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择校为何愈演愈烈

  我绝不是看不起这些打工者,但是小学生学习也要有个氛围,如果身边都是来自打工家庭的学生,我担心对孩子学习有影响。”谈及为何不辞劳苦为外孙择校,吴奶奶首先谈到了这个问题。

  瞄准某所“名校”后,吴奶奶又操心起小外孙的考试。吴奶奶花几千块钱,提前3个月就给小外孙报了培训班,看着孩子每天咿咿呀呀念外语、做算术题,吴奶奶直心疼:“这哪是幼儿园的孩子该学的东西啊!可有的学校就认这个。”

  丰台区某小学,既非市重点,也非区重点,只是一所普通小学,但“幼升小”竞争也十分激烈。“今年学校只招80多人,报名的孩子就有两三百人。”据该校王老师介绍,报名的孩子要过面试和笔试两道关,面试会问一些常识性问题,如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等,目的是看孩子的反应速度。

  “口齿伶俐、反应快的孩子比较容易过关,反应稍慢些的孩子可能第一关就被刷下来了。”王老师透露,面试还考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笔试则有“看图列式”等小学一二年级程度的数学应用题。她叹气说:“我们都是搞教育的,也知道义务教育应该免试入学,更不该鼓励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但这么多孩子报名总得有个筛选,考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上“牛小”不踏实,搬家租房也心甘

  如今,吴奶奶最后悔的就是3年前换新房,把全家人的户口迁走了。吴奶奶原来住的片区有所很好的小学,如果户口不动,也不用为小外孙上学费那么大的劲。想到这些,北京三环内的这套120多平方米的新房,并不能让吴奶奶高兴:“孩子的前途最重要,上个好学校比多大的房子都重要。”

  更令吴奶奶吃惊的事还在后面。吴奶奶去某银行交赞助费的时候,发现一屋子人都是来给各个学校交赞助费的,吴奶奶打听了一下,交两三万的最多,四五万的也大有人在,相比之下,吴奶奶交的1万块钱竟算少的。

  实际上,为了孩子,家长们的付出才刚刚开始。家住北京朝阳区的王先生,为儿子争取上了海淀区的一所“牛小”,接下来,王先生一家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了儿子上学方便,全家人要搬到学校附近租房子住,代价是夫妻俩每天上班路上时间增加1小时,以及每年6万元的房租。

  但是,这些代价显然不能阻挡家长们前赴后继的热情。在北京一个大型教育论坛里,一篇交流租房信息的帖子两天内吸引了5000多人的点击。那些费尽千辛万苦把孩子送到理想学校的家长,需要一鼓作气,在9月之前把这件事搞定。运气好的家长,也许能找到有同样需求的人换房居住,而更多的人则会选择租房、拼车,甚至是不惜血本地贷款买房、买车。

  尽管代价高昂,但王先生并不后悔。“无论如何让孩子上了一所"牛小",心里踏实。大家都在跑关系,自己不跑,安不下心啊。”王先生的话,也许是所有为“幼升小”而奔忙的家长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