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教育发展论谈54 | 单丽:回归自然体验 追寻游戏本源
施文龙局长在《成长教育的新时代意义》一文中指出:“重视对教育的生长特点的研究是探寻教育规律、推动教育创新的一个必然视角。”
以色列著名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以宏观大视角预测和审视了人类未来的命运及教育规律: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人类即将迎来一个机器“横行”的年代。伴随着的,不仅仅是高科技手段大量植入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更会产生许多纯劳动力和程序化职业的消失及替代现象。然而,作为凸显人性共鸣和情感互动的行业——教育,却因为有着机器远远无法企及的温度而在未来显得尤为珍贵。那么,未来社会什么才是真正“有温度的教育”?古希腊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于学前教育而言,如果把资源丰裕的“自然”比作点燃火焰的重要载体,那么快乐自主的“游戏”正是那根至关重要的导火索。因为,它们相辅相成的守护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归还了幼儿游戏的自由和权力,丰满了幼儿的经历与体验,助推了幼儿的终身学习与发展。
展望学前教育“十四五”的新一轮发展规划,我们必须坚定儿童立场,从游戏本真的视角,将幼儿的角色游戏置身于户外“大自然”中,“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体验”才是真正体现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真游戏”。游戏场所从室内到户外的转变,不仅仅是空间之变,更是实践之变,理念之变,创新之变。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大自然是活教材,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回归幼儿的自然体验,回归幼儿的发展规律,激活幼儿的兴趣与潜能,不仅是我们所追寻的游戏本源,更是教育的本源。
一、崇敬自然 乐享玩趣
对学前儿童而言,玩就是头等大事。自然界就像一个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万花筒,户外广阔的空间有着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以及天然、有趣、多变的自然材料。这些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唤醒了幼儿多元的感官体验,促发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幼儿在大自然的课堂中,尽情享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1.空间开放——“因地制宜”让脑洞大开
就如《成长教育的新时代意义》中提出的“好的教育就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确实,每所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天然条件,都应该就地取材,合理、巧妙、充分的利用园所环境为幼儿角色游戏服务。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游戏场景:第一类为相对固定的大型场景。如大型玩具、小木屋、走廊、过道等等;第二类为功能性场景。如沙池、水池等;第三类为组合式场景。如大型碳化积木、户外运动器械等等组合变化而成的场景。这些开放的空间,使大班孩子的想象创造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绝对让人脑洞大开。
双层滑滑梯成了娃娃家的两层楼房,其中用各种积木“变”出的大门、窗户和家具,让这个家显得井井有条;几个带着滑轮的方形爬网被推到了一起竟然变成了一艘大轮船,玩起了“乘坐游轮”。在沙池上用大纸箱、草垫等架空搭起了烧烤架,那是模拟了孩子们最近迷上的节目“荒野求生”。在这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这里,可以遇见孩子们自然流淌而出弥足珍贵的匠心、玩性、童真和野趣。
2.材料开放——“草木皆兵”从尝试开始
幼儿经过角色游戏的经验积累,具备了一定的游戏水平和能力,他们不仅对环境、空间,尤其是材料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于是,校园中的树叶、泥土、石子、贝壳,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成了幼儿游戏中的“武器”,颇有草木皆兵之势。
游戏材料的辅助与支持助推角色游戏的有效开展。比如大班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他们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逐渐从“形象典型材料”向“抽象辅助材料”过渡,对游戏材料和物品的选择、假想、替代也慢慢的显露头角。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爱华强调:自然界中的材料对幼儿游戏的重要作用——即自由的体验、创造的乐趣、发展的价值。随着游戏的不断推进,幼儿对低结构、可变性、可玩性强的环境与材料越发的喜爱,高结构的材料将悄无声息地退出游戏的舞台。亲近自然的角色游戏让幼儿变得思维灵动、富有生机、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大胆活泼。
二、顺应自然悦享智趣
崇敬自然,更应该像崇敬自然一样崇敬儿童。很多时候,“自然”所指的不仅是具象的物质世界,更指向一种抽象的状态、一种规律或是一种态度。只有顺应“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基于儿童视角,探寻儿童立场,才能真正的长功开慧、把握规律、悟出真谛。
1. 颠覆陈规,去繁就简——从导演到导师
“十四五”的教师观有了更高的标准:不仅要具备敬业精神,更需要专业智慧。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真正地放手,才能实现幼儿游戏中的自主。教育就应该是自然成长,自然成就的过程。摒弃以往的“游戏幼儿”,主张真正的“幼儿游戏”。游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幼儿对游戏环境材料的熟悉与探究、对生活经验的再现与运用、对兴趣焦点的捕捉与统整的基础之上,逐渐孵化和成熟起来的。教师必须颠覆陈规,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少一些格式化,多一些接纳,明确从扮演“好观众”(观察旁观者)做起,到扮演“好配角”(合作支持者)再到“好导师”(启发指导者)的角色定位。
2.撕掉标签,去”伪”存”真”——从质疑到欣赏
