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叠旧稿纸和一段旧时光”的回响,奚美娟13年前誊写在解放日报稿纸的手稿入藏上图

  “前几天在家整理旧物,无意中发现一叠解放日报的旧稿纸,誊写在上面的是我2006年投给解放日报的一篇纪念黄佐临先生百年诞辰的文章。不觉心头暖暖的,勾起我许多沉睡中的记忆……”今年5月,应解放日报创刊70周年“我和《解放日报》征文”之约,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文联主席奚美娟写下了“一叠旧稿纸和一段旧时光”的回忆。今天(27日)上午,这份13年前的手稿正式入藏上海图书馆中国名人手稿馆并举办捐赠仪式。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从上戏毕业进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当时社会百废待兴,文艺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作为青年演员,我们过着从人艺排练厅到舞台两点一线的生活,心无旁骛,有时一年要排出4部大戏。”奚美娟的这份手稿誊写在绿色格子的解放日报稿纸上,每页18×15共270格,几乎满满当当写了整整11页,文章标题为《忆》——写在黄佐临百年诞辰之际,落款日期为2006年10月。“黄佐临先生是我的恩师,从我进上海人艺到他1994年离世,在从艺尚德这条路上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的教诲和影响。”奚美娟说,写下《忆》一文是佐临先生百岁诞辰和辞世12周年,在这篇文章中,她回忆了从初入剧院起黄院长对年轻演员点点滴滴、言传身教的影响,字里行间充满对老院长深深的怀念。

  

  

  13年后,从家中整理旧物时发现这叠稿纸,让奚美娟仿佛又回到了“戏剧异常繁荣”的上世纪80年代。“整个80年代,是我在艺术道路上成长的关键期。就在这段时期,在上海人艺的排练厅、练功房里活跃着一批资深记者,他们紧张而欢乐地在现场工作。青年演员们在创造角色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成长,各报的文艺记者们都关注着,每一出剧的连排、彩排、公演,都予以了及时的报道。记者对演员表演中的优点和缺点心知肚明,采访环节就成为一种像知心朋友从不同角度对艺术表演的探讨。演员也信得过这样的记者朋友,并且愿意从他们的宝贵经验中获得提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现在很难再见到的非常健康的媒体舆论与人才成长互动的良性生态链。”在今年为解放日报创刊70周年所写的文章中,奚美娟回忆了她与解放日报几代文艺记者的交往。她说,“我后来在演艺事业上做出一点成绩,获得一些荣誉,都是与这样的有眼光、有态度、有坚持的文艺记者的工作分不开的”。

  文章结尾,她感慨,“或许我的那份誊写于解放日报专用稿纸上的文章手稿,已然成了旧物。不知在新媒体的电子写作流行以后,我上面提到的解放日报的书写稿纸,在今天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但我相信,有价值的媒体精神会永存,有良知的媒体人与社会各行各业人才之间的真诚互动,也会永存!”捐赠13年前手稿的同时,奚美娟特意附上了今年解放日报的剪报,留下这段故事的始末。

  

  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APP读到这篇文章后,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意识到这份手稿的价值,上图手稿征集团队在短时间内促成了手稿捐赠入藏。陈超说,今年也是解放日报的大日子,上图与延安大学图书馆合作出版了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相关资料,因而也格外关注与解放日报有关的信息。听闻这样的缘起,陪同奚美娟前来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连称“有心”。

  

  看到奚美娟的手稿,上图党委书记楼巍感慨,字如其人,正如奚美娟的性格,温文尔雅又内藏力量,这其实也是上海文化的一种品格。上图副馆长、中国名人手稿馆馆长周德明说,奚美娟的字迹娟秀、规矩,扑满的稿纸又隐约折射了节俭的个性,经过涂改的题目可以看出对于黄佐临老院长的感情,“黄佐临先生的大部分手稿与个人物品也收藏在上图,其中,萧伯纳与他的通信就曾在去年上图与大英图书馆合作的‘文苑英华’展览中亮相”。

  

  “互联网时代,上海图书馆一如既往地重视传统书写手稿的价值,而且手稿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陈超介绍,目前上图中国名人手稿馆完成编目的名人手稿已近9万件,征集和编目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中,“不仅重视征集,我们还有一支保护、保存、修缮和数字化、传播的专业队伍,希望进一步发挥手稿对于历史、文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同时在大众文化普及层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