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军营观察》迎来了第1000期!

  澎湃的心,清澈的爱

  ——写在《军营观察》第1000期之际

  ■34号军事观察员

  

  一

  我们该如何感知时间?

  当我们无法听到时钟指针在耳畔跳动的声音。

  那么,或许借一道冬暖的阳光,或许凭一场秋凉的骤雨。

  或许是在茫茫戈壁上的东风航天城中,当我们垂直爬下6米的铁梯,在那座藏于地下的“两弹结合”控制室遗址,听到从遥远年代传来振动心魄的倒数:“5、4、3、2、1”……

  或许是隔着无垠海波、山川大河,当我们在新春之际遇见那些大江南北坚守战位的背影:远洋的衡阳舰、西湖畔的武警哨点、冰雪封冻的5592观察哨……我们的目光隔空遥望着他们,与他们一同迎接又一年春来。

  虽然无人听到,时间的指针永远在转动。

  2017年1月3日,当《解放军报》第1期《军营观察》版迎着冬日的晨晖诞生于世时,它的创作者们大概不曾预见56个月后的今天,这场秋日的“丰收”。

  漫漫旅途跋涉,一抬头,我们已走到了“第1000期”的路标前。

  时光如翩飞的台历,一页页从眼前翻过。印刷着《军营观察》版名的军报一张张堆叠,垒上案头,积攒出可观的分量。若以一份报纸0.5毫米的厚度运算,1000份报纸堆起来,恰恰相当于“两弹”遗址中那架垂直向下铁梯的第一级“阶梯”。

  1000期《军营观察》,1000次观察军营。我们用文字铭刻着不断延伸的时间,也铭刻着我们不断成长的梦想。

  在这里,我们体悟历史之远、世界之大,也见证生命之沉重、守望之温热;我们眼中有脚下的泥土,亦有遥远的星空;我们记录着改革强军的征程,自己也成为这征程的一部分。

  正如一位读者的评论所言,《军营观察》行至今日,最大的感动“在于尊重和体现每一个梦想,每一次努力,每一份情怀”。

  这是我们一直追寻的方向。

  二

  记录感动,需要一颗澎湃的心。

  《军营观察》的1000次出发,我们心中始终感动着中国军人的感动,澎湃着中国军队的澎湃。

  1000期的脚印里,我们曾看到你们所看到的——

  向西,我们的目光抵达深藏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支普齐哨所。“在那遥远的地方”,无草木、无飞鸟,却有晶莹霜雪、万丈星空,更有高原官兵赤诚的灵魂。

  向东,我们的目光抵达无边蔚蓝间航行的舰艇。我们走近一位位舰艇长,顺着他们的视线看到广阔的世界,和正当青春的中国海军。

  向南,我们的目光抵达西沙碧波环绕的海岛。明月高悬,篝火映红守岛官兵黝黑的脸庞,我们见证了老兵和家人的“平凡一天”,相隔千里的人总会被思念相连。

  向北,我们的目光抵达风沙滚滚的朱日和基地。我们在模拟实战的追问中打磨战场思维,以最近的距离、最敏感的神经触摸战场硝烟。

  1000期的足迹中,我们曾感知你们所感知的——

  我们嗅过武汉春日的花香。

  生死时速的“战‘疫’120小时”,笑泪交织的“火神山记忆”……那段艰难的日子,我们一同经历风雨,迎接希望,等待樱花重新绽放。“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我们听过长江夏日的浪涛。

  在狂风暴雨、洪流涌动的“大堤十日”,我们听到江水汹涌拍岸,也听到“后浪”额头上的汗珠滴落。我们跟随他们走上大堤,用文字致敬这些年轻的身影。“青年人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

  我们吹过开山岛秋日的海风。

  用“开山岛上一昼夜”,我们隔空触摸了王继才与王仕花的32年。在漫长岁月间,我们寻到了他们沿着石阶、日复一日巡逻瞭望的背影。“这是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光荣是在于平淡,艰巨是在于漫长。”

  我们触碰过深林间冬日的雪落。

  接连3年,我们跟随部队冬训的脚步在“寒区跋涉”,在三九的极寒天气中亲历中国军人的极限对抗,从中汲取英勇无畏的力量。我们将军事记者的鼓与呼,留在实战化训练的最前沿:“冬训场上,岂止风雪骤?”

