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实践演出、共享19门课程,上音迎59位来自国际友校的“新上音人”
CFIC导读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旭、校长廖昌永胸怀育人使命,心系学子困境,引领全校勇于承担起在特殊时期为中国、为世界培养音乐艺术人才的重任,发出“学在上音”倡议,向学子们提供上音优质教育资源与学习环境。
上海音乐学院倡导的“学在上音”项目,充分展示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担当,提升了自身国际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为后续国际课程及学分的对接、互认等一系列深化教育国际化建设打下基础。
心系海外学子困境
发出“学在上音”倡议
2020年末,上海音乐学院迎来一批来自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和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中国籍“留学生”。
11月起,这59名“新上音人”正式入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
他们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求学难。值此特殊时期,校党委书记徐旭、校长廖昌永胸怀育人使命,心系学子困境,引领全校勇于承担起在特殊时期为中国、为世界培养音乐艺术人才的重任,发出“学在上音”倡议,向学子们提供上音优质教育资源与学习环境。
据悉,“学在上音”项目学生专业学历层次分布在管弦、钢琴、声歌(美声)、音乐工程、现打、作曲指挥等6个系及研究生部,各系部共向项目学生开放了19门课程。
新学期的课程仍是以海外学校网课为主,同时在上音相关系部完成2-3门的线下课程,并参与部分艺术实践演出,如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纪念贝多芬250周年系列音乐会、上音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等。学生按学校类别分成3个小组并设立班组长,同时上音还成立以国际交流处为主导、各系部辅导员配合的工作小组,保障项目学生在上音的学习和生活。
“学在上音”项目交流会日前举行。副校长冯磊、国际交流处处长陈晓翌、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管弦系主任刘照陆、钢琴系主任江晨、音工系主任于阳、现打系主任徐达维、声歌系副系主任黄英出席此次交流会。
疫情特殊时期
能够重返校园学习
这些同学们有何感言感想?
顾维安(旧金山音乐学院学生代表)
很感谢上音能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给我们提供这样好的平台,让我们获得非常珍贵的实践和合作的机会。音乐让我们相聚,大家都十分珍惜再次一起登上舞台演出的时刻。再次感谢上音的各位领导老师为这个项目能成功进行所付出的努力。
郑皓宇(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生代表)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数不胜数的留学生都选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每天上着12小时时差的网课,无法享受正常的校园生活。非常幸运,“学在上音”项目使我获得能在“母校”学习的机会,给了我家一样的温暖。我身为中国人,对祖国和上音感到深深的自豪和感激。通过网课和上音线下课程的双重体验,我收获了更多的知识财富。这段经历将使我永生难忘。感谢所有为这个项目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辛苦了。
高佳铂(曼哈顿音乐学院学生代表)
今年因为疫情,中国留学生只能在家中上网课,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上海音乐学院推出“学在上音”项目,让我们可以继续校园生活。在这特殊的时期,祖国同胞敞开怀抱以博大心胸接受了我们,好比一群迷路的孩子有了一个容身之处,真的让我感受到融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团结和凝聚力!感谢所有参与此次项目的老师们。在上音的学习受益颇多,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我们流连忘返,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四个月,但是对我们的音乐生涯影响巨大。我相信,一日上音人,终身上音人。
上音各系主任欢迎大家到来
希望学生们能珍惜机会
在上音的学习有所收获
周湘林
很高兴与大家有这个缘分,希望你们在上音的学习、生活顺利,同时欢迎大家完成美国的学业之后回到上音继续深造,你们永远都是“上音人”。
刘照陆
欢迎大家来到上音学习,大家的加入让我们贝多芬系列的演出更加有光彩、有力量。我们同台竞技,共同留下精彩的回忆。祝大家在上音学习、生活愉快。
于阳
欢迎大家进入上音学习,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我们尽力为大家提供支持和帮助,祝大家在上音学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徐达维
欢迎各位同学回到祖国的怀抱,选择上音、加盟上音。期待大家在“学在上音”项目中有所收获,祝大家在上音一切顺利,学有所成。
黄英
欢迎大家回到祖国。上音的师资、管理和校园建设都是国际化的、一流的,进入上音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大家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冯磊在总结发言中说:大家能相聚在一起,是因为一个共同的词“上音人”,此次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凝聚了所有“上音人”的心血、智慧和担当。他希望同学们要有“做中国人”的定位,在音乐专业艺术方面有所建树的同时,为中外文化交流、中美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要爱党、爱国、爱民族,认清自己的使命和所处的历史大环境,勇于承担使命;同时,各系部也提供了优质的课程和师资,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展,他向各位专家教授表示感谢;他宣布项目结束时将举办交流音乐会暨结业式,为大家提供一个同台竞技、互相切磋、展示专业所长的机会;最后,他再次欢迎各位同学加盟上音,祝大家在校学习愉快。
