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给黎氏父子寿诞画,现身中国嘉德2022秋拍,少白汤发周发布

  

  

  

  

  齐白石的艺术生涯的起点与湖湘望族的支持与提携密不可分。白石的青年时代,从识字不多的木匠,成为诗文篆刻书画的名家,除了过人的天分与惊人的努力,离不开他在湖湘老家遇到的诸多“贵人”的指引。在湘潭老家,齐白石遇到了胡沁园、陈少蕃等师友,后来还拜在王闿运门下。

  

  

  黎松庵与齐白石

  这里不得不提到他与“湘潭黎氏”的情谊,早在星塘老屋的时代,齐白石与黎松庵、黎锦熙父子相互交契,醉心艺事。两家从湘潭到北京,在往后的人生岁月中一直相伴相亲,知己世交,保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1948年,黎锦熙为齐白石编写年谱,用功甚深。正值黎氏父子八十、六十双寿。作“松鹤延年一堂”,隆重敬贺。时隔七十余年,现由黎氏后人释出,展现出白石作品的至高礼遇。

  

  齐白石(1864-1957)

  松鹤延年一堂贺黎氏父子寿诞

  设色纸本 镜心

  1948年作

  画:175×80.5 cm

  联:132×40 cm(每幅)

  题识:

  (一)今年戊子,松安老友八十岁,绍西先生亦六十岁矣。八十八岁齐璜画此为贤父子寿。

  (二)松盦诗兄先生八旬开庆。弟齐璜八十八岁戊子。

  钤印:白石、吾年八十八、君子之量容人、人长寿、白石

  释文:持松作寿,与鹤同侪。

  上款: “松安”即黎松庵(1870-1952),名培銮,又名德恂。湖南湘潭人。黎锦熙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庚午中举人。隐逸家居,以诗书画印自娱,与齐白石谊在师友之间,同为“罗山诗社”社友。黎家与齐家为通家之好。

  “绍西”即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出生于湖南湘潭,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1915年受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1926年,与钱玄同、赵元任等拟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法。1928年,任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院长。1949年,被指定和马叙伦、范文澜、郭沫若、沈雁冰7人组成“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对于语言学、文字学、词典学、语法学、修辞学、教育学、目录学、地理学、历史学、佛学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1948年,黎锦熙与胡适合编《齐白石年谱》;1959年,与齐良已合编《齐白石作品选集》,1963年出版的《齐白石作品集》中的诗文部分均为黎锦熙整理编选。

  出版:《齐白石作品选集》,图编 118、130,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 年版。

  说明:齐白石 1948 年为老友黎松庵、黎锦熙父子八十、六十双寿所作《松鹤延年一堂贺黎氏父子寿诞》。黎氏父子与齐白石为同乡世交,黎松庵乃齐白石治印的启蒙师,黎锦熙则为语言学大师,被主席引为恩师。为祝父子双寿,八十八岁的齐白石倾力创作大幅中堂松鹤延年,并篆书对联,是难得一见的规模之制。另附黎松庵致黎锦熙信札二通,详述本堂的创作端倪,来龙去脉。黎松庵在信中更是赋诗一首,以记此艺坛盛事。由黎氏后人释出,来源清晰可靠,难能可贵。

  来源:黎松庵、黎锦熙家族后人。

  

  出版物封面

  

  附黎松庵信札二通

  信札释文:

  劭西:

  得尔十一月十八日书,其时我方卧病,知尔书中言白石翁能为我画松鹤图,为之狂喜,遂作一诗为尔明年正月十三,六十纪念。

  诗云:

  吾年八十子六十,庚寅诞降子乃当。

  合成一百四十岁,各饮三万六千觞。

  大海狂澜何日止,三山兰气来芬芳。

  帝卑尔寿寿未已,时与老鹤相回翔。

  白石翁处,望尔为我道谢,并以此诗告之。老松病中复言。

  (卅七年)十二月一日。

  劭西:

