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丨母亲,家!(朱党恩)

  

  母亲已经离开好电影盒子些年份了。母亲生前居住的房子,就是我的家,有娘就是家。母亲走了,这个家也就闲置了!

  说是家有点高抬了,其实就是三间茅草屋。屋顶是简边,就是屋脊往下有一部分是茅草,下面一截是瓦。墙体是“里生外熟”,就是外面是砖,里面是土坯。每到下雨之前,都要提前上屋顶收拾一下,以免下雨时屋里漏雨。

  就是在这样的家里,母亲养育了我们兄弟五个。那时间这个家是温暖的,这个家是有温度的,这个家是有吸引力的,我们兄弟们每年都会回到这个家中,因为我们都深爱着这个家,更因为有母亲在。

  母亲走了,这个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家显得更颓废了,房子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维护,房子墙体出现裂缝,房顶漏雨了,摇摇欲坠的成了危房。院子里杂草丛生,走进原来生机勃勃的院子,现在满目荒凉荒草丛生,连个下脚的空都没有。母亲走了,这个家没人打理了;母亲走了,这个家也就没了。

  生我养我的家,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斑斑驳驳,在风雨飘摇中显得那么的孤伶伶。这几年,在乡村振兴中,农村道路由以前的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宽阔又平坦,家家户户以前的茅草屋也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我们的房子在楼宇林立深宅大院的衬托下,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我们也进行了简单的翻新,翻新后的房子,比以前结实了,敞亮了。但是,回来的次数少了,回来没有动力没有牵挂,因为没有母亲在。

  以前啊,每次回来,母亲都是唠唠叨叨的问工作咋样,生活顺利不顺利,问找到媳妇没有,问问的多了,感觉烦,感觉数我聪明,感觉母亲都是瞎操心。现在,母亲走了,反而没人唠叨了,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兄弟五个都成家立业了。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家。虽然,偶有联系,那是亲情在。但是,没有母亲在时那么的紧密,更没有母亲在时见面那么的频繁。家是纽带,母亲是桥梁。我平时还在幻想着,要是母亲在多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缺吃,不缺穿的,儿孙满堂的,她肯定非常高兴。辛苦了一辈子,享几天清福多好。可是,母亲啊,你早早的离开了我们,没有给孩儿们给你尽孝的机会。

  我们兄弟五个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前瞻的思想,在六七十年代,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能让孩子吃饱穿暖,那就难能可贵了,可是我的母亲在我们小时候就教育我们,长大后,一定要做国家的人,国家永远是咱们的靠山。在当时那个年代,那个环境,穷得叮当响,思想更是局限于当前能温饱地活着,哪有心思去考虑那么远、那么深,能解决一日三餐就可以了。可是,我的母亲就有这样一个想法,把我们兄弟五个都供应上学读书。她经常说,为人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她鼓励我们好好上学,就是她自己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

  我们的今天得益于遇到这么一个伟大的母亲,是这样的一个母亲不仅给予了我们生命,更给予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一个母亲就是一个家,一个好母亲就是一座城池,一个伟大的母亲就是一座江山。

  我感谢我的母亲,她能在风雨飘零的年代给我们这么一个温暖的家,给我们得以成长的条件,给我们这好的思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