教育部日前发文,允许高校在确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过与境外合作高校签订交换生协议等方式,接收出国留学生先行在国内借读学习。
在此背景下,上海音乐学院倡导的“学在上音”项目,充分展示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担当,提升了自身国际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为后续国际课程及学分的对接、互认等一系列深化教育国际化建设打下基础。
本文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
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我心里有一个遗憾1920年,一首《大江东去》开启了中国艺术歌曲100年的历程。
作为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诗词结合的产物,中国艺术歌曲是让世界了解汉语之美的一扇窗。
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多年来一直在演唱并推广中国艺术歌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讲述了心中那份“艺术歌曲情结”的来由。
用一首小诗,唱一个故事
2008年11月,廖昌永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独唱音乐会。在知名歌剧选段之外,他演唱了中国歌曲《望乡词》:“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想起不久前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泪水不知不觉浸润了眼眶。
准确地说,《望乡词》是一首中国艺术歌曲。它的歌词源自于右任的诗,当代作曲家陆在易用西方作曲技法为之谱曲。
“艺术歌曲”一词是上世纪20年代由萧友梅从德语直译而来。如果说,西方的艺术歌曲是优雅的代名词,那中国艺术歌曲就是中国诗词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结合。它用一首首小诗,唱出一个个内涵深刻的故事,有着很强的文学性与艺术性。
1920年,一位名为廖尚果的赴德留学生用西方作曲技法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成了一首歌,取名为《大江东去》。这首歌后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艺术歌曲,其思想内涵、音乐意境与声乐技巧,即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依然十分精彩。
1929年,改名为青主的廖尚果选用宋代文学家李之仪的词写下了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隽永的歌词与欧洲的复调音乐融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质朴、炽烈的情感。
自《大江东去》之后,萧友梅、赵元任、黄自、刘雪庵、陈田鹤等一批作曲家纷纷将古典诗词名作谱成艺术歌曲。比如黄自的《花非花》《卜算子》《南乡子》《点绛唇》,刘雪庵的《枫桥夜泊》《春夜洛城闻笛》,陈田鹤的《江城子》《采桑曲》《春归何处》等。
除了古典诗词外,许多由新诗谱成的艺术歌曲也十分动听,比如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玫瑰三愿》《思乡》《春思曲》、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刘雪庵的《长城谣》、冼星海的《老马》《断章》等。
到了当代,赵季平、陆在易等作曲家创作了《关雎》《我爱这土地》等不少优秀的艺术歌曲。
廖昌永展示黄自1932年《玫瑰三愿》手稿
期待下一个百年
与有着悠久历史的西方艺术歌曲相比,中国艺术歌曲是年轻而小众的。尽管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瞩目,但始终缺乏成系统、有规模的梳理、研究与传播。
十多年前,廖昌永就提出了创立一个中国艺术歌曲研究工作室的想法。在上海音乐学院,他找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这些年来,热衷于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与传播的他录制过中国当代艺术歌曲精选专辑《海恋》《教我如何不想他》,也举办过《春思曲》《我爱这土地》等中国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
在做这一系列音乐会的时候,他越来越感受到中国艺术歌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不尽相同,值得深入探究。2016年,廖昌永担任了中国艺术歌曲研究中心负责人,梳理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的发展脉络并挖掘了如谭小麟等非常优秀却不被大众所了解的艺术家。
今年,在中国艺术歌曲诞生百年之际,上海音乐学院又将与德国著名的大熊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国艺术歌曲16首》,并组织专家编撰《中国艺术歌曲研究大系》《中外艺术歌曲大辞典》《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谱》。今年下半年,还将举办中外艺术歌曲国际论坛、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等。
“对艺术歌曲的挖掘、整理、出版以及推广,是为了让我们与国际同行能够平等地对话,让世界了解中国一代代音乐人在这100年中对世界音乐所作的贡献。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促进中国艺术歌曲在第二个百年涌现出更多好的作品,将来在国际音乐舞台上享有其应有的一席之地。”廖昌永说,“期待在今后的对外交流中,不仅是我们唱外国的音乐作品,也有外国友人能用中文唱中国的艺术歌曲。”
敬畏生活、敬畏艺术
记者: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推广,动力源自哪里?