  十二月三十日书半月邮到,并收到全集摄影一张,模捷小像一张,知愉庐尚能安居,老小均适,为之忻慰。和诗甚佳,其时平郊战事正酣,中日炮声震耳,犹能安生和诗,镇定可佩。我自从一二八在上海开炮声后,至今不敢久居市镇也。白石翁为我画松鹤图大中堂并书四言联,尚存其家,从缓寄我不迟。此翁明年九十,我亦当作诗或书联赠之。尔穀来信说渠补订白石翁年谱稿,许以画为酬。迄未寄到,或翁耄健忘,希便中询之。并言战局益紧,北平各大学教授分批航运离平,不知尔最近亦准备离平否。快妹与季纯父子姥属早拟乘浙赣车回湘,因闻车甚拥挤,且多危险,迄未动身。张裕翁到沪后未闻回湘,或在荃履处,久坐勾留,亦未可知。任余前云回湘过旧历年,不知果能动身否。松叟复言。

  三十八年一月十七日。

  “尔穀”即黎泽泰(1898-1978),字尔穀,号戬斋,晚号东池主者,湖南湘潭人。黎氏历代仕宦,并负文名,祖父、父亲皆能诗书篆刻,乃地方名门望族。其父黎承礼(1868-1929),字薇荪,亦号鲸庵,别署凫衣。光绪二十年进士,入翰林院,曾任四川唐昌知县,后任湖南高等学堂(今湖南大学)学监(即校长)。工诗文,善书,精篆刻,有印谱《補砚斋印稿》存世。祖父黎培敬(1826-1882),字开固,号简堂。咸丰二年进士,入翰林院,历任贵州、江苏巡抚。黎泽泰早年参加国民党,1926年任湖南省长赵恒惕文职秘书,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中校秘书,1942年调浙江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二军机要室少将主任。1924年曾创立东池印社,主编《东池社刊》三辑,影响深远。建国后,任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其书法篆刻名重三湘,为一代大家。

  

  齐白石与黎松庵

  湖南湘潭晓霞山脚的菱角村长塘,有一座几进院落的大庄园,堂屋、厢房气派开阔,几十间卧房,蔬菜遍植,牛羊成群。园中一应俱全,管家和厨师将各项事务料理得井然有序。庄园主人黎松庵。从这里走出了日后响誉世界的“黎氏八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耀眼的家族之一。

  黎氏家族“书香传家”,祖父黎葆堂,乃前清戊子科举人,任过清朝山西盐运使。黎培敬以进士入翰林院,历任贵州、江苏巡抚。黎松庵(1870-1952),名培銮,又名德恂。晚清秀才,隐逸家居,以诗书画印自娱。他是四乡闻名的文人学士。诗文、书法、篆刻样样精通。黎氏一门“八骏”,成年后分别在语言、音乐、文学、教育、矿冶、桥梁等领域各领风骚,为近代文化、科学事业建树良多。老大黎锦熙是语言学家,被誉为“现代新语文第一人”、“中国注音字母之父”;老二黎锦晖儿童音乐家,二十年代因创作儿童舞剧和歌舞表演曲闻名全国;老三黎锦曜是采矿专家;老四黎锦纾是平民教育家,曾赴欧洲勤工俭学,与朱德同窗;老五黎锦炯在铁道和桥梁方面颇有成就;老六黎锦明被鲁迅称为“湘中作家”。老七黎锦光是“民国歌王”,创作的《夜来香》、《采槟榔》等流行歌曲风靡一时。老八黎锦扬以英文写作打入西方文坛,在美国荣获“全球华人终身成就奖”。黎氏家族家大业大,子女个个聪慧,远近闻名。

  

  《白石诗草二集》黎锦熙编注

  早在1894年,三十岁的齐白石客于黎家,施木工兼绘画祖宗影像。黎锦熙四岁时,学业初蒙,白石常常抱他到书桌上,接送他上学,与他讨论诗文,十岁便成为齐白石的诗友。黎氏曾祖善于绘事,所藏书画甚丰,白石得以在黎家随意观摩,如饥似渴,诗文绘画水平大为提高。

