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坝的富绅田佩绅在太平庵创办了一所蒙学堂

  

  当前位置:首页

  >>>>

  

  扬中快报

   

  上一条:

  下一条:

  佚名   2004-08-05

  扬中历来重视教育。建置前的读书场所主要为私塾,一般是每隔两三个村就有一个私塾。塾师由地方上有名望的人聘请,除教本地学童外,还可自带1-3人跟读。跟读的人与塾师一同吃饭一同住宿,其学费要比走读的学童高的多。教学内容一般是《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乃至《古文观止》等。教学方式是封建式的,学童整天坐在私塾里,除一天三餐放学外,几乎没有活动的时间。那时,读书的人大多是有钱人家的子弟,而贫苦农民的子弟连饭都吃不饱,根本无钱上学。

  光绪30年(公元1904年),新坝的富绅田佩绅在太平庵创办了一所蒙学堂,教授新学,这是扬中小学教育的开始。蒙学堂首批招收学生40余人,教学国文、算术、体操、音乐等科。田佩绅向镇江府申报买下乐生洲雷公嘴泥滩339亩,栽植芦苇,收入用作办学经费,学生免费入学。民国二年(1913年),蒙学堂改为四年制初级小学,至民国16年(1927年),这所蒙学堂由县教育局接受为公办学校。

  此后,全县小学教育虽有发展,但速度缓慢,农村仍以私塾为主。民国11年(1922年),扬中第一所高级小学堂在三茅鱼巷弄创办。到民国23年(1934年),全县共有县立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30所,开设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农业、体育音乐及图画等。而当时全县却有私塾339所,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办学实力远不及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