廖昌永:早在上海音乐学院创立之初,蔡元培先生就定下了一手向西方学习、一手继承发展国乐的方向。整理国乐、传承经典,可以说是上音的基因。从周小燕老师起,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就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音乐会上如果唱两首作品,必须有一首中国作品;如果唱五首作品,不能少于两首中国作品。
就我自己来说,我心里一直有一个遗憾:我参加过不少国际声乐比赛,比赛曲目一部分是歌剧、一部分是艺术歌曲。歌剧以意大利歌剧为主,而艺术歌曲则以法国及德奥歌曲为主,在规定曲目里从来没有中国艺术歌曲。作为中国艺术家,我觉得我有一种责任,让世界聆听中国艺术歌曲之美。
记者:要唱好中国艺术歌曲,难度在哪里?
廖昌永:首先不能只了解歌词表面的含义。艺术歌曲的歌词来源于诗词,演唱者对诗词的格律、文学史等都要有一定的研究。如果说西方艺术歌曲的情感表达比较直接,那中国文人则常常咏物抒怀、托物言志。比如有些诗表面上写的是深宫闺怨,其实表达的是内心壮志未酬的感慨。只有理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内涵,并用艺术手法将其表现出来,这样唱出来的作品才更深邃,艺术性才更高。
记者:中国艺术歌曲蕴藏着深厚的中国美学。
廖昌永:是的,中国音乐与绘画的关系是很深的,中国书画中所讲究的笔墨与音乐有共通之处。中国书画讲究线条,而中国音乐讲究旋律;中国绘画讲究位置经营,我们在演唱时也要“经营”,不能唱成一张白纸、一杯白水。音乐的强弱快慢、轻重缓急与用笔的转折提顿是一样的。相比之下,西方绘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中国绘画和音乐结合得那么紧。
记者:在演唱技巧上,中国艺术歌曲的咬字与韵味是否也大有讲究?
廖昌永:的确,要唱好中国艺术歌曲,除了要理解歌词的内涵之外,还要找到歌曲里的逻辑重音,从而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容。 因此,我们在总结中国艺术歌曲这100年走过的历程时,要总结诗词的发展历程,也要研究怎样根据诗词的格律来进行创作,并在咬字、吐字上总结出一套表演理论体系。
目前正在计划中的《中国艺术歌曲16首》将按国际标准以高中低音版本、4种文字对照、国际标准注音并配合中文标准朗读音频的方式出版。我想,如果全世界都能了解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中国艺术歌曲,那全世界对中国文化、对中国人对世界美好和平的渴望可能就会更加了解。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音乐的沟通能力有时候比语言更强。我想尽自己的所能为传播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人热爱中国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您曾经演唱过许多艺术歌曲,哪些作品曾经深深打动您?
廖昌永:每次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我内心都有一种亲近感。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古典诗词,在演唱这些作品的时候,情感是从我内心流淌出来的。
我所选择的歌曲都是我很喜欢的,只有当我自己被感动了,我才有可能去打动观众。1999年,我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独唱音乐会,当我唱起《老师,我总是想起你》时,突然想起自己从四川来到上海,穿着布鞋走进上音的情景。那时候我完全是一个音乐上的“小白”, 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在周小燕等老师的帮助之下,我终于站在了自己的舞台上,取得了一点成绩,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自知。那一刻,一幕幕画面在我脑海里闪现,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有些观众也流下了眼泪。我想,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记者:好的音乐能让听众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
廖昌永:是的,其实每一次在演唱和学习这些作品的时候,对我自己而言都是一种警醒, 提醒自己该怎样面对生活,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敬畏生活、敬畏艺术。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俊珺
微信编辑:顾舒徐
【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