  齐白石年长黎松庵八岁,长于黎锦熙二十八岁。与黎氏父子可谓知交一生。在1909年的《与黎松庵书》中,他写道“一复如前二十年欢聚之盛。朋友之良。嬉游太平之日。此景此情,不可再得,窃自悼也。” 1895年,黎松庵与齐白石在长塘组建“罗山诗社”,成员有王仲言、黎雨民等七人。齐白石任社长,黎松庵任副社长,时称“罗山七子”,切磋砥砺,度过了文采飞扬的青年时代。客居京华后,罗山依然是白石魂牵梦萦的地方,“竹屿之外,促坐清谈……月已西斜,尚不欲眠。”

  

  黎氏家族合影,右起:黎锦纾、黎锦熙、

  黎松庵、黎锦晖、黎泽闿、黎锦明、黎锦光

  也是在黎家长居之时,齐白石开始学习篆刻。在《白石印草》中,白石自述道,“余之刻印,始于二十岁以前,最初自刻名字印。友人黎松庵借以丁、黄印谱原拓本,得其门径。” 黎锦熙回忆“那时家父松安、族兄鲸庵正在研究此道,白石一见兴趣盎然,也随之篆刻起来。所刻的第一颗印为‘金石癖’,家父认为‘便佳’。”“从1896年到1898年,两三年的时间里,白石与家父常共晨夕。这是他专精摹刻图章的时候。他从此锲而不舍,并不看作文人的余事。”

  

  湘潭黎氏八兄弟,左起:黎锦扬、黎锦光、

  黎锦明、黎锦炯、黎锦纾、黎锦耀、黎锦熙。

  在两首题为《忆罗山往事》的诗中,白石对早年学印的经过这样描述:“石潭旧事等心孩,磨石书堂水亦灾(自注:余学刊印,刊后复磨,磨后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移于八主,通室必成池底)。”在黎家客室,白石刻了再磨,磨了又刻,弄得四面八方,满是泥浆,用掉一担楚石。这样的刻苦,才成就了后来独树一帜的齐白石篆刻。白石早年的工笔画,也大多存在黎家。黎家宅院曾一直高悬他的大幅工笔人物《钟馗》。直至一九四四年湘潭沦陷,不幸被烧毁。

  黎锦熙与《齐白石年谱》

  黎锦熙自“五四”前来到北京定居,齐白石则在1917—1919诸年内,往返于北京和湘潭家的中。及至1920年,白石年五十八岁,正式定居北京,两家又频繁往来起来。当时邵西住西城辟才胡同,与齐白石所住的跨车胡同相去甚近,黎便经常到齐家去拜访叙旧。及至1948年,与胡适一同为白石老人编成《年谱》震惊学界。

  

  黎锦熙(前左一)与参加政协会议的

  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九三学社其他代表合影

  除了语言学家的身份,黎锦熙还曾有一位特别的学生,同乡之谊使他们往后数十年的时间内都保持着密切的往来。1913年春至1915年秋,黎锦熙是主席在湖南四师和一师读书时的历史和国文教师。主席常在周末到芋园向杨昌济、黎锦熙求教,对黎锦熙非常尊重与信赖,称呼他“邵西先生”,将黎锦熙引为精神导师。到北京后,时常提起黎师,师生友谊绵延赓续达六十余年之久。

  

  

  

  

  主席致信黎锦熙

  新中国成立后,黎锦熙任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席常亲往招集黎锦熙、汤璪真等校中“九三学社”成员,请他们认真团结科学、文教界的知名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共同建设新中国。还几次接邵西到中南海家中叙谈。有时也把在京的几位湖湘名仕,齐白石、徐特立、王季范等一同请去。亲切茶叙,谈笑风生,乡音缭绕,情深意浓。

  

