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科院教育教学成果奖!国科大29项!

日前,中国科学院发布《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布2020年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通知》(科发函字〔2020〕410号),公布2020年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4项。

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是院级教育教学成果最高奖,评选工作每4年进行1次,每次评选出不超过40项教育教学成果奖。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启动2020年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经过院属大学前期初审,共推荐75个项目作为候选项目。

特等奖

//特色化课程体系

对标国际一流高校,结合国科大实际

设置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的本科数学课程体系

做到数学理论、方法与计算并重

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课程小班制模式,确保高质量授课

首创数学课程学习中心,助教值班及时答疑

开设数学研讨班,接触与了解学科最前沿

适时开放国家和中科院相应重点实验室

学生自主选择科研实践平台

//强劲教育教学队伍

著名数学家和科研一线人员上讲台

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或讲座中

拓展学生在数学领域的视野

主讲教师集体备课,确保理论系统性

又发挥各自所长,各具特色

//高水平教材

两门数学基础课(微积分和线性代数)

均采用国际高水平教材

出版颇具影响的教材并投入使用

其中,线性代数课程后段采用

席南华院士编著出版的《基础代数》(一、二卷)

更多由著名专家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

所撰写的高水平教材将会陆续出版

一等奖

//?科学前沿观点与生动科学典故

在借鉴与吸收朗道《力学》优点的基础上

结合近年来重大科学进展

将启人心智的“思想实验”

发人深省的科学典故与学科前沿

巧妙、生动地融进教材

诸多独到、独创观点与思考

也见于教材之中

如赵亚溥老师首创的

“量纲分析的快速匹配法”

//突出思维实验

“经典力学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冲击。”

是赵亚溥老师始终坚持的理念

着力讲授“思想实验”和“佯谬”等

物理学史上人类智慧的结晶

通过重要文献的历史事实

剖析顶级物理学家曾犯过的错误

也将权威期刊中的错误观点作为作业和考题

提升学生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出“以能量为主、以力为辅”概念

突出思维实验,被学生评价为“超A课”

学生课后说道:

“听了这门课后,理解了什么叫做情怀。”

一等奖/

//基础研究、学科发展和教学实践的融合

《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的

最大创新点在于课程的原创性

陈润生院士在国内率先开创生物信息学学科

为生物信息学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

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

开始长达30年的生物信息学教学工作

为保持教学团队的活力和持续发展

王秀杰研究员加入团队,担任主讲教师

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基础知识、最新的研究进展

和独特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视角带入课堂

陈小伟高级工程师作为教师助教,加入团队

负责处理日常教学事务

协助首席教师和主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一等奖

//中英结合

将化学专业英语糅合到教学工作中

将化学理论与概念插入英文PPT进行讲解

增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和阅读化学英文文献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理论、实际和研究相结合

注重化学知识、生活实际和科研成果相结合

加深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从以解题为核心目标的学习方式

向建立科学思维、学习

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手段的学习方式转变

利用思维导图

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原理的逻辑框架

引入开源软件科学计算的方法

解决习题中的问题

学生这样评价道:

“主讲老师们的化学原理课程,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了解了化学语言和研究手段,

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让我更好地理解生物过程背后的化学机理。”

一等奖

//?国内第一门系统的气候变化科学课程

国科大从2015年开始

面向气候变化领域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开设《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核心精品课程

《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是国内

第一门全面、系统地讲授

气候变化科学最新研究进展的课程

每年选课人数为200人左右

课程评估每年均为优秀

//?国内首次开创的教学体系

课程涵盖内容广泛

涉及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影响、适应与脆弱性

以及减缓、国际谈判等多个方面

为此,由秦大河院士领衔

20余位顶尖科学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应运而生

并组建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团队

这在国内,属于首次开创

//?教案动态更新,紧跟科学前沿

气候变化科学发展迅速

团队每年定期召开教学会议

及时讨论教学计划,更新教学讲义

将国际学科动态及发展趋势即时反映到教学中

教学团队编著《气候变化科学概论》一书

系统论述气候变化科学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秦大河院士组织编写的

IPCC第四、第五次评估报告

也作为该课程的参考书

为学生们深入学习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提供支持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面向产业需求的集成电路工程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与实践

主要完成者:科教融合团队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院所共同构建科教平台助力科教融合

主要完成者:江桂斌、庄绪亮、张元勋、王艳芬、连静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山地科学教学创新实践

主要完成者:崔鹏、邓伟、张文敬、张宇、姚彩云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工程科学学院“一旨五序三落实”教学督导模式的实践

主要完成者:工程科学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面向国家安全的风险与应急管理教学创新与实践

主要完成者:李建平、陈建明、池宏、刘怡君、孙晓蕾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全球变化生态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完成者:方精云、刘玲莉、冯晓娟、杨元合、沈海花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大学写作》:理工科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培养

主要完成者:王楠、柯遵科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体系的创建

主要完成者:陈立东、施剑林、卓尚军、周智为、陆彩飞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的“三化”式教学方法

主要完成者:武成岗、王喆?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网络与软件安全研究生三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者:邹维、陈恺、霍玮、龚晓锐、贾晓启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热学”课程创新教学实践

主要完成者:林晓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化学反应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主要完成者:陈波珍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教研结合”在材料专业本科生基础课《相图与相结构》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者:刘向峰、李彦超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明理时空》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者:研究生部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脑电技术的教学探索与创新

主要完成者:胡理、古若雷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博士生科技创新成果培育计划

主要完成者:陆彩飞、周智为、赵雪盈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现代雷达系统"教学与研究生培养

主要完成者:张云华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面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信息素养通识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者:初景利、张冬荣、李玲、袁军鹏、吴鸣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生物演化与环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完成者:袁训来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深度构建观念与能力:“生命科学导论”本科生课程建设及新型生命英才培养

主要完成者:汪颖、孔宏智、赫荣乔、张德兴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科教融合在天文光谱仪课程中的创新与实践

主要完成者:邓元勇、张志勇、白先勇、冯志伟、杨尚斌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数学分析教学探索

主要完成者:董昭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面向红外物理学前沿与空间光电新技术卓越创新人才一站式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者:陈效双、陆卫、王少伟、胡伟达、黄燕

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名称:国家需求牵引、国际视野浸润,理论实践相结合造就一流人才

主要完成者:秦伯强、张运林、羊向东、吴庆龙、高光

国科大始终坚持“科教融合”的协同培养模式

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

稳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获奖

有力彰显国科大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效

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升

你上过哪些教育教学成果奖中的课程?

还有哪些课程与老师让你印象深刻?

欢迎留言告诉大家呀~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来源/国科大教务部

封面图/杨翥成

整理/融媒体编辑部

美编/刘思苇

责编/李文毅

点赞+在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