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800字之外

  来源:北京商报

  每逢高考,作文题总引爆话题榜。以《红楼梦》为代表,今年的命题依然包罗万象,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材料均入题。

  最有意思的,高考作文再次引发了全民对于“红楼梦”的大讨论。由古典名著发散开来,无论是寓意与美学,还是人生思辨,都超越了命题本身。

  除了古典文学,直面时代大事,也是高考作文“偏好”之一。学生身在考场,却要运筹千里之外,无论是印刻历史记忆还是承载个人体验,具备家国视野与时代精神,将家国叙事与个体故事紧紧相连。

  相比宏大主题,小切口的命题也不乏以小见大的考虑。比如,天津卷选择了身边的“烟火气”,北京卷则关注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在线”生活。

  这些作文题理解起来虽然不难,但写出自己的生活感悟不易。那些不同寻常的人间烟火,那些有苦有乐的“在线”生活,该被如何记录与回放,值得考生深思,也值得每个人深思。

  因为包容性和思辨性,这些年的高考作文越来越成为公共话题。高考作文的长久存在,让它上升为一种类文化符号或是集体潜意识,舆论关注的高考作文,未必囿于高考本身。

  高考改革多年以来,高考作文不约而同都转向了对个人价值的更深入探索与追问,创造更好的评判个体价值的社会氛围。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启示学生关注内心感受,不需再编造违心的文字,成为伟大的某某某,而是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只是简单地做自己。

  高考是教育话题,教育又是社会话题。高考作文的层层扩展,是对青年成长的围观与寄望,对教育改革的观察与思考。

  几年前,电影《少年的你》大火,影片同时关注了几个“少年”身上的热门话题,高考、校园霸凌、男生女生间微妙的情谊都在其中。

  关于高考之于个体命运的改变、校园安全、青春期情感的表达与安放,电影尽己所能地“点到”了现状,释放了情绪,直面了问题。

  高考作为命题,同样也是对青年人成长的命题,对社会进步的命题,对时代风貌的命题。无论是“过来人”与“正在经历的人”,这是关于每个人的命题。

  从这些角度看,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虽有不同,却巧合地雷同。规定时间里,800字的作文是限时作业,而800字之外,作文教育却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几天后,高考作文的话题会被冲淡,多年磨一剑的高考随之结束。这个夏天,高考是终点,只是人生路上又一个节点而已。受到高考作文的启发,把人生成功的标准延伸,就会发觉有好多战场可以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