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生意之聂松:画若品年份普洱,色厚重而通透,形韵圆融涵满
笔端生意:参展画家
聂松
Nie Song
聂松,山东济南人,艺术学博士、副教授。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并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现为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艺委会委员,李可染画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南开大学艺术校友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新水墨工作室主任。2018年博士毕业创作《齐物?化》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永久收藏。2020年12月于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灰色的温度:聂松艺术展”,并举行“聂松艺术的汲取与转换”专题学术研讨会,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言,同时出版《当代中国画笔墨研究·聂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并曾多次于《美术观察》、《美术》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作品数幅,出版专著《中国历代经典绘画粹编·清代·龚贤》(中国书店),《品物浅深:山水画笔墨与画者心性浅探》(河北教育出版社)
聂松近年主要学术活动:
2022年4月,「新时代 盛世情」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美术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21年9月,「上合之约」第三届中国画博士学术年展,暨“中国画书写性与现代意识”学术论坛,青岛:青岛宝龙美术博物馆。
2020年12月13日至2021年3月12日,“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 济南。
2020年12月,由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主办的“灰色的温度:聂松艺术展”,“聂松艺术的师承与语言特点专题研讨会”,南京: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2020年12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画笔墨研究·聂松》。
2020年10月18日至12月8日,「上合之约」第二届中国画博士学术年展,暨“美从何处寻——中国画的美学之源”学术论坛,青岛:青岛宝龙美术博物馆。
2020年8月-10月,“南方艳阳——长三角当代水墨作品展,上海、芜湖、南通等多地展出。
2020年1月,中国书店出版《历代名画·龚贤》(聂松著)。
2020年1月,“叁——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三人书画精品展”,济南:阳光壹佰艺术中心。
2019年11月,「上合之约」第一届中国画博士学术年展,青岛:青岛宝龙美术博物馆。
2019年8月,“艺苑撷英·华夏前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首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年中国画作品学术邀请展”,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2019年7月,“水墨东方——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中国画作品一带一路巡展”,克罗地亚.。
2019年1月,由山东省文化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文联、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不仅仅看见——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展巡回展(西安站)”,西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盛。
2018年11月-12月,由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文化处支持,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诗意原乡:“青年艺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
2018年8-10月,“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济南:山东省文化馆,潍坊:保利艺术空间,淄博:荣宝斋大厦。
2018年7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2018年7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优秀毕业作品展”,北京:中艺院研究生院展厅。
2018年6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毕业作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17年12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金秋扇面展”,北京:中艺院研究生院展厅。
2016年12月,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的【创意十二月】艺苑新声——十四位博士深圳采风暨书画展,深圳:泓岭美术馆。
2016年10月,无涯惟智——李可染画院首届作品邀请展,北京:李可染画院美术馆。
2016年3月,姜宝林师生展,山东青州:青州宋城艺术中心。