  也是在黎锦熙的积极促成下,主席亲自致信齐白石,邀请他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参加政协会议。为国家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1953年,美术家协会为祝白石翁九十大寿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文化部授予齐白石“人民艺术家”称号。耄耋之年的齐白石在新中国享有了崇高的声誉。《松鹤延年一堂贺黎氏父子寿诞》,完成于1948年。此时黎锦熙正在为《齐白石年谱》奔忙。这是齐白石第一部完整的带有传记性质的年谱。北京画院珍藏有《齐白石年谱》手稿。由胡适、黎锦熙、邓广铭编写,商务印书馆于1949年正式出版。郎绍君曾不无感慨地评价道:“虽仅三万多字,但材料翔实,记述与考证一丝不苟,文字通达简练,堪称年谱的经典之作。而三位大学者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动荡岁月里,为一位艺术大师作年谱这件事本身,亦堪称学术界和艺术界的一段奇缘善事。”

  

  《齐白石年谱》手稿由胡适、黎锦熙合著,

  内有黎锦熙所作的大量批注和补充字条

  1946年10月,齐白石邀请胡适编写他的传记。在《年谱》序言中,胡适写道“有一天他亲自到我家来,把一包传记材料交给我看。我很感谢他老人家这一番付托的意思,当时就答应了写传记的事。”本年6月胡适刚回国,7月底到达北平住进东厂胡同1号,9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在文史学界享有盛名。考虑到黎锦熙与齐白石亲密的关系,胡适在写定初稿之后,便把原稿转交给黎锦熙,恳请他与自己合作。了解齐白石的生平和湘潭境内交游情况的,非黎锦熙莫属。且邵西也认同“传记史学功莫大焉”,不孚所托,用采访口述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增补与订证。于是,他“过门辄入,促膝话旧”,用了半年的时间,将《年谱》扩增了一倍的篇幅。

  他在年谱手稿中加上许多毛笔书写的小条,还把自己的日记作为旁证曲引的考证。帮助解决了许多的疑问,比如关于齐白石的年龄,胡适便是求教邵西得到解答。他说齐白石用“瞒天过海法”把七十五岁改成七十七岁,年谱的纪年才得以顺利地进行。关于齐白石“五出五归”的证据,也是由邵西整理推断出来的。

  

  

  

  黎锦熙早在三十年代便帮助齐白石收集、整理、出版诗词联语。在1932年齐白石的《与黎锦熙书》中,他写道:“吾非无诗才,所作又无佳句。因画刻占我光阴。吾之所学。君能全知。惭愧对诸故人言。”“尊大人与璜别后,三上书,只得一答。老书生胆小避乱之沪。沪如此。尊大人处能无枪声否。璜甚念之。新年以来有家书否,如常通音问。” 1933年,邵西帮助完成《白石诗草二集》。

  对于齐白石的诗才,胡适热情称赞其“朴素真实”,说“他的散文纪事,用的字,造的句,往往是旧式古文骈文的作者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作为曾经最小的“诗友”,黎锦熙一直在诗词上与齐白石进行着探讨。直到晚年还在为他整理诗集。1962年,邵西编纂完成了《齐白石诗集》。认为“齐白石学诗晚,却别有诗才,吐嘱不凡。他的诗有一定的人民性和独特的纯朴风格。”

  松鹤延年一堂贺黎氏父子寿诞

  白石对传记文章十分向往。1933年齐白石赠给苏州金松岑一幅《红鹤图》,据张次溪的回忆,当时齐白石看到金松岑所写的好文章,相当佩服。金氏为江苏吴江人,早年在苏州办教育,培养出柳亚子、费孝通等各界英才,又以古文诗词名世。其字鹤望,白石因“研朱画鹤”,作一幅《红鹤图》以感谢金松岑应允他撰写个人传记。后于中国嘉德2014春季释出,创下白石鹤寿题材纪录。

  

  主席与黎锦熙

  在1948年12月,黎松庵写给黎锦熙的信件中,可得知白石翁已应允为黎氏父亲二人做寿画《松寿图》。“吾年八十子六十,庚寅诞降子乃当。合成一百四十岁,各饮三万六千觞。大海狂澜何日止,三山兰气来芬芳。帝卑尔寿寿未已,时与老鹤相回翔。”得知这一消息的黎松庵兴奋不已,作诗一首,请邵西致谢白石老友。

  

