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章为何被陆续踢出教材?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导语: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有很多非常出名的文学才子。他们用自己的笔书写了整个社会,他们用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时代的发展上。这些人的存在对我国的文学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首先要提到的人肯定就是鲁迅了,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他的课文。

  知道他是一个有能力的文学大家,曾经他面对中国腐败落后的现实,决定弃医从文,就让大家看到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可是在最近几年的教科书中,很多人发现鲁迅的作品,慢慢地从教科书当中移了出去。

  

  一、鲁迅出现在教科书中

  不说是学过近代历史的人,就算是上过小学,读过语文课本的人都知道。鲁迅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文学大家,他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近现代的中国,是一个特别迂腐、落后,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看到这种情况的鲁迅,他决定弃医从文,想用自己笔下的文学来点醒中国人的精神,让他们知道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鲁迅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的,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他的很多作品都出现在语文教科书当中。

  

  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这些作品不仅描写了现实,还体现了很多的社会深意。既让孩子们能够读懂故事,又让他们能够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这些作品还可以一直流传,百读不厌。

  

  二、鲁迅被一些人批判

  人们常说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过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是谁能够轻易撼动的。一个人又不是人名币,生活在这世俗之中,有时候并不能受到每个人的喜欢,属于文学大家的鲁迅也是如此。

  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在有意无意的批判鲁迅以及他的作品,更有甚者还批判鲁迅并不是一个文学家。其实他们的这些批判也是有依据的,鲁迅作为一大文豪,有时候他的作品并不是常人能够懂的。曾经鲁迅弃医从文,就是他知道自己学习医学,只能救助一个人。

  

  自己成为文学家,拿起笔也许就能救助整个中国人。现代社会的那些,自称是文学大豪的人,基于他们时代背景的不同,所以才会对文学大家鲁迅提出批判的态度。

  他们不仅批判鲁迅这个人物,还批判鲁迅的作品,让新社会的教科书上,不再出现鲁迅的作品。尽管他们那些末端支流一样的人物,站在时代的高度上,来评判大文学家鲁迅,会受到很多人的诟病,但其实还是有很多原因在里面。

  

  三、鲁迅被批判的原因

  那些自称是文学家的人敢批判鲁迅,其实有三大原因在里面。第一个原因就是时代背景的不同,因为鲁迅处于旧社会时期,他的很多作品都在揭露,时下黑暗社会吃人的现象。

  比如说让我们记忆深刻的祥林嫂,这个人物角色就深深地印证了,在当下社会背景下,才会让人变成那个样子。现代社会的今天,我们处于新时代拥有新背景,也许课本当中就不太适合出现曾经那样的文学作品了。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鲁迅的很多作品,意义比较深刻。

  

  放在现代社会小学的教科书当中,小孩子年龄太小,很难懂得那些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与其让他们囫囵吞枣的学习,还不如让他们学习,适合他们年龄阶段应该学习的课文。最后一个原因其实也是因为,鲁迅他的作品比较难懂,而且很多内容都太过于激进了。

  作品当中的文字,用语主要在于批判时下的社会。那种隐晦的讽刺,在当今社会中很多孩子很难理解。这样的话不仅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很难传授课文的意义,学生学的时候想要学懂也很困难。

  

  结语:鲁迅先生的确是中国近代史上,文学界比较出名的一个人物。他是一个文学巨匠,在近代社会发展的今天,很多文学家批判鲁迅,并不是批判他这个人物。而是因为他的作品和现代生活的时代背景,很难契合在一起。

  学生们很难学懂,所以他们才建议把鲁迅先生的作品,逐渐移出教科书。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越是难懂的东西,我们越要去追求和把握。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因为难就放弃学习,只有真正理解了学生才能进步。

  举报/反馈