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学画的4个时期,别再抹杀孩子的艺术天赋!
孩子画得像不等于画得好,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家长知晓。
紧接着家长就会有这样的逆向思维:孩子画得像等于孩子画得不好?又或者说,孩子画得不像等于孩子画得好?好似绕口令的困惑,你也有吗?
其实,儿童学画分为4个不同时期,只有先了解各个时期的绘画表现和引导方法,才能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
涂鸦期,幼儿尽兴涂抹,笔下的“作品”没有具体形象,纸上只有各种各样的线。个别家长会认为孩子是在乱涂乱画就制止他,其实在这个阶段,孩子只要动手画画就是好现象。涂鸦期应注意:- 孩子画画时请不要打扰。- 画好后听孩子讲一讲画的是什么,并适当进行鼓励。- 不用引导孩子画什么和怎样画。
关键:重点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涂鸦期作品
这个时期的儿童能够创造自己的图形符号并对其进行命名。例如:这是我画的爸爸妈妈,这是我画的金鱼、狮子等等。
象征初期的儿童往往把人画成“蝌蚪人”,他们观察事物只关注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概念以自我为中心,是直觉的象征化,画作与真实物象相差较大。象征期应注意:- 不要说孩子画得“不像”,更不要直接示范应该怎样画。
- 引导孩子观察事物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 哪怕看不懂孩子的画,也要鼓励他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关键:重点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形象思维、细节观察和创造能力。
象征期作品
5-9岁是孩子学画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年龄小一点的孩子能够画其所想,稍大一点的画其所见。这是儿童思维最活跃、创作最多的时期,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有明显的写实倾向。
主观感觉表现期应注意:- 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培养孩子的形象记忆能力。- 让孩子轻松大胆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作品。- 重视孩子的主观意识,不要过分强调事物的逼真性。
关键: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孩子的观察、想象、创造和形象记忆能力。
主观感觉表现期作品
6岁 《《蜗牛历险记》8岁 《一起春游吧》
这一时期儿童画开始向写实方向转化,孩子会关心自己作品的好坏,否定过去画过的画,注重所描绘物体的逼真性,爱欣赏有立体感、明暗变化丰富、色彩真实感强的作品。
这一时期孩子的想象力及形象记忆能力方面发展逐渐减慢,观察写实能力飞速发展。
视觉写实期应注意:- 通过色彩与素描等训练,提高孩子的观察表现能力。- 通过接触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关键:重点训练观察能力和艺术审美。
视觉写实期作品
9岁 《校园活动》
10岁 《《为祖国72周岁献礼》
11岁 《清晨的诱惑味蕾》
事实上,如果仅仅以画得“像不像”、“好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一定会禁锢孩子的想法。因为孩子天生有表达欲,画画就是表达欲的输出通道之一。那些成人眼中的“四不像”的作品,可能是那时那刻孩子用画笔所记录下的所思所想。
如果家长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就会发现孩子拿起画笔的每一次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他是发自内心地表达。
通过画作,你看到孩子思维方式的进步,以及想象、创造、表达等延伸能力的提升,这才是绘画学习的深层意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