  1000期《军营观察》的旅途中,我们始终观察并记录着,以“看见”“感知”为柴薪,以“书写”为火焰,将胸中的热忱附在一枚枚铅字上,传递给每一个你。

  三

  记录感动,需要一份清澈的爱。

  《军营观察》的1000次追寻,我们始终在风起云涌、江河奔腾之时,站在彼岸静静观潮。我们在人潮熙攘、时代嬗变之际,守在人群背后默然书写。

  我们用这份清澈的爱传播力量——

  用特种兵的历练之路解答“‘战狼’是怎样炼成的”;在“超级射击俱乐部”见证海军舰艇枪炮长的成长……我们记录中国军队练兵备战的铿锵步伐,在观训中寻觅胜战之钥。

  在火箭军导弹旅长的竞赛考核中凭栏观战,解读“考卷的‘实战系数’”;在多军种的“联演联训”中,寻找“我的战位在哪里”……我们书写中国军队改革强军的时代故事,从转型重塑的进程中感悟强军伟力。

  我们用这份清澈的爱传递思考——

  我们将目光投向游离于管理之外的“‘第二部’手机”,探索与时俱进转变治军方式的时代考题;我们将焦点汇于沃土,追问“基层‘这根针’能穿多少线”;我们审视网络时代下的新挑战,跟踪“161个‘群’解散的前前后后”……我们在观察和记录中触摸官兵最关心的点滴,思考现实课题,追寻解答方法。

  我们用这份清澈的爱传达温暖——

  在机场,亲历“军人依法优先”落地的便利;想读者所想,最快反应解读军校招生政策更新;急官兵所急,第一时间追踪军人福利落实……我们始终关注官兵的目光所在,为他们的需求呼吁呐喊。我们始终努力,为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军人”的温暖氛围奔走发声。

  我们用这份清澈的爱传承信念——

  探索英雄连队的历史记忆和时代跨越,“站在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前”遥望上甘岭;默念杨子荣的名字,“以传奇致敬传奇”;听着夜袭阳明堡的战斗神话,感受“军事过硬”4个字的重量……我们跟随一面面飘扬的战旗,探寻一个个英雄连队今日的脚步,看到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能量。

  走访人民军队战斗过的昔日沙场,从黄洋界上炮声隆到迈步从头越的娄山关;从大渡桥横铁索寒到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我们与战地记者队的伙伴一起,踏访地图上那些改变历史的足迹,追寻过去,拥抱未来。

  1000期观察军营、记录军营的旅程,我们一直努力着,将炽热的心化作清澈的爱,让所有故事以最精彩的方式呈现在您眼前。

  四

  时节如流,又是一年秋至。

  解放军报社的大院中,不知哪片银杏叶悄然泛黄,在微凉的风中打着旋儿翩翩起舞。四季沿着日光在南北回归线间的轨迹,周而复始地轮回。走过1000期,《军营观察》已迎来第5个秋天。

  此刻,夜色渐浓。34号军事室依旧灯火通明,教人难辨窗外的天光。我们在安静的夜里以文字与您交谈,一如之前999期《军营观察》的每一位创作者。

  为了给您讲述发生在这支军队不同角落的动人故事,为了在一往无前的时间轴中记录下这座军营的时代影像,来往于这间编辑室的记者与编辑,不知多少回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见证沉睡的北京—为了此前的999个清晨,每天与您如期相见。