  南小街院中,黎锦熙与叶圣陶

  “尔穀来信说渠补订《白石翁年谱》稿,许以画为酬。”(1949年1月信)可见这一堂书画,不仅特意为老友父子寿辰所作。且还具有感谢报答黎松庵为《年谱》之事奔忙的含义。由于战事纷乱,画还未及收到,松庵特嘱前去问询,是否由于老人年纪大了“翁耄健忘”了。两封信都提到这“松鹤图大中堂并书四言联”,欣喜若狂而又迫不及待想要一睹真容的心情溢于纸端。

  

  齐白石《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中国嘉德2011年春拍第1192号,成交价4.26亿元

  齐白石大中堂并篆书对联一堂,是对赠画人的最高赞美。往往尺寸巨大,气势恢宏,且受画人均是英雄豪杰般的人物。著名者有《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1946年作),于中国嘉德2011年春拍面世。题款“主席寿”,许下“人生长寿、天下太平”的宏愿,被誉为齐白石的首席杰作。

  《松鹤延年一堂贺黎氏父子寿诞》为“松安老友八十岁,绍西先生亦六十岁”开庆。鹤乃长寿仙禽,意寓鹤寿无量,又松柏参天,既含长寿之意,亦有基业常青之隐寓。篆书四言对联“持松作寿,与鹤同侪”整体雄浑自然、老辣纷披。

  画面主体突出,仙鹤傲然独立,引吭高歌,目光炯炯有神,精神饱满,身姿优美。主羽和尾羽以浓墨焦墨阔笔扫出,层次分明,仙风道骨。双爪有力支撑于地面,突出健康稳定的力量感。后以家乡的马尾松作为布景,松树挺拔不凋,遒劲的老干与细密的松针均以篆书笔法线条写出,刚劲而又坚韧,烘托出仙鹤的丰仪。白石篆书的“神采”与“意气”与他的篆刻功力密不可分。在黎松庵这位曾经印友面前,在平生知己八十寿诞的重要时刻,自然格外费心用力,将白石老人八十八岁炉火纯青的功力展示至极。观其笔纵横雄健,字大如斗,笔如截铁,宛如长枪大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辅以神采飞扬的行书长题。生出大巧若拙、真率朴厚之趣。又钤上 “人长寿”、“君子之量容人”朱文大印。齐白石书、画、印三绝的本领,均在这煌煌一堂之中展现无遗。

  

  齐白石1946年作《高立千年》,上海拍卖会

  2013年春拍第8号,成交价8050万元;

  齐白石《篆书四言联》,中国嘉德

  2017秋季拍卖会第287号,成交价690万元

  中国嘉德2017秋拍第287号齐白石赠予张镇将军的一件篆书四言大对联,联语为:“持山作寿,与鹤同侪”。张镇为国民党陆军上将,亦是白石翁湖南常德的老乡。1946年白石翁赴南京参加中国美术会举办的画展,结识时任宪兵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三青团中央监察委员的张镇将军。为张绘制“松鹰图”《高立千年》并《篆书四言联》恰好也在这一时期。因而不难推断,为黎氏父子祝寿所作“松鹤延年一堂”已是齐白石祝寿题材中的最高规格了。

  这一堂见证齐白石与黎松庵、黎锦熙父子两代深情厚谊的画作,由黎氏后人郑重嘱托于中国嘉德,七十余年后首次露面,依然完好如初。绘制之时,正在战火纷飞,犹能笔势安定,实在镇定可佩。白石翁年近九十,留在祖国心意已决,下笔从容,稳如泰山。

  附参考资料:齐白石致黎锦熙信札十九通

  

  齐白石致黎锦熙(1890-1978)信札十九通,凡三十三页;另邮资明信片一件、手递信封一件

  中国嘉德2007春拍第768号,成交价56万

  说明:黎氏家族与中国嘉德渊源已久,在2007年春拍,曾接受黎氏家族后人所托,释出一套齐白石致黎锦熙信札合辑,信札十九通,凡三十三页。记录了三十年代初时(记有1932、1933、1934年款),齐白石立足北京早期,与黎锦熙之间的往来通问。其中有代交书画、代卖书经、校勘出版诗集等诸事,为戚人代谋职、介绍教席等请求,可见对于黎锦熙在许多方面的信赖,称“殷勤如此,对于朋友,诚可感也”。并提及为致谢黎氏而绘《鸳鸯》等数幅,以及将借山馆院所植千年松、丁香树移栽转赠,真君子之交也。

