以我先选择了线上实习,线上实习的弊端在这时候也凸显出来了——我跟团队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密。
当时让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个资源位的规划方案:我们怎么去做被动消息的推送,如何进行私信运营等等。
但我之前没接触过这些东西,所以不知道怎么做,我就去网上看、去网上学其他APP都是怎么做的……但给出来的方案,却不尽如人意。
因为作为一个用户和运营者,不同身份的思考相差是特别大的。
做产品项目的时候,可以从用户角度找到一些问题,但做产品运营的时候,就不好使了,因为你需要理解背后的逻辑、触发机制等等,但用户只是看到了一条消息,并不知道运营者背后的小心思。
过了很久,我的mentor终于想起我了,他教了我一个非常受用的东西——AB测试,就是通过实验,去验证结论是否好用,以至于我头一个月工作每天都在设计实验和做实验的路上……
度过了最艰难的啥也不会的阶段,再后来就比较顺利了:8月来到了最重要的转正答辩时刻,因为有腾讯各位mentor和大佬的帮助,成功拿到转正Offer。
拿下了鹅厂的转正Offer,心里就有底了啊!
此后,我又去秋招的战场上小试牛刀。可能是因为实习经历含金量高、前期储备的好,也可能是我的心理素质已经变强了,这一趟下来,我又拿到了阿里和美团的Offer。
难题一下子从焦虑没有Offer,变成了纠结选哪个……但也是给秋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纵观我的这9个经历,也许在你们眼中,我如有神助,但其实当年身在其中的我,也有迷茫的时候。
在我决定保研和就业两手同时准备的时候,眼前其实是一片漆黑的,我不知道该去向哪里,也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感觉自己毫无优势。
所以我在别人的介绍下,大一就早早就入了思成。
思成给了我一个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方向,以及一个明确的方向感,一旦有了方向感,跑起来就会很快。
如果把求职这条路看成是我前去旅游的终点,思成就是在我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给我买了一张高铁票。所以,真的很感谢思成!~
这条路没有那么轻松,但也没有那么难,还记得阿里HR姐姐,跟我说:
之所以阿里会录取你,是因为你是那种目标坚定的人,对自己的规划很明确,这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目标,那你在路上边寻找、边前进,如果你已经有了目标,那就尽全力去冲吧!
——学委Time——
每一个毕业生都会觉得找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几乎没有人给予对等的准备。
如果你做到了,那学委相信,像我们的主人公这样,结果一定不会差到哪里。
有同学问:学委,我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最合适?
学委想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首先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果你是大二、或研一,那学委建议你现在开始:
求职这件事,越早准备,容错率越高,你越能够充分挖掘自己的可能性,探索自己喜欢和擅长什么,这样你才能将选择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你现在是大三、或研二的同学:
既然你已经错过了“十年前”,那就更不要错过现在,现在开始准备,做经历的增加和丰富,相信一样可以取得很好的结果~~
关注思成实习校招,更多秋招求职干货、求职故事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