  今天,《军营观察》第1000期再次如约而至。

  四季流转,我们陪您度过每个重要的节庆:春节、建军节、国庆节……

  岁月更替,我们陪您走过每个关键的军旅时刻:新训、下连、退伍……

  步履不停,我们陪您踏遍每个有中国军人出现的角落:山川、江海、天空;校园、哨位、演训场……

  您或许在这里体会过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也或许在这里得到过一次豁然开朗的指引;您或许在这里记住过一个陌生的名字,也或许在这里得到过一次遥远的慰藉……每位读者与《军营观察》的相遇,都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邂逅,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方向。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1000是里程的碑刻,而不是终点。我们还要前进:2000,3000,或许更遥远的未来……

  每次前行都是一次重新出发,每次出发都是为了新的抵达。我们仍怀着忐忑未知的期许奔跑着,赶赴下一轮四季。

  这条长旅之上,让我们相伴同行。

  (执笔:杨悦)

  我们与《军营观察》 共同成长

  今天,《军营观察》迎来了第1000期的出版。

  2017年1月3日,第1期《军营观察》与读者见面;同一年,我们,军队文职人员,在改革强军中应运而生。

  懵懵懂懂却又天生倔强。2018年以来,阜外“34号军事室”陆续迎来了7名文职人员“小伙伴”。刚刚跨入军营的我们,开始用自己热切的方式靠近和理解这支军队,开始了我们的《军营观察》之旅。

  军营观察,观察军营。它观察记录着人民军队阔步新征程的足迹,与时代背景下每名军人的成长与梦想。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采访后,我们记住了一张张中国军人愈发鲜明的时代面孔。在理解、记录他们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审视自身,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谢谢《军营观察》,谢谢这方见证我们成长的沃土。我们将青春播撒于此,这是我们用心耕耘的地方。

  以心为笔,记录时代。未来,愿与《军营观察》继续共同前行!

  

  我的“代表作”:

  《我的家乡叫“东风”》,刊发于《军营观察》第522期

  杨悦:去过东风航天城,才读懂仰望星空的前提,是脚踏实地。

  观览这里的历史展览馆时,我仿佛见到了60多年前,共和国最顶尖的精英、最聪明的大脑,如汩汩泉流一般汇于这片荒芜的戈壁。

  我震撼于这座城:它的每一个“齿轮”,都为了同一个信念而转动;我也感动于这里的人:在东风航天城中遇见的每个普通人身上都浸透着一种朴素的韧性,像是发射场上待命的火箭、卫星,又像是戈壁滩上的沙柳、胡杨。

  或许,我并不知道该怎样用文字穷尽对东风航天城的表达,只希望将这份心情传递给你:历史江流奔涌向前,每一朵平凡的浪花都值得我们感动。

  我的“代表作”:

  《替补》,刊发于《军营观察》第590期

  程雪:替补,一个具有机遇色彩的词汇。

  2019年国庆阅兵前夕,在阅兵村训练场采访时,我遇到了这群替补队员——他们和其他队员一样训练,却在受阅当天不能上场。

  备份备份,有备无份。换作是谁,心里都会有些许的失衡。但只要有意外发生,替补的价值就会立即凸显。一支枕戈待旦的战斗队伍,每个岗位都必须随时有人顶上去。他们以始终在等待的坚持,诠释受阅的含义;以站在角落里的孤独,融入这支受阅大军。

  在那天的训练场上,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年轻一代的中国军人骄傲的样子、倔强的样子、不服输的样子和勇敢担当的样子。

  我的“代表作”:

  《我在朱日和当蓝军》,刊发于《军营观察》第932期

  贺逸舒:多年前,《狼图腾》的畅销让人们认识了狼这种团结善战的动物。多年后,大漠戈壁上一场打破常规的红蓝对抗,一支以狼为标志的“蓝军”火遍全网。

  这里,是朱日和。演训场入口处,从铁塔上“从这里走向战场”的标语,隐约可见他们的不同之处:一名名“蓝军”,就是一匹匹草原狼。这支军队有着狼一般的勇猛、狼一般的团结,他们对胜利永远怀有最坚定不移的向往。