我国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的名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人应该返回到“本来如此、原来如此、应该如此”状态,保持本真也就是保持自然,保持自己天真的性情。游戏的本质在于关注幼儿自然状态下真实的体验与成长。我们要去掉已有的成人标签,蹲下身来读懂幼儿本真的东西,以欣赏的眼光接纳游戏世界里真实的他们。
新时代的“学生观”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教师对孩子固有的认知和行为判断只会阻碍对其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必须要透过现象看实质,撕掉负面标签,重新洗牌,多角度多方位的认识、接纳和欣赏孩子的丰富性。相信自然游戏状态下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
3.设置屏障,去“弱”激“强”——从保护到考验
纵观国际先进的学前教育观:日本的“深度玩耍式学习”,新西兰的“自然教育”、法国的“发现和体验教育”,澳大利亚的“再富也要穷孩子”,均是主张在体验、考验中历练出直面人生的本事和能力。反观中国式教育:则更希望给予孩子条件优越、道路平坦、一帆风顺的环境,甚至试图安排勾勒好孩子们未来的一切。诚然,转变并非一念之间;然而,我们完全可以从户外角色游戏这块属于幼儿的净土开始蜕变。
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游戏中的“问题屏障”正是幼儿发展的一个个支点。游戏中,教师和幼儿是玩伴关系,教师以玩伴的角色身份投入其中,适度地给孩子们制造一些难题,设置一些屏障,推动游戏的进程与发展。因此,少一些保护,多制造一些“麻烦”;少一些约束,多留存一些问题;少一些干扰,多给予一些空间,激发出孩子的直面困难、解决问题、抗击挫折等潜在能力,才是真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捍卫自然畅享逸趣
角色游戏能创造性的反映社会生活,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与再现,是促进幼儿规则意识、交往能力、情感态度等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必须捍卫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权,捍卫幼儿游戏的自然状态,培养游戏精神与丰实情感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将游戏精神迁移和运用到一日活动各个领域,将积极游戏情感体验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真正体现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1. 捍卫自然游戏状态,渗透游戏精神
游戏对于幼儿的吸引力,并非仅产生于游戏的形式,而是游戏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华爱华老师说:“游戏给予了幼儿自由、自主、自控的精神,更要将此种精神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此观点启发了学前教师跳出角色游戏的创新着眼于教育行为的更进、理念的变革、教育的创新。让游戏的状态成为一种自然的常态,让游戏精神迁移到其他各类活动中,让游戏精神成为引领幼儿成长的源泉。
作为游戏精神的核心—“自由”,它指的不仅仅是游戏形式的自由,更是幼儿内心的“自由”。游戏应该是儿童内心世界的自由呈现,它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想象,它创造了属于孩子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无论游戏的过程多么艰辛,孩子们依旧乐在其中。同时,游戏的自由还体现在游戏者能够自己掌控游戏: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场地、材料以及同伴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等,都是由他们自己协商决定的。
这种“自由”的游戏精神完全可以渗透和迁移到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中。例如:大班幼儿的班级规则的制定、班级小干部的轮岗制、玩具材料的选择等等,完全可以把这些权力交付给孩子们。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自由的协商,自主的决定。游戏精神在生活细节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2.捍卫自然师幼关系,促就枝叶相持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学生的生命。”要知道,那些真正能够驻留在漫长岁月中的不灭记忆,恰恰是彼此身边某一个以自己的人生影响他人人生的人,每一件在不经意间让学生倍感温暖的事。呵护自然和谐的师幼关系,即使一个小小的举动也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这恰恰教育的温度所在。
有这样一次观摩让我记忆尤新,发生在孩子们为户外角色游戏做准备的短短几分钟内。孩子们安静的如厕、洗手、喝水,一切井井有条。一个穿着衬衫准备洗手的男孩,正试图卷起袖子,当时袖子上的两颗纽扣难住了他。旁边一个女生贴心的问到:“需要我的帮助吗?”得到男生的回应后,立即伸出援手。喝水处,一个男生把水洒在后面男生的手上,还没等他说“对不起”,后面的男生马上笑着说:“没关系的,水不烫,你一定是不小心的,下次注意。”看到了这两幕情景,我的心微微地颤动了一下,怎么会有这么暖心的孩子、这么温馨的画面。
直到看完了整个户外角色游戏,我才深刻意识到:只有温暖的老师才能培育出如此善良的孩子,“让班级洋溢成长的气息”!游戏中,快乐融洽、惺惺相惜的师幼关系让人为之动容,她和孩子们融在一起,她的每一个鼓励的眼神、宽容的微笑、公正的举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滋养着他们幼小的心田。这种心有灵犀、携手并肩、枝叶相持的过程,让孩子们收获了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成长和情感体验,一定会在彼此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新时代的幼儿成长教育,要为每一个幼儿的新时代成长搭建更好的教育平台、新时代、新成长!”正如《未来简史》中提到的:时代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时代在变,游戏实践在变,游戏的价值和本源恒久不变。回归自然,回归本源,回归初心,才能真正把握好游戏的真谛。教师在游戏中尊重孩子、读懂孩子、追随孩子、支持孩子,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收获身心充实与和谐的发展!
(作者系奉贤区柘林幼儿园副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