2015年9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姜宝林师生展”,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2014年10月,翰墨传承——当代名家中国画邀请展,天津:迎宾楼艺术馆。
2014年5月,津门清流——天津美术学院四人展,滨州:现代美术馆。
2013年11月,梅韵流芳 墨彩寄情——纪念梅兰芳诞辰一百一十九周年中国画作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13年1月,松风入耳——聂松山水艺术展,济南:济南市博物馆。
↑滑 動 瀏 覽
《山水四条屏一》
68X17cmX4
2022年
《山水四条屏二》
68X17cmX4
2022年
茶韵入画镜禅台
——记聂松
文/石以品(上海大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教师)
聂松兄嗜茶,每与之会,皆有茶缘。由茶为契,入谈画理,多有兴会畅达之快也。
古来文人诸艺,理之互通,形诸于外,而各有窍目可推探也;茶、画亦如此。茶之入口,不在消渴;画之入目,不在形容。旨在若何?曰,在“品”,入“心”。茶分诸类,画有多般;性味各具,犹人之各异。以画者论,画迹与所品饮,或有趋同之象。喜绿茶者,画旖丽秀润;乌龙者,健爽瑰丽;黑茶者,朴拙茂华。虽不一而足,多有偶合者,若聂松兄。
齐物?弦
39.5cmx180cm
2021年
齐物?風日半西曛
30x180cm
2021年
聂兄品饮之“痴”,亦同喜绘,深之入髓,日伴左右。之于茶,常为“寻”得佳韵而四觅之,每获,收而藏之,慢而品之,友而赠之。尤喜岩韵、普洱,与之饮,论之来历、年份、口感、回韵,次第道来。
齐物·与古为新
68.0cm×69.5cm
2020年
齐物?忘言半山
68x68cm
2021年
聂松作画,一如品茶,尤重笔墨之本味,形韵之奇妍。专擅山水,习宋之端严,元之写意,明清之逸兴,昧之三匝,择金陵龚半千处揖礼;探赜有年,入其理,析其韵,同其感,依性而施为我用。故其山水笔墨润泽厚重,层层积墨处,深得半千神韵。又泽髡残、宾虹老之灿烂,点厾挥洒处,端严中浑朴止止。
写生·莒县风景
34×34cm
2020年
江浙风情写生之一
34×34cm
2020年
聂松“寻”茶,在味之正脉奇韵,否陈陈口感。明清山水,图式荫习,学者入毂而难脱;时人亦多浮墨之弊。聂松祛笔墨故则,沟沉以孜孜;又承姜公宝林之衣钵,于笔墨抽象性之形式,体味探索,笔下图式,依“性”而不依“象”,似得要津。其画在惟恍惟惚间,融现代图式与传统笔墨于一体,象外求象,施性而图成,不计图之广狭,任笔而出,层层积匝,为之一新。
《自开元霓裳》
68X35cm
2022年
《莫听穿林打叶声》
68X35cm
2022年
《宝钗飞凤鬓》
68X35cm
2022年
赏聂松之画,若品年份普洱,色厚重而通透,形韵圆融涵满,近则阔约无际,远则余韵悠远,图式新而味通古人,抽形无相而笔墨有源。吾每见其画,别趣迥异中,辄思其近来定又觅得老茶,似有新韵,别趣横生。
《问道花至处》
68X23cm
2022年
近茶者心静,静者擅思,思后施物而显道。读书至博士,绘艺问幽微。聂松勤奋,居京数载,出入师门,交游画贤,出能以艺博人,归可闭门读书。另兼画稿无数,笔耕著述,心近茶不躁,究思进则豹变。聂松耽禅,究佛理,禅茶一味处,净境预以入画。画入净,殊难,有此端倪,亦应欢欣。于笔墨之道,聂松尚处岁健,形韵幽微处,境辟有无间,期之于后,或有胜品佳绩。
《荷儿静悄悄也》
68X23cm
2022年
《山月照弹琴》
68X23cm
2022年
《静听幽簧声》
68X23cm
2022年
《红杏枝头春意闹》
68X23cm
2022年
《晴云修竹》
68X23cm
2022年
《五湖三泖间》
68X23cm
2022年
《饮三江水》
68X23cm
2022年
《起舞弄清影》
68X23cm
2022年
《江汉曾为客》
68X23cm
2022年
笔端生意:序
元人宫天挺《死生交范张鸡黍》中谈到:“阴阳运,万物纷纷,生意无穷尽”。阴阳、生意二词,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由道家哲学发展而来的“阴阳”“生意”观念,体现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阴阳在水墨画中,体现为黑白的互动关系;生意,则体现为无穷的韵味和生命感。
因此,在传统型的水墨画中,观察画中有趣的黑白关系,体味画中的勃勃生机,便是最好的品评方式。拿这样的方式来看水墨画十人展作品,我想也是有效的。参展的十位国画家作品,题材不外山水、花鸟、人物,但语言格调均有所不同,风格形态更具个性化。这十位画家均处在创作的盛年,故其作品不仅在笔墨上趋于成熟,而且在风格上也呈现出贴近当代文化的审美趣味。
国画创作离不开笔与墨,更离不开笔墨所营构出的无穷无尽的生意,这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脱开了这一点去谈中国画是缘木求鱼。笔端的无尽变化,在宣纸上呈现为充满生命的气息,这也是我们在看这十位画家创作时容易感受到的。宋人蒋重珍在一首题画诗中说“笔端生意已如生”,亦为此意。
以“笔端生意”作为这个展览的名称,我觉得颇为合适。特别在这疫情迟迟未退的现在,更需要画家们在作品中创造出活泼动人的“生意”来。
陈明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022年5月13日
笔端生意:组织机构
|学术主持|
陈明
|策展人|
王韵儒
|出品人|
李轩
|设计|
贺忠彬
|运营|
霍兴明
|策展助理|
冬子
|支持单位|
首博书画院
|主办单位|
天胤传媒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方阵文化有限公司/中艺国际艺术馆/墨韵轩书画院
|协办单位|
首博美术馆/九州画院/景元堂/北京观道金元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好图彩印/北京湖山书苑文化有限公司/扬州御品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展览地点|
视疫情情况而待定
|展览日期(拟定)|
视疫情情况而待定
|开幕日期(拟定)|
视疫情情况而待定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人物:李昀蹊
山水:唐文国/孙海峰/段孝敏/聂松
花鸟:丁密金/马顺先/熊晓东/曹田泉/王跃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