  “朱日和,这是一个来了就不想再离开的地方。”第81集团军某旅装步七连连长李盛山说。那风,那雪,那漫天黄沙,早已令每一名官兵魂牵梦萦。在这里,他们挥洒汗水,努力拼搏,逼着自己,更逼着“红军”战友们反复寻求制胜之道。

  我的“代表作”:

  《高原上,那永远温暖的家》,刊发于《军营观察》第600期

  卫雨檬:在有些地方,人可以活得像是一株植物——吸收最稀薄的氧气和最低限度的养分,却能奇迹般地扎根生长。

  对于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高原官兵来说,营区门前那条唯一的公路,成为孤寂时光里的情感寄托。前方是边关,身后是家国。这样的信念种在每个人的心底,令平凡岗位也能开出梦想之花。

  戈壁雪原、高山达坂、峡谷深涧……多年牢牢扎根在这些地方,他们内心的纯粹让人感动。当你在山顶凝望星河,当你在边陲抵近冰冷却湛蓝的湖水,当你目睹因伤痛而扭曲的一张张面容和汩汩而流的鲜血,就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中国军人所说的“清澈的爱”。

  我的“代表作”:

  《超级射击俱乐部“超级”在哪里》,刊发于《军营观察》第809期

  谭靓青:这篇稿件的新闻线索,源自我之前一篇稿件的主人公——于景龙。在之前对他的采访中,我发现他总是提及“超级射击俱乐部”这个名字。这个细节引起了一位报社前辈的重视。随即,我抓紧对这个线索进行了跟踪。

  稿件见报那天,超级射击俱乐部创始人邢加济告诉我:“以后和新兵讲我们的梦想和故事,更有说服力了。”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一个新闻人应该遗憾的不是错过一个线索,而是错过一个梦想、一段人生。

  工作报道,也是“人”的故事。好的新闻,好的工作报道,不仅可以照亮被访者,还可以影响更多的人,为尚在迷惘中摸索的人照亮一段前行的路。

  我的“代表作”:

  《用传奇致敬传奇》,刊发于《军营观察》第822期

  李一叶:什么样的人和故事能够称得上传奇?我在这次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去年9月,沿着绵延的山路,我来到杨子荣生前所在连队的驻训地。杨子荣用他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是传奇。而今天的“杨子荣们”,也在用一流的标准要求自己: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信念,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杨子荣连现任连长贾国政说:“想要的东西,就要自己去争取。”这句话也给我带来前进的力量。

  稿件发表后,连队指导员告诉我,这张报纸被陈列在了连队荣誉室的玻璃柜里。欣喜之余,我感到了一名记者的使命责任:书写他人故事的同时,也是在书写历史;于自身来讲,也是在为自己留史。

  这份属于记者的荣耀,同样也值得我“珍藏”一生。

  我的“代表作”:

  《一名百岁老兵的幸福家庭》,刊发于《军营观察》第976期

  薛敏:庆祝建党百年的日子里,走进百岁老人耿相柏的家,我深切感受到这个大家庭中几代人对于家风的传承和对信仰的追寻。在他们心中,幸福不只是传统家庭概念中的“天伦之乐”,更是红色血脉的代代延续,是精神信仰的薪火相传。

  初见耿相柏老人时,她正在读报。一个百岁老人拿着放大镜来来回回把一份报纸翻来覆去地看,然后把报纸整整齐齐地摆放好。这种静下心来认真读报的精神,这种“沉下来”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

  作为一名记者,同样需要静下心来,走进被采访人的世界,讲述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感。这需要我们心无旁骛,摒弃杂念,“更向深山深处行”。

  

  本文刊于9月10日解放军报05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程雪 杨悦 霍雨佳

  编审:任旭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