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高考”:考试科目天差地别考生赶场跑断腿

  读书不易:有钱+学霸才能上名校 兜里没银子只好读师范

  80多年前,大学可以自主招生;考生也能自主选择想要报考的大学。只要考试时间不冲突,考生本人又是牛气冲天的学霸,那他无论想报考多少所大学,都悉听尊便;省外有北大、清华、燕大、复旦,省内有中大、岭大、广州大学、广东国民大学……如果一下子考上了好几所,那选一个最合适自己的,带上行李去报到就是了。此外,那时的名校常有破格录取一说,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些数学考十几分的“偏科”大师,因国文素养上乘,被名校破格录取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年代。话又说回来,那是文科专业才有的事,在理学院、工学院或医学院这样的地方,像这样的传奇少之又少。根据当时的统计,70%多的考生报读的是文科专业;只有不到30%的考生才报读理科专业。

  说80多年前考生的选择比现在更多,其实也是针对有钱人家的超级学霸而言。毕竟,就算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还有一半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连小学都读不上呢,能读到高小(相当于现在的四年级~六年级)已经算是一个受人景仰的知识分子了;能更上一层楼,读到中学毕业,不仅自己要会读书,家境也得比较富裕才行。那时,虽说名义上也有义务教育制度,但只适用于初小(一年级~三年级),从高小开始,都得自己掏学费。到了中学阶段,学费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像培正、真光这样的名校,一年的学费高达两三百块银圆,连广雅中学这样的公立学校,一年的学费也要几十块银圆,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够轻轻松松拿出来的。说起来,大学的学费比中学还要稍微便宜一些,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公立大学,一年的学费是三四十块银圆;而燕大、岭大、复旦、金陵女子大学这样的教会大学,读一年得花掉一百五六十块银圆。不过,你要知道,别说劳苦阶层,就是衙门里的一个普通科员,一个月的薪水也不过二三十块银圆,况且那时每一家又不可能只生一个孩子,所以,若是兜里没钱,上名校的事,就想也不要想了。

  那么,穷人家的孩子,真的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这倒也不是,他们至少可以上师范,不但一分钱学费不要,还有免费饭吃。再说,从师范毕业后,在中小学里谋个教职倒也不算难事,可以趁早贴补家用。不过,僧多粥少,不拿出一点“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要想考上师范,几乎是痴人说梦。

  报考陷阱:野鸡大学出没 报考需要留神

  刚才说了,想读名校,没钱万万不行;但金钱也远不是万能的。要知道,那时,全国“高考”的录取率只有6%,至于名校的录取率,就更低得可怜。所以,若你是个家里特有钱的超级学霸,那省内省外的名校随便选,如果学习一般,尤其是英文不行,还是现实一点的好。那时,除了英文必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被视为西学,很多知名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多是用英文命题的,要是英文不好,连题目都看不懂。

  再说,不少名校还有一个“对口中学”名单,这些“对口中学”当然也是头顶光环的学校,比如培正、真光之类,来自于“对口中学”的学霸,被录取的几率要远大于“孤军奋战”的考生。所以,如果你不是超一流的学霸,就别非名校不上了,毕竟报考任何一所大学,都是要交上几块银圆的报名费的,考不上,这钱也不会退。倘若你一口气报个好几所,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既然考不上,又何必花冤枉钱呢?

  看了这么多,你或许会问了,既然各校都是自主招生,考试场次和时间又全由自己决定,那考生去哪里获得这些关键信息呢?其实,这在当时还真不难,一到考试季,广州坊间各家报纸上都是大片大片的招生广告,考生只要盯住报纸,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此外,双门底(今北京路)及其附近的街道上,云集了大量书店,不少大学就委托一些书店做“代理”,代发招生广告,考生经常去那里转转,也能获取不少新鲜热辣的招考信息。不过,他们在浏览招生广告的时候,多半得留个心眼,不要一不小心上了野鸡大学的当。毕竟那个年代时局纷乱,官方管理有心无力,野鸡大学层出不穷,用胡适先生的话来说:“只须有房子(或租房子)、有教员、有学生,就可以叫做大学了。”你说,要是千辛万苦,还花了一大笔报名费,最后上了个来路不正的野鸡大学,得有多冤啊?(王月华)

  (注:本文参考了《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招生考试的特点与启示》《民国高考制度及其影响研究》《民国老试卷》等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