  释文:

  (一)绍西仁兄足下:日前奉函为戚人代谋一饱,其人已南还十馀日矣,吾忘其作书奉闻也。日前尊大人来函,言及君家敬庭兄欲索小画幅,已捡出一纸,今不见矣,是即交与伊否?请代问问。老年人善忘,殊可笑也。尊太夫人亦去海上否?如未往,即此请安。齐璜顿首。

  (二)绍西先生面前:承赠贵重之物为寿。吾七十岁既过去矣,何客气至如此。感谢、感谢。今有琐言欲闻于先生者。吾女子之子曾在本邑当清乡副兵,前因还家葬其父,匪欲捉之图报,幸逃窜。此子恐仇更深,不愿再为清乡兵,逃来此地,势不能还乡。先生贤昆中最多,好朋友亦众,或能介绍为公役亦可。倘得容身此地,先生大有活人之恩,(如不易有机缘,吾不敢强)胜造七级浮屠也。即讯。侍安。不一一。尊大人处当又通问,吾已知地址矣。璜再揖。十二月十日

  (三)绍西先生鉴:尊大人与璜别後,璜先後三上书只得一答。老书生胆小,避乱之沪,沪如是。尊大人处能无枪声否?璜甚念之。新年以来回有家书否?如常通音问,乞转示我为幸。先请尊太夫人福安。齐璜揖。十五初十

  (四)绍西先生如见:昨日将晚,萧山翁(按,即黎丹)自来借山馆,约今日上午十一点钟来借食缶钵煮芥菜,不加他味。想先生不曾食过也。先生如能惠然肯来,不另催请。因萧山来约定,时已向晚,恕未隔宿请耳。齐璜顿首。候示。

  (五)绍西先生咫尺:久不相见,真似天涯矣。尊夫人曾来借山两次,皆赠食物,何客气也?谨谢、谨谢。奉尊亲大人一函,并拙诗草九本,皆请添上尊大人之居趾(址)并为璜寄去。浊世虽有家,迁移无定所,殊可感叹也。年关快矣,先生与吾辈相见在明春也。尊夫人均请平安。齐璜顿首。十三年一月廿日拙诗集(诗集九本未上三斤,贴邮票一角五,挂号八分并寄费合共两角,已贴好)先生如可赠送友人,请示知,当如尊愿赠之。又及。拙姬全愈。承视病,恭谢。并闻。

  (六)劭西先生鉴:昨日有同乡人唐溥泉介绍一女先生,自言能为借山之教书先生。唐君之意与此女有友人关玒(唐君同事之妻),并言试教之云云。璜不得已,姑诺之,前乞先生代请女教读,请暂从缓,尊荐有成局,亦不必却退,何如?璜此举只可对於先生,在他人又欲大怪也。如未觅得,请先生留意,(请君代访问有相当之人置之心中,以待将来聘请)唐荐未必可靠也。即颂著述宏富。齐璜顿首。九月七日

  (七)日前请代卖王湘绮亲批书经一册,先生交来之价若干,老年人已忘却,请告我为幸。绍西先生。璜。买书之人已来借山馆。候福。烟通○○四号黎宅。

  (八)借山馆院窄数尺,不能容花草。今有门人赠来千年松一株,转赠足下,有馀地可随意置之。己所不欲,勿作人情看待也。尊大人昨来函言平安。尊太夫人久已驾言南还,想未有期。如行时,望示我,有物寄南方故也。绍西先生平安。齐璜。

  (九)昨日刘复君来舍,值余出矣。请以电话通知,约以星期日(十六日)午前,并先生同来更好。绍西君。璜顿首。(廿一年十月)十四日

  (十)一日刘君来,值吾出矣。赠子风兄画一幅,请代交去,甚好,又了一笔人事也。绍西先生。齐璜顿首。十六日

  (十一)绍西先生示悉(邮务局送函加邮票已加行否亦请示我):尊大人赐函,即复奉矣。长沙荷花池黎薇生先生之少君老大(恍惚记得过去,果否?)老二之别号忽然忘矣。昨来徵诗文之笺纸。欲报答之。函外须书姓字,故特问望,即示为幸。璜揖(廿二年六月)廿日

  (十二)承复示悉。黎二公子号戬克,即有枝指者,因能刻印故知其号也。吾忘其大公子死矣,寄物以为必须写大公子之名字,二公子之号尚未忘。绍西先生道鉴。璜揖。(廿二年)

  (十三)借山馆有丁香树一株(年年开花甚香)高约八九尺。先生宅前多馀地,拟以为赠,如不见拒,请答我,留待明年种树节送来。前请介绍女教习,已有其人否?尚求留意。绍西先生鉴。璜顿首。七月十七日(廿一年)

  (十四)拙诗集日来文岚移已送印页来校阅,始知先生费精神不少,(可谓字字留心。看过甚感、甚感)。《过洞庭观日短古》一首(樊、王皆不取者)因君称之似太白,吾自细看,此时不能为。作此短古时,吾正在家读书(己酉以後作)。或读太白之诗时是学太白,未可知也。(己酉後世不变乱,读十年书,行数万里路,闭户作诗,或有可观者。吾印此集,非不自知未工,加以一色绝句,何能名集言?汗流)吾非无诗才,平生所作又无佳句,因画刻占我光阴。吾之所学,君能全知。惭愧对诸故人言。总而言之,吾应知足,即画刻已有虚名,又欲作诗,近于好事。然性之所好,不得不为也。即颂述安。璜顿首。廿五

  (十五)二小儿归,因病正急急需人医药。尊意非有心却也,先生能知。绍西先生谅鉴。璜揖。五日

  (十六)绍西先生:前年承介绍作架书案两头之柜之木匠,今再请以电话要该匠来舍一看,又有一小柜要做,并需在即。昨日天气和暖,正好著述时也。甚羡,不一一。璜顿首。四月十七(廿三年)

  (十七)绍西先生有道示悉:璜之技艺未免自家看得太重,使先生从中难以为情。倘尊大人知之,璜更惭汗无地也。傅君所选留数幅,任伊之意,要则来取,先生千万不必言及之(先生从中商酌,似璜卖画人品不高,伊必以为璜苦求先生说合也)。谚云:“劝人吃菜要油盐”。如傅君对先生有好感,璜再赠先生鸳鸯一幅(亦傅君所选者),先生转赠傅君,璜甚乐为。愿先生勿客气为是(先生如需,请示知,璜即送来尊处)。蒲萄藤上架否?借山之藤尚未也,不一一。即颂述安。乡亲璜顿首。四月八日

  (十八)绍西先生鉴:承送来票钱八十八元,收到。先生何从中殷勤如此,对於朋友,诚可感也。傅君归来,如未决定其画,请先生发还归赵可矣。将画两幅交与来人手,请查收为幸。乡亲璜揖。即日。

  (十九)绍西先生足下:昨过尊处不晤。又有求者。豚犬宜更学校,已奉闻尊大人矣。请面闻。十五小学校之长为盖士杰君,先生如能立即为我一晤为幸(该校昨日已开学,尚言已满坐位,若迟恐难加入也)。璜揖。二月十三日初二五年期齐良迟。初四年期齐良已。

  (二十)去年承介绍作木器之人,今又请介绍去年原人,令其即日来舍定做木器也。十二日(机织卫淹通黎绍西先生大鉴,白石)

  (二十一)专送烟通胡同黎先生绍西收。白石。

  

  

  

  (本文图片素材源于:嘉德拍卖、齐白石书画院、齐白石传人书画网)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壬寅年 【虎年】编撰于华东齐白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